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企稳回升、但基础还不够稳固,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贯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不会变,货币政策只有在实体经济彻底好转的情况下才会调整。
为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从去年11月份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半年多的实践证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形成企稳回升局面发挥了至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球的央行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就是在经济刚刚出现复苏迹象时,怎么从宽松的货币政策中退出。美联储最近也在调整,公开表示要根据资本市场流动性状况适时调整政策。
而从我国情况看来,一方面实体经济还存在负面因素,而另外一方面资产价格已经飞速涨起来。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行过程中,凸显一些难点,面临一些挑战。
但只要我们未雨绸缪,及早正视并解决这些关键问题,才能让此项政策更加有力地为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作用。
由于上半年货币信贷持续超预期的高速增长,国内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问题再度出现,一些经济学家和机构开始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将会调整。
但是,我们眼下看到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那是因为6月份贷款增量上涨过快,同时近期到期央票数量不断增加的原因,货币回笼力度加大更多的只是起到中和到期央票的作用。
现在看来,这种政策目前出现方向性调整不现实。今年整个宏观政策还是要保持原先的方向,即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因此,未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指标,一个是CPI,目前还是负增长;另外一个是GDP。当GDP增长幅度达到或者超过8%,并且CPI转正,需要关注未来通胀风险,货币政策出现调整的必要性才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