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788
- 帖子
- 250
- 主题
- 197
- 注册时间
- 2011-5-24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中信证券最近发布的公开增发公告,将上市公司“新老划断”后的第二次再融资方式谜团摆到了投资者面前。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私募的定向增发难度不断加大,那些存在第二次、第三次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可能会优先选择公募方式。
中信证券是继泛海建设、苏宁电器之后又一家启动“新老划断”后第二次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正在紧张准备的还有万科A等。在这四家公司中,泛海建设、苏宁电器仍旧采用定向增发,而中信证券和万科A则看中公开增发。由于启动第二次再融资的公司还不多,尚很难看出到底是公募还是私募会成为优先选择方式。但业内人士认为,从定向增发目前的状况看,那些急于再融资的公司很可能等不急。
首先,上市公司在“新老划断”后的再融资首选方式是定向增发,导致大量的申报方案在等待发审委审核,估计那些第二次再融资的公司很难以“插队”方式申报方案。据WIND统计,先后已有300多家公司宣布启动定向增发,但迄今只有99家走完再融资的全部程序。即使按照证监会目前每月审核15家至20家的速度,也要近一年时间才能审核完成余下的约200家公司。换句话说,泛海建设、苏宁电器等公司第二次再融资方案要等一年左右才能轮得上审核,漫长等待可能让不少公司望而却步。
其次,定向增发的发行成本并不特别便宜。WIND的统计发现,已实施定向增发的74家公司共募资603.89亿元,发行费用合计为9.26亿元,占募资总额的1.53%,而9家公开增发公司的募资总额是118.98亿元,2.65亿元的发行费用占比为2.22%。两者比较可以看出,定向增发的融资成本并不特别便宜。由于已经完成的定向增发大多没有经过询价等特别的程序,因而现在和未来实施定向增发的发行费用将会高出不少。此外,定向增发特有的锁定期规定也可能使特定的投资者有所踟蹰,股市的飙升令他们不得不担忧锁定期结束后的兑现问题,这使得特定投资者的挑选难度加大,也无形中增加了定向增发的费用。相反,公开增发则较少受到类似的羁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