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传统IT企业的未来
下一主题:你做不做股票?
返回列表 发帖

银行改革:上市不能替代“刮骨疗毒”

中国股市也许是中国经济生态本色的一面镜子。被倒闭潮困扰的国内证券业暴露出的风险,可以看成中国银行业未来风险的先兆。
  一年前,国有银行改革攻坚战掀开了大幕。至今,轰轰烈烈的财务重组之后,先行一步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并未如外界想像的那样迅速脱胎换骨,而国内银行业也没有呈现耳目一新的气象,出人意料的基层行案件却屡有发生。
  日前,已经处于上市热身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再暴大案,中国银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诈骗案中,10亿元存款从一家分支机构不翼而飞。直接操纵者并非什么地位显赫的高官,而只是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不久,媒体又报道了“金融票据诈骗案令太原银行业几乎全军覆没”内幕,让行业监管部门紧绷的神经,变得更加脆弱。
  银行业是一个靠信誉生存的行业,但国内商业银行的各种丑闻、种钟弊病,足以令人胆寒。内部人监守自盗、内控机制形同虚设,于是有人比喻,国内银行业也正在上演《天下无贼》。
  眼下,对于积重难返的银行业似乎并无立竿见影的改革良策。诚信体系建设等基础性改革时间长,见效慢;高管财产公示等制度性改革阻力大,实施难;管理层持股、员工持股等公司治理改革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唯上市是缓解银行业危机的思路,主导了国内银行业的改革方向。实际上,即使让银行穿上了上市公司的马甲,也无法改变其身体内血液中的系统缺陷。
  3月份,传闻已久的中国工商银行改制、注资改革将正式启动。国家很可能继续向工行注入数千亿元的资金,以推动其重组改制。从财务指标上看,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迅速提高以及银行不良资产在账面上的迅速消失,深受各方的质疑。因为在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发展中,国家正在用自己的信誉力撑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从不好的角度看,上市圈来的钱可能只是注入到无底}同中打了水漂,以后政府想从其中抽身而去更为艰难,那将是一个无期之约;此外,与获得屈指可数的资本相比,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机制被破坏,带来的损失更难以估算。
  就像股市不是经济晴雨表一样,上市不是银行改革的万能药,也不是刮骨疗毒式根治手术。股份制改造可以完成表面上的改制却不能在短期内改出银行新的盈利模式,甚至不能改掉银行体系中吞噬国民财富的黑洞。诸多金融大案的事发正暴露着中国银行业的隐性风险,曾经迈入轨道的银行上市进程开始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这些现象反映的是用行政手段来影响微观经济实体的运行,会造成各种无法预料的后遗症。
  而由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主导的国有银行改革,很多时候只是采取“延后危机爆发”的策略。这种策略已经在证券业、信托行业的整顿治理中采用过。可以预测,在治标不治本的金融改革过后,政府作为“救火队员”的角色,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传统IT企业的未来
下一主题:你做不做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