- UID
- 217995
- 帖子
- 325
- 主题
- 171
- 注册时间
- 2011-5-25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证券市场改革的背景
在上一篇报告《金融创新的系统性认识——基于美日比较》中,我们认为本次金改的力度空前,其深度和广度将是前所未有。接下来的本文,我们将纵深讨论场外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意义,尤其是对股市及中小板的影响。
证券市场改革既不是由于个人意志,也不是因为券商基金歉收,而是有大的宏观背景:1.宏观经济面临转型,2.微观经济中,作为主力军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3.直接融资小于间接融资,大企业受益远大于小企业,4.政策支持经济转型与中小企业发展,5.货币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中国场外市场建设的现状及海外借鉴
中国场外市场建设经历了1984-96年的初始发展、1997-2000年的清理整顿、2001年至今的再度定位等三个阶段,形成了以中关村为代表的“新三板”、天津上海重庆为主的大区域产权市场和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地方产权交易市场。其中,中关村与天津股权交易所的运行较为成熟。美国OTCBB为主的市场模式将是中国未来的首选,台湾的兴柜机制也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中国未来场外市场建设的概况及核心因素
我国未来场外市场的构建将会以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以及统一纲领下以地域监管为主的地方性场外市场两部分构成。全国性的场外市场将会是地方性市场的上一个层级,并且是向主板进行转型的平台。同时,场外市场建设将围绕以下核心因素展开:核准制度以注册制为主;交易模式将会是做市商和竞价交易的双轨制;投资主体方面,即通过引入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和合适的个人投资者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全国性的场外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在地域上将不设限制,并由其相应的承销商进行对于上市主体的判断;目前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退市与转板进一步进行完善。
场外市场建设对A股市场的影响
短期内对A股市场整体影响不大:1、规划时间长:至今为止监管部门对场外市场建设并未得出一个明确的方案;2、备案制严格:中国目前的备案制与审核制只是形式不同,严格程度并无多大区别;3、流动性较小:以目前国内外经验来看,以做市商为主的挂牌企业的流动性远低于上市公司,这对场外市场的挂牌企业的形成了较大的制约。长期对A股市场影响较大:1、候补公司数量多,申请周期短:未来进入场外市场的企业数量将是目前的5-10倍;2、退市、转板机制进一步降低创业板、中小板估值;3、投资平台渠道增加,分流场内资金。我们认为目前场外市场建设对创业板、中小板和绩差股有负面影响;基于替代性与类比性考虑,对蓝筹股有中性偏正面效应;对券商股及高新园区是直接的利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