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证券投资,是现代投资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证券,主要是指在金融交易中发行的以融资为目的的金融工具,它代表着一定权益或债权,可以在证券市场自由转让,并且能够带来一定的货币收益。证券包含的种类繁多,在投资活动中发挥最主要作用的是债券和股票。我们分别就债券与股票投资中的风险及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债券投资风险界定

所谓债券,是借款人为了筹集资金向债权人承诺按一定利率和……

债券的利率与收回

债券的价格与收益

债券的投资风险形式

债券投资风险的评价和管理

由于投资债券的活动中可能遇到各种风险,会给投资者造成……

债券的评级

债券的风险管理

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股票投资是指投资者购得股票以期获得收益的投资行为……

股票投资的收益

股票投资的风险形式

股票投资风险管理

股票投资风险的管理,就是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

股票投资风险的识别

股票投资风险的评估

股票投资风险的控制

债券的利率与收回


  (1)债券的利率决定
债券利率对集资者来说,是筹集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对投资者来说是付出货币投资债券到期以后的收益。债券利率既不能像银行的存款利率那样,只根据存款期长短不同而分别确定,也不能像股票的股息和红利那样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经济效益的高低事后确定。债券的利率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①发行单位信誉。发行单位的信誉是由债券发行单位经营状况、经营规模、财务状况、经济效益、发展前景以及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等多方面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信誉高于企业债券;企业债券中,经济效益好、社会知名度高的企业信誉要高于经济效益一般且社会知名度低的企业信誉。
  ②债券期限。期限长短是确定债券利率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通常情况下,期限短,利率低;期限长,利率高。期限短的债券灵活性强,债券可以及时收回本息,收益部分又可以用于投资,获得较高的实际收益;而期限长的债券投资者就得不到这些好处,因而必须通过高利率来进行弥补。
  ③同期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在通常情况下,债券利率应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企业债券则至少要高25%以上。因为根据现行的个人收入调节税规定,银行储蓄存款利息收入免缴个人收入调节税,而企业债券收入要征收20%收入调节税,高25%的企业债券利率扣除收入调节税后,基本与储蓄利率持平。此外,因为债券不能提前支取,灵活性差于储蓄存款,而且企业信誉又低于银行信誉,这些都要在债券利率制定时反映出来。
  ④预期通货膨胀率。在经济发展中,物价的波动是难免的,因此,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对于债券利率有着重要意义。在一般情况下,债券利率至少应高于通货膨胀率,否则投资者非但不能得到实际收益,相反随物价上升会使投资额相对贬值。
  ⑤市场债券发行总量。市场债券发行总量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债券发行总规模。一般情况下,市场债券已发行量如果小于市场社会公众、企业的认购能力时,新发行债券可以适当降低利率;市场债券已发行量如果大于市场认购能力,由于投资者具有广泛的投资选择,此时,债券的利率就应适当高一些,以增强竞争能力。
  ⑥税收。债券所得税率对于债券的利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三种债券的票面利率相同,但一种债券收益免征个调税,一种享受10%的个调税优惠,另一种按规定缴纳20%的个调税,那么,对投资者来说,其实际投资收益率就相差很多。
  ⑦债券的流动性。我国目前发行的债券有的规定不可上市转让,有的可以上市,由于不可上市的债券流动性差,投资者购买债券后,在债券到期前不能变为货币,只有到期才能取得本息,因此,其利率应高于可上市转让债券。
  ⑧保值贴补率。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因而在发行一些较长期(一般为三年以上)债券时,实行保值贴补。这样,在发行有保值贴补的债券和非保值债券时,其利率水平也应区别对待,对非保值券种的利率要适当提高。
  确定债券利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在多种不同的条件下,各种因素的重要性各不相同,要取得各种因素的统一是比较困难的。发行债券时,只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平衡,制定出合适的债券利率,达到既要降低集资成本,又要及时筹足所需资金的目的。
  (2)债券的收回
债券有一定期限,发行者必须收回所发行的债券,但发行者可根据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收回方式。债券的收回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①提前收回。债券发行后,一般在未到期前购买者是不可提前支取的,但出于方便投资者或集资者在未到期前已有收益,有些债券规定可以提前收回。凡属于可提前收回的债券一般在发行时事先规定提前收回的条款,规定在发行一定期限后可提前收回,同时也明确规定提前收回的条件。
  ②债券替代。这是指在债券到期后,用发行新的债券来替代原来发行的到期债券,这实际上是以短补长。采用这种归还债券的形式既可以满足投资者短期灵活的需要,又有利于集资者降低债券利率。
  ③到期收回。这是目前我国发行的债券最常见的一种收回方法,就是债券发行到期后,由原发行债券的单位按发行的面额和预定的债券利率收回债券。
  ④分期收回。分期收回就是发行债券单位一次发行债券,分若干期收回债券和支付利息。

TOP

债券的价格与收益


  (1)债券的价格
债券的价格可分成发行价格与市场交易价格两类。
  ①债券的发行价格。债券的发行价格是指在发行市场(一级市场)上,投资者在购买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格。目前通常有三种不同情况:一是按面值发行、面值收回,其间按期支付利息;二是按面值发行,按本息相加额到期一次偿还,我国目前发行债券大多数是这种形式;三是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到期按面值偿还,面值与发行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债券利息。
  ②债券的市场交易价格。债券发行后,一部分可流通债券在流通市场(二级市场)上按不同的价格进行交易。交易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公众对该债券的评价、市场利率以及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等。一般来说,债券价格与到期收益率成反比。也就是说,债券价格越高,从二级市场上买入债券的投资者所得到的实际收益率越低;反之亦然。不论票面利率与到期收益率的差别有多大,只要离债券到期日愈远,其价格的变动愈大;实行固定的票面利率的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及通货膨胀率呈反方向变化,但实行保值贴补的债券例外。
  (2)债券的收益
债券的收益可以用债券收益率表示,债券收益率是债券投资者在债券上的收益与其投入的本金之比。具体来说有三种不同的收益指标:①票面利息率。它是固定利息收入与票面本金额的比率,
一般在债券票面上注明,这是投资于债券时最直观的收入指标。面值相同的债券,票面注明的利率高的,利息收入自然就高,风险也比较小,反之亦然。但是,由于大多数债券都是可转让的,其转让价格随行就市,所以,投资者认购债券时实际支出的价款并不一定与面值相等,这样,用票面利息率衡量投资收益就不再有实际意义。
  ②直接收益率。直接收益率又称现行收益率,是投资者实际支出的价款与实际利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公式是:
直接收益率=票面面额×票面利率/实际购买债券价格×100%
用直接收益率评估投资风险程度,比票面利率指标显然是进了一步,但仍有缺点。因它是一个静态指标,只反映认购债券当时成本与收益的对比状况,不反映债券有效期内或债券到期时的实际收益水平。
  ③实际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又称到期收益率,是衡量投资者投资债券的实际全部收益的指标,它主要考虑两方面的收益,即债券的利息收益和债券买卖价格与债券面值的差额收益。其计算公式为:实际收益率=利息收入+[(债券面额-债券购买价)/距到期日年度数]/{(债券面额+债券购买价)/2}×100%
对于分期偿还的债券,还需应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债券的平均期限,将实际收益率调整为平均期限收益率,所用权数是每期偿还本金额。

TOP

债券的投资风险形式


  债券的市场价格以及实际收益率受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使投资者的实际利益发生变化,从而使投资行为产生各种风险。债券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主要由以下几种风险形式构成:
  (1)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利率的变动导致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发生变动的风险。债券是一种法定的契约,大多数债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不变的(浮动利率债券与保值债券例外),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跌,使债券持有者的资本遭受损失。因此,投资者购买的债券离到期日越长,则利率变动的可能性越大,其利率风险也相对越大。
  (2)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可以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的购买力是持续下降的。债券是一种金钱资产,因为债券发行机构承诺在到期时付给债券持有人的是金钱,而非其他有形资产。换句话说,债券发行者在协议中承诺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或本金的偿还,都是事先议定的固定金额,此金额不会因通货膨胀而有所增加。由于通货膨胀的发生,债券持有人从投资债券中所收到的金钱的实际购买力越来越低,甚至有可能低于原来投资金额的购买力。通货膨胀剥夺了债券持有者的收益,而债券的发行者则从中大获其利。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债券的投资中,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不能完全履行其责任的风险。企业发行债券以后,其营运成绩、财务状况都直接反应在债券的市场价格上,一旦企业走向衰退之路时,第一个大众反应是股价下跌,接着,企业债券持有人担心企业在亏损状态下,无法在债券到期时履行契约,按规定支付本息,债券持有者便开始卖出其持有的公司债券,债券市场价格也逐渐下跌。
  (4)收回风险
一些债券在发行时规定了发行者可提前收回债券的条款,这就有可能发生债券在一个不利于债权人的时刻被债务人收回的风险。当市场利率一旦低于债券利率时,收回债券对发行公司有利,这种状况使债券持有人面临着不对称风险,即在债券价格下降时承担了利率升高的所有负担,但在利率降低,债券价格升高时却没能收到价格升高的好处。
  (5)突发事件风险
这是由于突发事件使发行债券的机构还本付息的能力发生了重大的事先没有料到的风险。这些突发事件包括突发的自然灾害和意外的事故等,例如,一场重大的事故会极大地损害有关公司还本付息的能力。
  (6)税收风险
税收风险表现为两种具体的形式:一是投资免税的政府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权入税率下调的风险,税率越高,免税的价值就越大,如果税率下调,免税的实际价值就会相应减少,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二是投资于免税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所购买的债券被有关税收征管当局取消免税优惠的风险。例如,1980年6月美国BATTERY PARK市政当局发售的债券,在发行时当局宣布该债券享有免纳联邦收入税的待遇,但到了11月,美国国内税收署裁定这些债券不能享有免税的待遇。
  (7)政策风险
是指由于政策变化导致债券价格发生波动而产生的风险。例如,我国在1992年国库券发行的1年多以后,突然宣布给3年期和5年期两个券种实行加息和保值贴补,导致092和192券价格暴涨;1995年5月,证管部门又突然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使现券市场价格暴跌,特别是092券,跌幅达10%以上。
  4-2 债券投资风险的评价和管理
由于投资债券的活动中可能遇到各种风险,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因而,投资者往往在投资以前以及投资过程中,对所投资对象的风险状况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估,寻找出符合自己投资目的与投资特点的管理对策,以减少可能的损失。

TOP

债券的评级


  对债券投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可以由投资者个人来进行,也可以委托别人进行,但在一些成熟的投资市场上,往往大多由专业证券信誉评级机构来进行,投资者只要利用这些评估成果,评价自己感兴趣的那些债券的风险程度。
  最早对债券进行评级的是美国人亨利·普尔和约翰·穆迪。普尔在1860年出版的一本名为《美国铁路运输史》的书中,收录了美国最有代表性的120家企业的经营状况;穆迪在1909年出版的《穆迪关于铁路投资的分析》一书中,用分级的方法对各种铁路债券的优劣进行了评估,并以确定的符号表示风险的高低,划分出不同等级的债券。在此以后,两人分别成立丁专业出版公司,先后推出商业性评级业务。1941年,标准统计公司和普尔公司合并,在美国形成了以穆迪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为首的一整套证券风险评级系统。以后陆续传入西方其他国家。
  80年代后期,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行逐步走向正轨,投资活动日益广泛,与此相对应,投资风险评级机构也开始出现。
  1987年成立了我国第一家资信评估机构--吉林省资信评估公司。1992年10月,第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性质的全国性独立的证券评级机构--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成立。此后,各种类型的评级机构相继出现。
  在美国,对企业债券进行评级时,主要依赖对企业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从质和量两方面来判断,共有18项因素须列入分析范围。它们是:①负债C资产的比率;②利息保障倍数;③固定费用保障系数;④流动资金比率;⑤抵押条件;⑥从属条款;⑦保证条款;⑧偿还基金;⑨到期期限;KL发行债券公司销售与盈余的稳定性;KM管制;KN反托拉斯;KO海外营运;KP环境因素;KQ退休金负债;KR劳工问题;KS可利用资源;KT会计政策。
  在实际的评级过程中,最终结果是评级机构根据对各个具体考核项目评估的结果汇总而来的。具体做法是:评级机构先按照事先确定的评级内容逐项进行审查,然后给每项的审查结果打分,打分的标准是人为确定的,考虑到不同项目在决定发行公司偿债能力或债券风险中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对各项得分还得进行加权处理。
  下表是美国两家公司和上海远东资信评估公司对长期债券风险评估等级分类:

三家公司债券风险评级分类表

风险程度 机构名称及等级分类
穆迪 标准-普尔 上海远东
还本付息能力极强,有可靠保证,承担风险最小。 Aaa AAA AAA
还本付息能力很强,但风险性比前者略高。 Aa1
Aa2
Aa3
AA+
AA
AA-
AA
安全性良好,还本付息能力一般,有潜在的导致风险恶化的可能性。 A1
A2
A3
A+
A
A-
A
安全性中等,短期内还本付息无问题,但在经济不景气时风险增大。 Baa1
Baa2
Baa3
BBB+
BBB
BBB-
BBB
有投机因素,不能确保投资安全,情况变化时还本付息能力波动大,不可靠。 Ba1
Ba2
Ba3
BB+
BB
BB-
BB
不适合作为投资对象,在还本付息及遵守契约条件方面都不可靠。 B1
B2
B3
B+
B
B-
B
安全性极低,随时有无法还本付息的危险。 Caa CCC CCC
极具投机性,目前正处于违约状态中,或有严重缺陷。 Ca CC CC
最低等级,完全投机性。 C C C

从上述等级分类标准可见,不同时期企业信用等级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下表是70、80年代穆迪公司对美国不可转让的债券信用等级的评定及所占比重的情况:

穆迪公司对不可转让债券信用等级的评定表

年份

债券总额(亿) Aaa(%) Aa(%) A(%) Baa(%) Ba及以下(%)
1975 349 32.5 25.6 34.4 7.1 0.41
1977 259 42.6 20.2 19.4 8.1 9.71
1980 367 27.6 29.2 32.4 6.9 5.24
1984 489 4.8 28.1 30.9 8.5 27.71
1985 801 11.3 20.6 35.0 12.2 21.02
1986 1425 8.6 26.6 28.2 15.3 21.28
1987 1046 10.1 20.9 29.2 15.8 24.07
1988 989 11.9 13.7 32.9 14.8 26.78

不同等级的债券,其收益情况是各不相同的。下表是美国穆迪公司公布的债券收益情况:债券等级评定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公司的各种情况随时会发生变化。公司债券等级的改变,会影响其借入长期资金的能力及其负债资金成本。评级机构会定期审查,并根据公司的变化情况而提高或降低其债券等级。此外,公司宣布发行新债券时,评级机构也会自行或应公司要求而重新审查,从而可能使债券等级改变。

穆迪公司公布的债务收益情况表

年 份

Aaa(%)

Aa(%)

A(%)

Baa(%)

1976

8.43

8.75

9.09

9.75

1980

11.94

12.5

12.89

13.67

1985

11.37

11.82

12.28

12.72

1986

9.02

9.47

9.95

10.39

1987

9.38

9.68

9.99

10.58

1988

9.71

9.94

10.23

10.83

1989

9.26

9.46

9.71

10.18

  企业债券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后,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产生影响,带来意外的收益或承受更多的风险,因而投资者要密切注意影响企业风险等级评估的各种因素的变化,推测债券等级的变化方向,进而预测其价格变化并从中获利。
  投资者可在预测某公司债券价格即将上涨时,抢先买入债券,也可在推测某公司债券价格即将下跌时,抢先卖出手中持有的债券。当然,如果预测失误,投资者将会出现亏损。

TOP

债券的风险管理


  面对着债券投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投资者应认真加以对待,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寻找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制定风险管理的原则和策略,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段去规避风险、转嫁风险,减少风险损失,力求获取最大收益。
  (1)认真进行投资前的风险论证
在投资之前,应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分析投资对象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
  从宏观角度,必须准确分析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变动状况;了解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点、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趋势;关注银行利率的变动以及影响利率的各种因素的变动,如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指标。
  从微观角度,既要从总体上把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又要对影响国债或企业债券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企业债券的投资者来说,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状况、经营管理水平、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以及发展前景、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还要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债券市场的以下各种情况:债券市场的交易规则、市场规模、投资者的组成,以及基本的经济和心理状况、市场运作的特点,等等。
  (2)制定各种能够规避风险的投资策略
①债券投资期限梯型化。所谓期限梯型化是指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散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债券上,投资者手中经常保持短期、中期、长期的债券,不论什么时候,总有一部分即将到期的债券,当它到期后,又把资金投资到最长期的证券中去。假定某投资者拥有10万元资金,他分别用2万元去购买1年期、2年期、3年期、4年期和5年期的各种债券,这样,他每年都有2万元债券到期,资金收回后再购买5年期债券,循环往复。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操作方便,能使投资者有计划地使用、调度资金。
  ②债券投资种类分散化。所谓种类分散化,是指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别投资于多种债券,如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各种债券的收益和风险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将资金集中投资于某一种债券可能会产生种种不利后果,如把所有资金全部用来购买国债,这种投资行为尽管非常安全、风险很低,但由于国债利率相对较低,这样做使得投资者失去投资企业债券所能得到的高收益;如果全部资金用来投资于高收益的低等级企业债券,收益可能会很高,但缺乏安全性,很可能会遇到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最终连同高收益的承诺也可能变为一场空。而投资种类分散化的做法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稳定收益的目的。
  ③债券投资期限短期化。所谓短期化是指投资者将资金全部投资于短期证券上。这种投资方法比较适合于我国目前的企业投资者。因为我国大部分单位能够支配的长期资金十分有限,能用于证券投资的仅仅是一些暂时闲置的资金。采取期限短期化既能使债券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又能取得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由于所投资的债券期限短,企业一旦需要资金时,能够迅速转让,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采取这种投资方式能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3)运用各种有效的投资方法和技巧
①利用国债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对规避国债投资中的利率风险十分有效。国债期货交易是指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国债现货的同时,相应地作一笔同类型债券的远期交易,然后灵活地运用空头和多头交易技巧,在适当的时候对两笔交易进行对冲,用期货交易的盈亏抵补或部分抵补相关期限内现货买卖的盈亏,从而达到规避或减少国债投资利率风险的目的。
  例如,某投资者购买一种面值1000元、利率10%的债券10个单位,这时市场上银行存款利率也为10%。投资者预测,半年后,市场利率可能会发生变化。为了避免损失,他按目前每1单位债券1000元的价格卖出6个月的债券期货10个单位,面额共10,000元。6个月后,市场利率果然上升,受其影响,债券价格下跌,从1000元下跌到900元。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他原先购入的10个单位现券价格下降,市场价格只有900×10=9000元,亏损1000元。但是,由于他在期货市场做了套期保值,这样,投资者只要售出债券期货10,000元,然后再按现行价格每单位900元买进10单位进行对冲。这样,期货交易中盈利的1000元正好弥补现券市场上的亏损额。这一交易非常成功,利率风险被顺利规避。
  ②准确进行投资收益的计算,并以此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投资收益的计算有时十分复杂,必须准确进行。例如,某投资者有一笔可供5年期限投资的资金,面临甲乙两种债券的选择:甲债券年利率10%,期限1年;乙债券年利率12%,期限5年。最直接给人的感觉是:反正这笔钱可以用5年,乙债券年利率比甲债券高2个百分点,当然合算。然而,仔细一算,并不如此。因为乙债券5年后的总收益率为60%,而甲债券因有复利因素,如果每年都按10%利率计算的话,5年后的总收益率为61.05%,不仅数额上高于投资乙债券,而且还有灵活性强的好处。当然,投资甲债券优于乙债券的结论也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投资中,甲债券优于乙债券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第一次投资额应较大,而且投资收益应是100的倍数,假使第一年收益不够100元或其倍数时,其零头是无法在债券市场上进行投资的,也就无从取得复利收入;第二,由于债券不计逾期息,因此,要求每一次的到期日正好有相同条件的债券同日发行;第三,每一次到期和发行,投资者都能保证当天兑付和当天购入债券。只有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上述结论才能成立,而在实际上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投资选择必须具有实际上的可行性。

TOP

股票投资的收益


  股票投资收益是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报酬。一般情况下,股票投资的收益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货币收益;另一类是非货币收益。货币收益是投资者购买股票后在一定的时期内获得的货币收入。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投资者购买股票后成为公司的股东,他以股东的身份,按照持股的多少,从公司获得相应的股利,包括股息、现金红利和红股等,在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中,有时还可得到一些其他形式的收入,如配股权证的转让收入等;二是因持有的股票价格上升所形成的资本增值,也就是投资者利用低价进高价出所赚取的差价利润,这正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直接目的。非货币收益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投资者购买股票成为股东后,可以参加公司的股东大会,查阅公司的有关数据资料,获取更多的有关企业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在企业重大决策中有一定的表决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投资者的参与感;大额投资者购买到一定比例的公司股票后,可以进入公司的董事会,可影响甚至决定公司的经营活动,像前些年上海股市闹得沸沸扬扬的"宝延事件"、"万申事件"莫不如此,其中"宝延事件"中,投资方深圳宝安公司的代表何彬不仅进入了延中的董事会,而且还担任董事长至今;此外,国外的一些上市公司还规定,凡股东购买本公司商品时可得到一定折扣优惠等等。我们这里研究股票投资收益时,主要以货币收益为主,暂不考虑非货币收益。
  衡量一项股票投资收益的多少,一般用投资收益率来说明,也就是投资收益与最初投资额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与其他证券的收益不完全一样,因此,其收益率的计算也有较大的差别。计算股票的收益,通常有以下两种类型:股票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通过这些收益率的计算,能够充分地把握股票投资收益的具体情况。
  股票收益率又称本期股利收益率,也就是股份公司以现金派发股利与本期股票价格的比率。用下列公式表示:本期股利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100%
公式中,本期股票价格指证券市场上的该股票的当日收盘价,年现金股利指上1年每一股股票获得的股利,本期股利收益率表明以现行价格购买股票的预期收益。
  持有期收益率是指投资者买入股票持有一定时期后又卖出该股票,在投资者持有该股票期间的收益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持有期收益率=出售价格-购买价格+现金股利/购买价格×100%
投资者要提高股票投资的收益率,关键在于选择购买何种股票以及在何时买进或抛出股票。
  任何股票投资者都希望自己能买到盈利丰厚、风险小的股票,因此,在作出投资决策时,一般要考虑投资对象的企业属性和市场属性。
  股份制公司企业属性的好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进行评价:
(1)公司的财务指标
①公司的获利能力。获利能力强的公司,股东自然能分配较多的股利,股票价格也会比一般公司上升得快,从而使人们对该股票的投资意愿相对提高。其计算公式为:
公司获利能力=利润总额/资格总额×100%
此比例愈高,表示公司获利能力愈强。
  ②公司的流动与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是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关系的比率,它是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愈大表示公司对负债的偿还能力愈强,同时表示流动资产周转较快。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一般而论,公司的流动比率应该接近于2∶1,才被认为财务状况良好。流动比率太低时,表示短期偿债能力较差,太高时表示现金或流动资产未能充分利用,相应地,公司盈利会降低,影响股东的权益。
速动比率是反映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关系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一个补充说明,也是用来反映企业流动负债偿还保证能力的指标,它要体现的是每百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速动资产的特点就是能够及时变现)作保证。国外财务管理理论中常以1∶1作为合理标准。
  ③公司的税后利润率。它表示该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与销售能力。税后利润率太低,表示该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其计算公式为:
公司税后利润率=税后纯利润/销售总额×100%
④净资产收益率。这是表明公司利用所有的净资产获取收益的能力,也是反映公司经营能力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公司净资产总额×100%
⑤每股盈利。它是指公司年税后利润总额与总股本的比率,表明公司的盈利水平。这是投资者最关心的公司财务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盈利=税后利润总额/公司总股本×100%
⑥ 股票市盈率。它主要反映公司股票每股盈利与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也是投资者衡量股票投资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市盈率越低,表示其投资价值越高,反之亦然。其计算公式为:股票市盈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盈利
(2)公司的行业背景及其成长性
公司所属的行业不同,其发展的特点也不同,如房地产公司一般盈利性较强,成长性较好,但易于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发展具有周期性;一些新兴工业,如微电子、生物、光纤通讯等尖端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则具有较强的扩张能力和发展后劲;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行业,由于受到政策的支持以及垄断性的行业特点,发展比较稳定。
  (3)发行公司的规模
一般来说,公司的规模大,意味着公司的实力雄厚,生产与经营的规模效益高,发展的稳定性强,因而容易受到股票投资者的欢迎。但是,有时也有例外的情况,如上海股市历来喜小不喜大,小盘股经常受到吹捧,而大盘股相对受冷落,股价较低。这是因为小盘股市值较低,容易操纵,因而股价上升较容易。另一方面,相对来说,小盘股股本扩张的潜力较大,通过送配股可大幅度降低股价,腾出股价上升空间。此外,有些小盘股原先没达到有关法律规定的5000万股的最低限度,使股本扩张成为必然,这更受到市场关注,像前几年以1000多倍市盈率高价购买爱使股份股票的投资者,通过几次大剂量的送配股,如今仍有数倍的收益,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投资对象的市场属性好坏主要看一般投资大众对该股票的普遍看法与机构投资者对该股票的兴趣大小。
  股票的公众印象除了取决于公司的经营业绩以外,还主要看公司的发展后劲以及经营者对待投资者的态度。如上海股市中的"四小龙"以及"浦东概念股",长期以来在投资者中有着非常良好的形象;而像"哈医药"、"东北华联"等被称作"伤心概念股"的股票,当然会受到冷遇;再比如"真空电子"前领导人一贯漠视投资者做法的结果,使昔日上海股市的"龙头股",如今A、B股股价均惨不忍睹。
  在上海这样一个发展中的股市中,机构投资者对股价的影响十分明显,个别股票价格大起大落,这也给一般投资者带来了机会。如上海股市近几年相继出现过的"重庆药业"的"六六六神话"、"界龙神话"、"北旅神话"、"汾酒奇迹"等,莫不如此。
  投资盈利的关键除了选好股票以外,更重要的是选择好买卖股票的时机。
  大多数投资者都知道,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是最佳时机,但低价与高价应如何认定,这是投资者最头痛的问题。特别是股票市场变幻莫测,股价上涨可能涨过头,股价下跌也经常跌过头。
  股票涨跌过头,往往与人们对股票上升过度乐观,对股票下跌过度悲观直接相关。当股价开始上涨时,不少人对股票陆续看好,等到股价大涨时,大多数投资者都看好,争先恐后买股票,使行情愈涨,造成看好的人会愈来愈多,连市场外的资金都纷纷涌到股市,这时股价就可能涨过头了。相反,一旦股价下跌,不少人开始看坏,使行情出现大跌现象,大多数人必然跟着看坏,各种股票频频创新低价,市场之中一片悲观气氛,那么股价要跌过头了。
  理智的投资者,应该在行情涨过头的时候,卖出股票,在行情跌过头的时候,进场买进便宜的股票。问题在于一般人很难预测到当时上涨的股价是否会过头,当时下跌的股价是否也会过头。这时,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在股价接近前一次最低点时买进,在股价到达上一次最高峰前夕卖出。
  具体来说,当股价持续下跌到一定指数位后,盘整数日非但不再创新低价,反而有所回升时,这便是短线投资者进场的良机;当游资逐步进入股市,成交量开始在低价位明显放大时,投资者应当立即买入股票。
  当股价行情在高峰阶段,成交量突然递增,而股价却未上涨时,表示可能有大户出货,一般投资者应将手中股票先行卖出,再观动静;当股价跌势已经确定,即为短线投资者卖出的最佳时机;当股价上涨超过了以前的水平,是卖出良机;当成交量逐日萎缩,股价逐步盘低时,短线投资者也应立即抛出。

TOP

股票投资的风险形式


  投资者在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必然同时面对投资风险 。所谓风险,一般的理解是指遭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股票投资的风险则是指实际获得的收益低于预期的收益的可能性。造成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的原因是股息的减少和股票价格的非预期变动。
  影响收益变动的各种力量构成风险的要素。某些影响是公司外部的,其影响遍及绝大部分股票;还有一些影响是公司内部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在投资中,那些不可控的、外部的并且影响广泛的力量是系统风险的来源,而那些可控的、依产业或企业各异的内部因素则是非系统风险的来源。
  系统风险指的是总收益变动中由影响所有股票价格的因素造成的那一部分。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变动是系统风险的根源,它们的影响使几乎所有的股票以同样的方式一起运动。例如,如果经济进入衰退,公司利润下降之势已很明显,那么股票价格就可能普遍下跌,几乎所有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与纽约证交所指数同方向运动,平均而言,一种股票价格的50%的变动可以解释为股市指数的变动,换句话说,典型的普通股票的总风险中大约有一半是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形式:(1)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风险,又称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投资者实际收益率的不确定。证券市场是企业与投资者直接融资的场所,因而社会货币资金的供给总量成为决定证券市场供求状况和影响证券价格水平的重要因素,当货币资金供应量增长过猛,出现通货膨胀时,证券的价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动。
  通货膨胀对证券价格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在通胀之初,公司、企业的房地产、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因通货膨胀而水涨船高,物价上涨不但使企业存货能高价售出,而且可以使企业从以往低价购入的原材料上获利,名义资产增值与名义盈利增加,自然会使公司、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上涨。同时,预感到通胀可能加剧的人们,为保值也会抢购股票,刺激股价短暂上扬。然而,当通货膨胀持续上升一段时期以后,它便会使股票价格走势逆转,并给投资者带来负效益,公司、企业资产虚假增值显露出来,新的生产成本因原材料等价格上升而提高,企业利润相应减少,投资者开始抛出股票,转而寻找其他金融资产保值的方式,所有这些都将使股票市场需求萎缩,供大于求,股票价格自然也会显著下降。严重的通货膨胀还会使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贬值,抛售股票得到的货币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2)利率风险
这里所说的利率是指银行信用活动中的存贷款利率。由于利率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它会经常发生变动,从而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银行利率上升,股票价格下跌,反之亦然。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人们持有金融资产的基本目的,是获取收益,在收益率相同时,他们则乐于选择安全性高的金融工具,在通常情况下,银行储蓄存款的安全性要远远高于股票投资,所以,一旦银行存款利率上升,资金就会从证券市场流出,从而使证券投资需求下降,股票价格下跌,投资收益率因此减少;第二,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后,信贷市场银根紧缩,企业资金流动不畅,利息成本提高,生产发展与盈利能力都会随之削弱,企业财务状况恶化,造成股票市场价格下跌。
  (3)汇率风险
汇率与证券投资风险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本国货币升值有利于以进口原材料为主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不利于产品主要面向出口的企业,因此,投资者看好前者,看淡后者,这就会引发股票价格的涨落。本国货币贬值的效应正好相反;二是对于货币可以自由兑换的国家来说,汇率变动也可能引起资本的输出与输入,从而影响国内货币资金和证券市场供求状况。
  (4)宏观经济风险
宏观经济风险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经济政策变化、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国际经济因素的变化给股票投资者可能带来的意外收益或损失。
  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会给证券市场的运作以及股份制企业的经营带来重大影响,如经济体制的转轨、企业制度的改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等等,莫不如此。
  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不论一国选择了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管理的职能都不会被取消,经济政策从多方面影响到证券投资。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不同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变动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前些日子上海股市中汽车板块股价大幅上扬的原因就在于此。财政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国债的发行规模,而国债的发行量以及市场价格水平同股票价格又有着十分明显的联动效应,1995年底、1996年初我国股市的持续低迷就同传说1996年国债发行量将进一步增加有关。税收政策通常从企业收益与消费者投资实际所得两方面影响股市,就我国股市现状来说,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的15%与33%之争、个人投资者股票投资收益所得税征收与否,成为困扰股市健康发展的两个隐患。金融管理政策是证券市场最敏感的一个因素,严格的管理法规,有助于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不健全的法规则可能为不正当交易提供契机,1995年上海股市发生的"长虹事件"就是如此。此外,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也至关重要,随意地发布重大信息必然会造成市场的不正常波动。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也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风险。一般认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周期大体包含四个阶段:复苏、繁荣、危机和萧条。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期,社会总需求、总投资旺盛,经济增长率上升,就业率和个人收入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筹资与投资十分活跃,证券投资收益看好。然而,在经济萧条,特别是危机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处于停滞不前甚至萎缩和倒退状态,经济秩序不稳定,证券市场也必然受到冲击。这样就可能出现:一方面,资金需求减少,市场交易规模随之缩小;另一方面,股票价格大幅度波动并呈现跌势,投资者实际收益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波动,经济过热与经济紧缩交替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股票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国际经济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股市的稳定。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跨出一国狭小的范围,出现国际联动的效应,一国经济发生的问题会在国际上引起联锁反应。如1987年纽约股市暴跌,很短时间内就殃及伦敦、法兰克福、东京等主要国际证券市场,酿成一场全球性的股灾。目前国际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对我国国内股市投资的冲击,主要通过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干扰间接地传递进来,其影响程度尚不大。不过,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以及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随着我国企业更多的股票去海外证券市场上市以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国际经济中不确定因素对我国股票投资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5)社会、政治风险
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是经济正常发展的基本保证,对证券投资者来说也不例外。倘若一国政治局势出现大的变化,如政府更迭、国家首脑健康状况出现问题、国内出现动乱、对外政治关系发生危机时,都会在证券市场上产生反响。此外,政界人士参与证券投机活动和证券从业人员内幕交易一类的政治、社会丑闻,也会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构成很大威胁。像80年代日本出现的"利库洛特事件",其影响面如此之广、影响时间如此之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不确定因素对股票投资的冲击,还表现在"国家风险"上。对于那些在海外从事直接投资的股份制企业来说,当地社会、政治环境是否安定对它至关重要,一旦所在国发生社会政治动乱,不仅它在海外投资的利益会受到损失,而且它在国内发行股票价格也会受到不利影响,换句话说,这种国家风险很大程度上将会转移到企业普通股票持有者身上。
  (6)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股票持有者所面临的所有风险中最难对付的一种,它给持股人带来的后果有时是灾难性的。在股票市场上,行情瞬息万变,并且很难预测行情变化的方向和幅度。收入正在节节上升的公司,其股票价格却下降了,这种情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还有一些公司,经营状况不错,收入也很稳定,它们的股票却在很短的时间内上下剧烈波动。出现这类反常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投资者对股票的一般看法或对某些种类或某一组股票的看法发生变化所致。投资者对股票看法(主要是对股票收益的预期)的变化所引起的大多数普通股票收益的易变性,称为市场风险。
  各种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件都会对投资者的态度产生影响,投资者会根据他们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作出判断和反应。市场风险常引发于某个具体事件,但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的情绪波动往往导致滚雪球效应。几种股票的价格上升可能带动整个股市上升,而股市的最初下跌可能使很多投资者动摇,在害怕蒙受更大损失的心理支配下,大量抛售股票,使股市进一步下跌,最后发展到整个股市狂跌,使千百万股票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1987年10月19日及其以后几天中的世界股市暴跌,就是一个例子,提起"黑色星期一",至今仍使许多人谈虎色变。
  对于普通股票的长期投资者来说,市场风险相对不那么重要,虽然股票的市场价格大起大落也会使人不安,但如果一个投资者打算相对长期(一般指10年以上)持有股票,那么每周、每月甚至每年的价格波动对他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
  可是,如果对一种股票可能拥有多长时间不能确定,或者存在着随时必须卖出股票的可能性时,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程度就变得极端重要。
  非系统风险是总风险中对一个公司或一个行业是独一无二的那部分风险。管理能力、消费偏好、罢工之类的因素造成一个公司利润的非系统变动。非系统因素基本独立于那些影响整个股票市场的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影响的是一个公司或一个行业,因此只能一个公司一个行业地研究它们。因非系统风险仅涉及某个公司或某个行业的股票,所以,投资者可以通过审慎的投资选择来减少甚至避免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与公司筹集资金的方式有关的。我们通常通过观察一个公司的资本结构来估量该公司的股票的金融风险。资本结构中贷款和债券比重小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风险低;贷款和债券比重大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风险高。股份公司只有在支付了所有债务利息以及到期的本金之后,才能对股东支付股息。公司的销售产品和劳务所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工资、折旧、材料等所有营业开支之后所剩余的部分,是公司的营业收入。从营业收入中再减去税款和必要的金融支出,例如支付给银行或其他债权人的利息,剩余部分才是可用于股息支付的收入。由于这一收入被用于股息支付,并且对于投资者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判断影响很大,因此它的大小和易变程度在决定股东的收益率方面很重要。如果一个公司的全部资本都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则它没有利息支出。而对于任何采用举债方式筹措部分资金的公司,由于必须支付利息,因此其营业收入的变动将引起股东净收入的更大变动。
  可见,利息支出产生更加易变的净收入,从而将股东置于风险更大的处境之中。
  降低金融风险的方法比较简单,只要购买债务较小的公司股票就行。然而,选择举债少的公司股票也有缺点,因为这些企业在经济扩张时期收益和股息的增加往往落后于那些将债务作为公司资本结构的一部分的公司,因此,金融风险的减少是以减少潜在的收益为代价的,股票投资者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权衡。
  (2)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指的是由于公司的外部经营环境和条件以及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公司收入的变动而引起的股票投资者收益的不确定。经营风险的程度因公司而异,取决于公司的经营活动,某些行业的收入很容易变动,因而很难准确预测。由于公司的收益和现金流量是紧紧依赖于其收入,因此易变的收入将导致收益和现金流量的不确定。当公司收入突然下降时,由于普通股持有者在进行现金分配时排在最后,他们会遭受重大损失。与公司的债券持有者相比,普通股票持有者处于一个风险大得多的地位。当公司经营情况不妙,收入迅速下滑时,公司在支付债务利息和到期本金后,可用于支付股息的收益已所剩无几,从而导致股东们所得股息的减少或根本没有股息,与此同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一般也会随之降低,使股东们蒙受双重损失。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的是由于将资产变成现金方面的潜在困难而造成的投资者收益的不确定。一种股票在不作出大的价格让步的情况下卖出的困难越大,则拥有该种股票的流动性风险程度越大。在流通市场上交易的各种股票当中,流动性风险差异很大,有些股票极易脱手,市场可在与前一交易相同的价格水平上吸收大批量的该种股票交易。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股票,每天成交成千上万手,表现出极大的流动性,这类股票,投资者可轻而易举地卖出,在价格上不引起任何波动。而另一些股票在投资者急着要将它们变现时,很难脱手,除非忍痛贱卖,在价格上作出很大牺牲。当投资者打算在一个没有什么买主的市场上将一种股票变现时,就会掉进流动性陷井。
  (4)操作性风险
在同一个证券市场上,对待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不同投资者投资的结果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情况,有的盈利丰厚,有的亏损累累,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投资者不同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状态、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同的操作技巧造成的。
  由于这些原因造成的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差异,称作操作性风险。操作性风险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的影响。
  股票投资决策是人的主观行为,客观因素无论怎样变化,最终都得由人来评判其是与非,决定是否参与及如何参与股票投资。如果说基本因素是从"质"的方面影响股票价格,市场因素是从"势"的方面影响股票价格,那么,心理因素可以说是影响股票市场价格水平的"人气"。我们可以把引起股票投资风险的心理因素归为两类:一类是市场主导心理倾向变化;一类是投资者个人心理倾向变化。
  所谓市场主导心理倾向,是指一段时期内证券市场上大多数人对行情的看法。看法有时悲观,有时乐观,但只要一成气候,单个投资者往往会被卷入其中,即便这种"气候"是投机因素或谣言搅和起来的虚假现象也在所难免。在发育不成熟的市场上,个人投资者素质不高,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大批散户就会捕风捉影,闻风而动,大量抛出或购入股票,形成"利好"或"利淡"的市场气氛。
  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内容比较复杂,比较典型的有"搏傻"心理、从众心理、贪婪心理、侥幸心理和赌徒心理等等。

TOP

股票投资风险的识别


  前面讲过,股票投资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两大类。这里,我们探讨如何对它们进行识别。
  (1)股票投资系统性风险的识别
股票投资中的系统性风险是由基本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因而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就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宏观的经济状况和政治气候作出判断。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变化中进行分析:①国民经济增长率。这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和经济景气循环状况的最概括、最重要的经济比率。目前世界各国通常用两种指标来衡量国民经济增长率:一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它是以货币表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二是国内生产总额(GDP),它是指在一国领土范围内,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这两个指标都是以国际流行的国民帐户核算体系(SNA)为基础编制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②国内投资动向。经济增长率是一种事后指标,需待一个生产周期结束之后才能有确定的结果,而投资动向则更直接地反映当前的经济活动状况。国内投资动向可用国内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新厂房和设备的投资额三项指标测定。
③信贷资金供给。银行的信贷资金是社会资金总供给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股票市场的供求和价格变动有重要影响。
  ④消费资金与个人消费支出的变化。消费资金的增减用城镇职工工资和农村个人收入增长率的变动来表示;个人消费支出的变化可以分别用社会商品零售额和居民人均生活消费额两项指标来测算。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重,从而可以折算出居民储蓄资金的多少,进而计算出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的潜力及其对价格的影响。
  ⑤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与投资收益之间的相关程度极高,在各种利率中,尤其应注意中央银行的贴现率。央行的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寻求短期资金融通时接受的利息率,它决定着其他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高低。而考察通货膨胀率,主要有三个参照指标,即批发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
  ⑥政府财政收支。政府财政状况可通过每年公布的预算与决算表反映出来,政府财政状况如果不好,不仅会导致国债收益下降,还会诱发通货膨胀,使整个经济状况恶化。
  ⑦政府经济政策。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如政府工作报告、政府颁布的法令、法规、官方报刊发表的重要经济类文章等。
  ⑧一国基本政治因素的状况。它体现在政治制度的稳定性、政府领导层的素质、政府的政治路线、政策的延续性、高层领导人的健康状况等方面。
(2)股票投资非系统性风险的识别
非系统风险一般主要是由企业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造成的。
  ①企业因素分析与风险识别。企业因素的变动会给投资者构成股票投资风险,因而,投资者可从各种途径去详细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一般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企业发布的各种文件去了解,这些文件包括:公司章程、招股说明书或上市公告书、董事会工作报告、公司财务资料审核报告等。
  投资者从公司章程中可以了解该企业的行业归属、经营范围、资本实力、董监事会和主要管理人员的构成、财务管理和自己可能获得的基本权益等方面的大体情况。
  从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中可以了解公司的发展变革、股本构成以及近期的经营实绩,使投资者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企业的资信状况。
  从股份公司董事会每年发布的年度报告中,可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红利分配方案以及有关公司发展的动态信息,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能力以及自己的投资回报率。
  公司财务资料审核报告,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需经专职的、权威性的会计事务所审核,并出具验资报告,一般来说内容比较真实可信。
  ②市场因素分析与风险识别。基本因素、企业因素的变动与股票投资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数据、报道、文件资料等反映出来,而市场因素变化与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复杂了。但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关系可以从大量的统计数据变动的轨迹中得到验证,也就是说,借助技术分析方法,可以识别股票投资中的市场风险。
  典型的技术分析理论与方法有以下几种:道氏理论。这是一种最古老、最著名的技术分析方法,由美国道-琼斯公司创办人查里斯·亨利·道首创。这种理论认为,股票市场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三种运动:一是日常变动,由于持续时间太短,因此除对一些超短线投机者的买卖活动有意义外,对投资者意义不大;二是次级运动,即是在股价上涨的趋势中出现急剧下跌,或在股价下跌趋势中出现猛然上升的运动;三是主要趋势,即股票市场上出现长期看跌趋势。
  艾略特波段理论。艾略特继承了道氏理论关于股价运动三个阶段的观点,同时对这三个大趋势中的具体过程又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在股价波动的一个大趋势中,还可以分出8个不同的大波段,其中有5个主要的波浪,3个是次要的波浪。每个大波浪中又可分出中波,中波中还可以分出小波。在实际的分析中,波段划分得越细小,投资者对市场股价波动情况的掌握就越准确。
  制图法。制图作为一种手段,广泛地被持各种理论的投资者和投资分析家使用。但是,有时制图已不再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发展成了一种独立的股市分析方法。所谓制图分析法,就是选择股市中一些指标绘制出某种图型,通过分析图型研究股市,预测股市发展趋势。
  移动平均数分析。移动平均数是在时间序列分析中,依次取一定项数计算所得的一系列平均数,目的是略去原数列中一些偶然性的或周期性的波动,用一系列平均数形成一个变动起伏较小的新数列,以显示出研究对象的长期发展趋势。
  由于这种分析法能够客观地指明投资时机,被认为是比较可靠的分析法。

TOP

股票投资风险的评估


  股票投资风险管理的第二个步骤是进行风险评估。所谓风险评估,简单地说就是测算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股票投资收益水平减少的程度或可能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
  (1)风险评估的原则
①风险评估的结果只能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值。虽然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测算某种不确定因素导致投资收益减少的程度,但是,不能指望它可以给出一个十分精确的数学答案,使评估的结果与将来的实际情况完全一样。更多的时候,评估者获得的是比较各种股票风险度的参照值,根据这些参照值,投资者大体了解哪种股票的风险较大,哪种股票的风险较小一些。
  ②风险评估的结果很可能会发生变化。风险的变异性决定了任何一种股票的风险程度都是可以改变的。而风险程度低的股票可以因为某些原因,比如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下降而成为风险程度高的股票;反之,风险程度高的股票也会因为一些因素的变化而成为低风险的股票。所以,对风险的评估要有连续性,要定期地核对,修正其评估结果。
  ③评估风险的方法通常是根据风险变动的一般规律或计量经济学的定理设计的。然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发生在不同类型股票上的风险,总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应用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投资决策时要注意到这一点,避免以简单的形式逻辑推理替代辩证逻辑思维,作出选择。
  (2)风险评估的方法
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评估的意图、评估对象和评估的条件。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进行。目前比较常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又称特尔斐法。它是本世纪40年代由美国兰德公司研究人员赫尔默和达尔奇设计的一种信息调查法,以希腊名城阿波罗神殿所在地特尔斐命名。这一方法的基本特点是:以问卷形式向众多的专家个别征求对某事的看法,在此基础之上作出决策。特尔斐法调查的对象范围很广,这可以保证所收集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普遍性;同时,它所进行的调查是个别进行的,可以避免专家的立场相互干扰,保证信息的代表性和客观性。近年来,这种方法被人们普遍运用到股票风险评估之中,投资者利用这种方法广泛地听取有关专家,比如市场分析家、证券咨询人员、证券报刊的专栏撰稿人、证券业管理者和证券从业人员,以及教授、学者等对当前投资利弊与风险度的分析意见,从中归纳出带有某种倾向性的结论,供投资者决策时参考。
  ② 经济计量评估法。这种方法将计量经济学原理运用到股票投资风险评估中。它认为,投资者在从事股票投资时,对未来的收益状况都有自己的预期,而未来实现的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往往存在着差异,即实际收益可能大于或小于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呈负方向变动的可能性和变动的幅度,就是股票投资风险。股票投资的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其变动幅度,可以借助数理统计中概率分布和标准差的概念来描述。这样,对股票风险的评估就转化为求预期收益之变动的概率分布与标准差的计量经济问题。股票未来可能收益的概率分布的均方差或标准差反映的是股票投资总风险量,然而,总体风险是由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部分组成的,在许多情况下,分别判断系统性风险或非系统性风险对选择股票投资对象更重要。经济计量评估方法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如资本资产价格模型、资产多样化模型等对此进行了测算,创立了以β系数测算单项金融资产系统性风险,进而测算出其非系统性风险的方法。经济计量评估方法评估股票投资风险的另一条途径是利用相关分析模型,探讨各种经济自变量与因变量股票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已知某些自变量数值的条件下,确定股票投资风险变量的值。
  ③ 财务指标评估法。对于大多数股票投资者来说,这是一种比较直观容易掌握的风险评估方法,它主要用来评估股票的非系统性风险。财务指标评估法的基本原则,是利用企业财务报表和市场价格提供的信息,编制或挑选一套指标体系,反映企业的经营实绩和企业发行的股票的质量,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比较和动态的分析,加入评估者的主观判断,确定股票的风险度。财务指标可以是绝对量指标,如反映股票收益量的指标;也可以是相对量指标,如反映股票收益变动水平,偿债能力大小的各类比率等。常用的财务指标一般有三类:第一类是股票盈利能力指标,它包括每股收益、派息率、每股股息、市盈率和投资收益率等;第二类是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自有资金比率、负债比率、股东权益对总资产比率、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周转资金比率等;第三类是市场价格趋向指标,其中主要的指标是股票价格指数。
  (3)股票的风险评级
在实际投资活动中,投资者要对股票的投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是一种十分困难的事,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借助专职证券信誉评级机构对市场上发行和转让的有价证券风险评估的成果,评价自己感兴趣的那些证券的风险程度。前面我们曾详细地介绍了债券的评级问题,而股票的评级则相对复杂得多,目前只有美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少数评级公司进行。股票评级的内容比较单一,但注重对市场因素作用的评估。下面我们分别介绍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的股票评级方法和台湾《经济日报》的评级方法。
  ①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对股票的评级主要以发行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票红利多少为依据,然后按照一定的计算标准将两方面的情况汇总到一起,确定风险等级。评估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收集企业近期连续八年以上的盈利数据,根据各年度盈利比上1年度增减情况为每年收益状况打分,再求出每年分值的加权平均数作为基本盈利指数,然后将基本盈余指数与一个特定的成长指数相乘,求出稳定收益指数;企业红利也以同样方法评估,只是样本数据代表的年限更长,一般在20年以上;最后将两者计算结果加总,对照预定的股票等级标准,即可评出股票品质的优劣和投资风险的大小。标准-普尔公司对股票排队一般分为八个级别,从A+到D,风险依次递增。具体的内容和标准见下表:

股 票 等 级 排 列

等级

股东收益状况

A+

股东收益最高

A

股东收益较高

AD

股东收益高于平均水平

B+

股东收益相当于平均水平

B

股东收益低于平均水平

BD

股东收益较低

C

股东收益极低

C

股东无收益或为负数

② 台湾《经济日报》的评级方法是根据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各种数据,编制一组指标,然后给每个指标确定一个权数,与指标相乘后计算出得分值,将得分加总再与预定的等级标准对照,就可以排出股票的风险等级。目前用来评级的标准共有五个,即获利能力、股价波动性、股票市场性、营运能力、短期偿债能力。
  在实际评估时采用所谓浮动评分基准测算不同企业股票的风险等级,具体算法是:首先对入选评估的企业的五项指标各求出平均值,再取各项指标最高和最低五家企业的平均数值作为总平均数的上下限;其次确定各企业五种指标与平均值的十位分差,经过加减计算之后,求出所有企业五项指标的单项值;最后求出五项指标的加权值之和,按照各项指标对股票风险的决定程度,依次分配给45%、20%、15%、10%、10%的权数,再把汇总后得出的总分按照下表与等级标准相对应,就可得到各家企业股票风险评定结果。

股票评分与等级对照

等级 分值 等级 分值 等级 分值 等级 分值
A+ 91以上 B+ 75~80 C+ 61~65 D+ 46~50
A 85~90 B 71~75 C 56~60 D 41~45
A- 81~85 B- 66~70 C- 51~55 D- 41以下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