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日月光“卖身”凯雷 或将引发骨牌效应

日前,美国私人股权投资机构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以1791亿元新台币全额收购了台湾半导体龙头企业日月光集团,一时间,引发台湾各界震动,称日月光的出走是台当局投资大陆限制所致,日月光模式也或将成为一种趋势,而对于放宽投资大陆40%比例上限的呼声再度高涨。
1791亿“卖身”凯雷
日月光财务部副总刘诗亮11月24日于证交所进行重大讯息说明时指出,知名国际私人股权投资机构凯雷集团已经向日月光公司提出,准备以一股39元的现金价格收购日月光的全部股权,若包括日月光所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及员工的认股权证,此一收购案的价值将达新台币1791亿元左右,创下台湾历年最高的收购案金额。
由于日月光董事长张虔生已经同意凯雷投资提出的收购价格,亦将在一定条件下加入凯雷的投资团队,并拟将本身及家族所持有18.4%的日月光股权转换为凯雷投资之股权,换言之,张家仍然间接拥有日月光的股权。一旦凯雷收购计划获得投审会通过,并向台湾金管会申请公开收购后,凯雷即可自交易市场中开始收购其余之股份,当收购股数超过50%,可召开股东会表决公司下市案,一旦收购股数超过 75%,全球最大的封测集团日月光将由台湾的
股票市场中消失。
日月光成立于1984年,20余年间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封装测试企业,其成长过程见证了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它是台湾白手起家、土生土长的电子企业,经常被“本土化”人士拿来当做“根留台湾”、“爱台湾”的样板。一直以来,日月光将自己定位为提供完整封测技术与服务的公司,如何向国际客户提供更低成本与更好服务,并同时兼顾集团业绩增长,最为其所关注。
“根留台湾”仅是口号
张虔生昨日在经济部表示,日月光接受凯雷收购并非为了西进大陆,而是从全球半导体整合出发,日月光将会接到更多订单,而目前日月光旗下也有公司申请上市,日月光也不排除几年后在台湾重新上市。他进一步表示,“日月光对台湾的承诺不变,公司75%的营收在台湾,两万名员工在台湾,怎么会出走?”
张虔生同时解释,日月光目前对大陆投资不到净资产值的10%,距离40%上限还很远,接受并购主要是着眼于全球半导体整合趋势,与西进大陆无关。他强调,全球半导体整合是趋势,目前半导体家数太多,规模太小,会像个人计算机产业一样逐步整合,才有经济规模,而在这过程中,私募基金会扮演重要角色。他表示,凯雷在上游、中游整合后,在下游封测也要选择一个好的标的,日月光接受凯雷收购后会接到订单,业务可以更多,日月光接受收购的出发点是希望在全球半导体整合趋势中扮演正面角色,而不是被排除在外。
外界认为以每股39元新台币的收购价,溢价并不高,张虔生表示,日月光过去五年最高股价是38.4元新台币,而39元是日月光过去五年来的最高价。他强调,不会去主导收购价钱,日月光已在公司内部组成特别委员会,由外部董事针对收购价格进行评估,如果股东认为价格不合理,收购案就不会成功,若认为合理,收购就会成功。不过张虔生认为,凯雷很有诚意,出了高价,不是做短线。
张虔生还表示,日月光被收购下市后,暂时没有准备到其它国家上市,不排除几年后寻求重新在台上市。日月光对公司、对台湾都很有信心,而且日月光旗下数家公司短期内可能就会在台申请上市。
虽然张虔生对外宣称日月光仍要“根留台湾”,但分析人士表示,日月光此次“卖身”的真正原因是台湾当局一直限制岛内半导体业赴大陆投资,使日月光等龙头企业深感不安,因此,虽然日月光目前并不面临经营困境,却还是决定通过接受凯雷并购来避开当局的投资限制。
而日月光近日的行动也仿佛能够证实分析人士的猜测,该公司11月30日表示,计划以 6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规模较小的中国大陆竞争对手威宇科技测试封装有限公司。日月光在一份文件中称,其计划从Seacost Profits Ltd.手中收购威宇科技的所有股份,Seacost Profits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测试和封装公司。日月光表示,其计划在大陆投资多达7000万美元,但没有说明具体投资目标。这项正在等待监管机构批准的交易将是日月光首次在大陆对芯片封装业务进行投资,目前日月光已经在大陆经营封装材料业务。
或将引发骨牌效应
台湾《中国时报》28日发表社论说,全球最大封装测试厂商日月光集团宣布将被美国凯雷集团收购,同时从台股下市,这个消息震撼了台湾岛内,因为这预示着假如政策再不调整,这将可能仅是台湾优质企业“连根拔起,放眼全球”逃亡潮的序曲而已。
这个收购案,与九月底的渣打银行收购新竹商业银行有相同之处,新竹在新竹科学园区有广大而深厚的客户群,但受限于台湾当局政策,不能往大陆发展,而在岛内,面对十四家大型金融集团,新竹商银竞争吃力,前景黯淡,所以新竹商银家族终忍痛割爱,卖出全数股份。至于日月光,虽然已是全球最大封测厂,但在其竞争对手、排名第二的艾克尔在大陆积极布局下,台当局对封测产业赴大陆投资却处处设限,所开放的低阶制程已不足以维系其全球竞争力。张家终于放弃二十年的经营,以卖出股权、加入凯雷团队,以换取日月光赴大陆投资的自由度、追求日月光的永续经营。
该社论指出,再看看台湾的资本市场,这个曾经是全球最红火的股市,去年新上市挂牌的企业家数已是负成长,少了6家;今年截至10月底止,还是负成长,较去年底减少3家;但同时期亚洲四小龙中的其它三小龙,则都有20家以上的速度成长。今年,台湾总上市企业家数已被新加坡赶上,在四小龙中居最后。
多家台湾媒体认为,日月光的出走也许只是岛内半导体业一个趋势的开始。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也表示,日月光接受收购,是台湾优质企业对当局两岸政策过于封闭的不信任投票,岛内许多高科技企业可能步日月光后尘,这恐怕将导致台湾资本市场的崩盘。
放宽大陆投资限制呼声高涨
目前,台湾当局实行上市公司对大陆投资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值40%的规定,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台湾商界呼吁放宽这个比例限制,而此次日月光事件的爆发,令放宽投资大陆限制的呼声空前高涨。
台湾当地媒体评论,这个限制让在深耕十多年、正要进一步扩张、需要资本市场支持的台商,根本无法回台上市;这个限制,也让岛内大型上市企业,无法进一步扩张大陆的投资,以与其它国家的企业在大陆甚至全球市场一争高下。结果,还在岛内的企业,选择被收购、下市;在大陆的台商,选择在新、港上市,否则,哪来上百家台湾企业在香港排队挂牌?今年以来,预估被收购而下市的企业,就让台股少了 2500亿元新台币市值,台股有多少个2500亿元可以挥霍?
民进党籍立委洪奇昌也认为,台湾一些优质企业,现在都面临转型,也在思考全球市场的布局,如果一再设限,可能会通过大股东个人赴大陆投资,如果公司干脆离开台湾市场,到其它地方上市,对台湾整体经济发展更有严重影响。
然而,遗憾的是,台湾陆委会主委吴钊燮日前表示,日月光并购案持续进行中,外界不需做不必要的衍生,有关台商前往大陆投资40%的上限规定,在经续会中未取得共识,当局将继续沟通,在未达共识前,将继续维持现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