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过往的历史的长河中,对基金的波段操作能力检验能给予比较详尽的答案。近日,国泰君安证券对基金自2003年以来的波段操作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研究报告中,国泰君安将所有基金样本作为一个整体,假设基金指数化投资,并采用买入并持有策略,自然基金获得的收益就应该是指数的收益,基金的超额收益来自于基金选股或者选时(也就是波段操作)。
研究结果显示,从历史数据上看,基金波段操作成功的概率并不高。频繁调整仓位,还造成了基金的收益的难如人意。比如在2006年3季度到2007年3季度期间,基金仓位变化并未做出大幅调整,仓位变化率上下不超过2%,但是波动频繁且期间各个季度方向均不一致,而这段期间基金的整体表现则是大幅跑输于指数,最高时基金的收益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差距超过10%。
从统计数据上看,基金只有在市场非常高或非常底时采用波段操作才有可能战胜市场,获得超额收益。从2007年四季度至2008年年底,市场暴跌之下,基金通过大幅减仓,整体收益远远好于沪深300指数的同期表现。
该研究报告进一步指出,从分析结果来看,2003年以来,基金波段操作的程度与其业绩呈现弱负相关关系,波段操作越多,收益率越低。
共同基金 坚持高仓稳定运作
对于基金波段操作胜少负多的现实,国泰君安认为,国内基金波段操作的业绩不佳,这可能与A股市场的波动度大有关,基金也不容易踏准市场节奏,成功择时,市场既有其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一面,这也证实了基金作为一个整体,难以长期战胜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相当成熟。A股市场则是还在不断完善的过程,经常会出现大涨大跌的局面。这虽然给基金经理提供了波段操作的机遇,也是对基金经理自身把握市场的能力是不小的考验,想要把握波段操作的收益也绝非易事。
曾有业内人士戏言,国内的基金经理实际上是打了两份工,因为他们不仅要选股,还要择时,以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与A股基金频繁操作相比,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共同基金的操作思路要相对稳定。数据显示,自1994年以来,美国共同基金中的股票型基金就一直维持在90%以上的高仓位。即使是金融危机期间也不例外,2008年底,美国股票型基金的股票仓位水平仍高达93.4%,与2007年底的94.8%仓位水平相比仅有微幅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