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侯宁:绝非危言耸听!后市调整很恐怖

中国拒绝硬着陆需造“经济核武”!

今天,是一个稍显沉重的日子。64年前的8月6日,美国人把人类制造的第一枚高科技灭人武器——原子弹,投向了日本的广岛。面对“小男孩”的淫威,一向狂妄的日本“军国武士”软了,立刻宣告无条件投降。而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则得意地宣布:“借助原子弹,我们现在不断增长的武装力量得到了一种崭新的、革命性的毁灭武器的补充。”

 

64年后的2009年,面对北朝鲜政府一次次强硬的核试验外交,美国政府也“软”了。派出了前总统克林顿和主体思想代表金正日同志把酒言欢,于是两美女记者获释,朝美对立骤然缓和。倒是原来的“同志加兄弟”——中国,仿佛淡忘了对这位远东兄弟的影响力。

记得当年,毛泽东主席也是靠三八线的炮火和沙漠里的原子弹把尼克松总统“请”到中国来的,只不过,没靠美女搭桥,靠的是白色的小球——小小乒乓可以沟通各国民间的交流和情谊,但国与国之间,有的大约永远是利益,包括打出来的尊严,打出来的利益。也正是在这种冷酷的利益平衡逼迫下,我们才看到,大国印度拥有了核武器的同时,小国巴基斯坦也造出了核武器。

 

从这个意义上说,核武大国如果真的想要“核不扩散”,我以为唯一的“绝招”便是真正彻底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带头销毁核武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企图压制“小国”屈从于核大国之威。当然,我的设想也有点理想化,但至少,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经试图这样做了,就像人类还企图通过“京都议定书”等文件控制碳排放从而挽救地球的生态命运一样。

TOP

当然,这样的“终极话题”似乎离我们的现实远了些,因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数国家如今主要在抗击另外一种人类惧怕的“武器”——经济衰退。而我们知道的是,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和平年代的“经济战争”已经令各国政府头痛不已:英国都泛起了“搞不起2012年奥运会”的悲观思潮,濒临破产的冰岛银行家甚至都打算重做渔夫了。

 

然而,正如不少经济社会研究者指出的那样,滑稽的次贷式尴尬背后,人类面临的实质性危机是透支度日的奢靡人生观的危机。美国人如此,欧洲人也一样,而上世纪90年代初不可一世的日本人也一样。说起来,人类的”忘性“总是一流的,1945年的日本因为此前的狂妄陷入了一场战争浩劫,而不到50年后,买下麦迪逊广场的日本人又不可一世了,于是,他们又陷入了另一场“和平年代的浩劫”。而设计了那场“浩劫”的山姆大叔们在构筑了“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好莱坞式辉煌后,同样不可一世的美国也终于走向了其自1929年以来最大的经济浩劫。

TOP

历史表明,当乐观情绪支配了一切的时候,其直接后果便是催生格林斯潘这样转嫁矛盾的“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和伯纳德.麦道夫这样巧设“庞氏骗局”的投资界的“犹太上帝”。当然,极端情况下还会催生希特勒和“大东亚共荣圈”的白日梦患者。

 

正因如此,无论是什么国家,在遇到起源于乐观情绪的透支型危机之时,其根本解决之道不是东拉西扯转嫁矛盾以求“繁荣”一时算一时,更不是继续投机制造泡沫以图“滑”过一关算一关,而是要客观地审视矛盾的根源,并在源头问题的解决上痛定思痛,深刻自省,并及时地亡羊补牢。仅仅就此而论,我们便知道,奥巴马政府把复苏的赌注放在“新能源革命”上是有侥幸心理的,因为美国“幸运”惯了,以前的确总有战争、技术革命甚至“革命性的毁灭武器”来帮它的忙。只不过,时移世易,我们还无法知道这次黑人奥巴马领导下的“山姆大叔”还有没有这样的幸运。

TOP

尽管如此,当然我们也知道,美国除了自身的制度优势和科技优势外,它知道还有军事强权和美元定价权两张牌可以打。这一点,是还在理论上探讨“跨国别货币”的中国无法比拟的。因此,和当年毛泽东下决心搞出核弹头一样,中国所能打出的最硬底牌并非2万亿美元的外汇和作为美国最大债主的“美元依赖式自主”,而恰恰是修正自己过度依赖政府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依赖型经济结构”。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真正复苏的动力必须靠两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摆脱高度依赖政府投资的“民间独立”,让绝大多数老百姓能“自力消费”;二,摆脱高度依赖外贸进出口的“国家独立”,让中国经济具备足够的“自立能力”。惟其如此,中国才可能在这场可能愈演愈烈的危机中率先复苏而非眼巴巴地盼着美欧经济复苏以拉动中国。也惟其如此,中国才算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经济核武”,也才有望真正让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果完成战略升级从而在新世纪铸就更大的民族辉煌。

TOP

但可惜的是,我们在去年末以来的四万亿救市措施以及今年上半年投入天量信贷的努力并未遵循上述方向。结果是,股市起泡了,大量实体资金和投机热钱涌入了虚拟领域;楼市高烧了,大量过剩产能被重新激活,大量消费内需被重新挤压进了楼堂馆所。而中国经济本已“不稳定、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结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今年上半年,近90%的GDP增长来源于政府的投资拉动,这本身便是一场根本难以持续的“投资大跃进”啊,谁能保证这样的“复苏关键时刻”一闪而过?反之,一旦“宽松”带不来真正复苏而导致了恶性通胀,谁将会被迫吞噬“保增长”的可怕后果?

 

扪心自问,这便是我在这大半年和这两年多来最为担忧的事情,也是我目无“牛市”,不断警示股市和楼市炒作风险的最主要的“心理负担”。因为且不论我们的“后发优势”启示我们的的内容了,只要稍有记忆的人便知道,2007近在眼前的股楼泡沫虽然打着“人民币升值”、“资本理财启蒙”、“分享改革成果”和“大国崛起”等一系列风光旗号,但落得的却是“消灭了中国的中产阶级”这样的残酷结果。如此,习惯于“报喜不报忧”的同胞们难道还讳疾忌医,难道还不汲取教训么?

TOP

近日,摩根斯坦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先生坦率地表达了他对中国经济“将受流动性推动的巨额刺激方案瞄准了最不平衡的行业”的深刻担忧,但我想,作为观察中国大陆多年的著名经济学家,罗奇想必早已看到了这种“担忧”,只不过,出于大摩的战略利益,聪明的罗奇先生讲究“时点”,不说出来罢了。甚至,我怀疑在大陆“人脉极广”且最近刚被提拔了的龚方雄先生也早看出了这样的“玄机”,只不过,和他在2008年一年间的表现一样,龚先生总是更乐于不停“吹牛”罢了。

 

至此,对于“经济核武”的种种利害关系,我想我已经表达得比较清楚了。只是,鉴于近期政策的最新动向,我还须补充几句。显然,这几天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微调”表现,说明中央政府也看出了中国经济缺乏“经济核武”的玄机,虽有些晚,但“回升基础不稳”等形势所迫,我以为政策拐点已经出现了,因为“适度宽松”的“度”可以有完全不同的“适意”,而何为事实上的“适度”,我们完全可以从政策的微妙变化和股楼二市的表现逐渐看清。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