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默多克的战争

纽约曼哈顿第六大道1211号,全球出版业最具分量的两个资深编辑正神色慌张地步入大厦门厅。这里是新闻集团的总部,而集团董事长默多克的两大爱将,好斗的《纽约邮报》和福克斯新闻频道,就驻扎在这栋石灰岩叠砌的大厦里。
只要不在七大洲之间穿梭,默多克就会守在八楼的私人办公室里,操控着他的传媒王国。房间里最大的装饰就是一幅巨大背景墙,荧荧灯光投射出一张世界地图———这能方便他精确定位自己遍布全球的数百家传媒资产,从总部位于洛杉矶的福克斯广播公司,到硅谷的MySpace,再到伦敦的英国天空广播公司。
默多克招待宾客的餐厅有三个独立包厢,它们分别被命名为“报纸”、“电影”和“电视”,象征着大亨控制的三种传媒形式。这个地方处处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决策气息,任何造访默多克的权贵都无需担心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次日的《纽约邮报》第六版(美国最知名八卦专栏)。鉴于权贵们造访此处的动机,决策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这对诺曼.珀尔斯坦和约翰.休伊也不例外。
收购缘于闲聊
三年前的一个春日,时任《时代》周刊主编的珀尔斯坦和他的副手休伊正坐在默多克的办公室里,急切地寻求这个能震慑各路大佬的重量级人物的支持。
珀尔斯坦当时正面临着潜在的公关危机。折磨《时代》周刊数月的“普拉姆门”正让他们越陷越深。从白宫西翼传出的消息导致中情局秘密特工普拉姆身份被泄,特别检察官正不依不饶地调查真相,而卷入泄密事件的《时代》周刊的编辑们,尽管在寻求司法保护,却也意识到,最终帮助他们解脱的方式就是越过报人的神圣底线,揭开记者消息源的真实身份。(此案的“深喉”后被证实为切尼副总统的办公厅主任利比)
于是,珀尔斯坦和休斯试图让默多克支持他们的立场,并希望,如果未来必须走出最后那一步,默老旗下的几员大将能“口下留情”,不要对此事大加鞭挞。他们不想在《纽约邮报》的头版看到自己的头和老鼠压在一起(这就是邮报对付曼哈顿传媒精英最有力的武器)。令他们惊讶的是,默多克几乎一口答应道:“没问题!”
此后就是轻松的闲聊时间了。
话题被拉到陷入财务困境的《华尔街日报》出版商道琼斯,而珀尔斯坦恰在1983年至1991年期间担任过《华尔街日报》的总编辑。他和休伊问默多克,有没有看过《财富》杂志的头条《家族终于要舍弃道琼斯?》,其中写道,班克罗夫特家族愿以每股60美元出售道琼斯。这条消息无疑引起默多克的兴趣。
“若真是这个价,我就能买下《华尔街日报》,然后去做个像样的报人。”默多克开玩笑道,眼中闪烁着对执掌这份标志性报纸的无限憧憬。
上周,“像样的报人”迎来了默多克世纪的处女秀。当读者周一早晨翻开手中的《华尔街日报》,他们会发现这份报纸已按照默多克,这个曾对澳大利亚和北美媒体大刀阔斧改革的男人的口味改头换面。默多克重构的《华尔街日报》更侧重政治、国际和文体新闻,而这一切,无疑是对最脆弱的《纽约时报》的正式宣战。
如此激烈的报界巨人之争,自19世纪末威廉.伦道夫.赫斯特领导的《日报》挑战约瑟夫.普利策的《世界报》以来,还从未有过。和彼时相同的是,默多克这个澳大利亚记者之子仍然相信报纸是众媒体中引导公众舆论的最有力武器,即便是在被称为“新媒体世纪”的今天。如果纽约市长、亿万富翁布隆伯格最终收购《纽约时报》,那么战争将在无形中升级。据《新闻周刊》报道,布隆伯格的商界伙伴正鼓励他迈出收购这一步。
默多克会在这场争斗中扮演何种角色显而易见。他被嘲讽为赫斯特招牌式的“黄色新闻”的继承人,正因如此,当他去年春天以每股65美元、共计50亿美元的巨资收购道琼斯后,默多克被不少“体面报纸”口诛笔伐,戴枷示众。新闻纯粹主义者怒称,默多克会用耸人听闻的新闻和自我利益至上的社论玷污《华尔街日报》。
不过,也许是意识到毁掉《华尔街日报》品牌有多么愚蠢,默多克呈上的新版《华尔街日报》还是继承了它一贯的可敬、保守、可读性强的路线,只是扩大了其国际视野,以适应日渐偏离传统定位的新读者群。然而,这些是《华尔街日报》读者群想要看到的吗?
“改良”而非革命
要想弄懂为何年届77岁的默多克会对这场特殊的传媒之战兴致勃勃,原因绝逃不出这位传媒大亨三大追求:出版、权力和尊敬。
运用自己与生俱来的出版方面的才能(他从22岁起接手父亲留给他的《阿德莱德新闻报》,以此为基础一步一步打造他的传媒帝国),默多克很快获得了他所感兴趣的权力。至于尊敬?那很难讲。那些敬佩他的人往往还不情愿地承认他们同时也讨厌他或者嫉妒他。默多克建立的这个价值6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传媒帝国总有一天会记入他的六个子女的名下,而他的次子詹姆斯.默多克似乎才是这一帝国的真正的接班人。批评默多克的人喜欢把他描述成一个充斥着马基雅维里式权术观念的“暴君”,喜欢站在世界舞台上挥舞权柄。因此,他才会绞尽脑汁地把令人尊敬的《华尔街日报》收入囊中,然后把另一份贵为一国报界标杆的报纸一把扯下王座?看来,这个男人有些值得尊敬的地方了。
这个时机对默多克来说再好不过。虽然新闻集团本身也官司缠身,但他却是在《纽约时报》最脆弱的时候和她“互掐”。和大部分传统媒体一样,《纽约时报》已经失去了巨额的广告收入,把这部分收益拱手让给了互联网,尽管它的网站对读者仍然有巨大的吸引力。上月末纽约时报公司宣布第一季度亏损33.5万美元,并声称目前是“公司和报业历史上遭遇过的最糟糕的时期之一”。报纸赖以为生的广告收入下跌了近11%,毫无疑问地当选“记忆中最剧烈跌幅”的榜首,《纽约时报》写道。公司打算通过自愿买断的办法裁员100人,而且这种出于控制成本的举措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几年中都不会少。相比之下,默多克倒是为《华尔街日报》源源不断地砸钱,壮大华盛顿分部的“兵员”编制,挖掘额外的出版能力,甚至计划中还有一本由蒂娜.高多因领衔的时装娱乐周刊《WSJ》,这位资深时尚编辑曾为默多克旗下的《泰晤士报》工作过。
默多克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华尔街日报》过去那种带点黑白插图风格的外观彻底抛弃,从上星期开始实施的一系列对报纸编辑和美工方面的改革计划绝对是一场循序渐进的“改良”,而非疾风骤雨式的“革命”。
然而,总体而言这些调整对《华尔街日报》的影响与她119年历史中的任何一次革新相比,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对照片素材的“迟到”运用,还是2002年重新设计她那具有标志意义的头版,都要来得深远。在默多克手下,政治事件,或者关于全国和国际事务的报道,还有财经新闻常常占据《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头条。在重新定位头版新闻的同时,默多克还出人意料地把A版做成一个包罗各种一般新闻的部分。周一出版的市场版成为被《华尔街日报》所覆盖的北美地区的精神家园,而同一天的金钱和投资版则是金融市场和投资新闻的展览馆。开发中的文化版将在今秋《华尔街日报》周末版的报纸中闪亮登场,《华尔街日报》还会新增一个运动周刊。而以博学、有影响力和保守著称的专栏版,将从原来的二页增加到三页。
自从从道琼斯手中获得《华尔街日报》,一反过去将这部分工作直接扔给下属的习惯,默多克将一大半时间投入对报纸的重新包装上。他成了编辑室里一个不太搭调的常客:自从在复活节那天他一声不吭地出现在报社,并自诩为“大家的榜样”时起,所有的高级编辑都开始没有节假日,以报社为家,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默多克的高级顾问亚瑟.西斯金德说:“鲁珀特若是收购了一家重要的媒体,就一定会亲自把它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然后他才会抽身,把其他工作交给手下的经理们来干。”
默多克在参加年初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时说:“我从小跟在父亲的身边长大。”他的父亲基斯.默多克虽是一名专门从事政治报道的记者,但从未放弃过建立一个覆盖全澳大利亚的传媒王国的梦想。从他那里默多克继承了《阿德莱德新闻报》,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停地收购其他报纸,或者发行新报纸,他还投资澳大利亚的广播业。除了本土,默多克还把目光投向英国和美国。他首先收购了英国的《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随后又买下了《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
在英国“攻城略地”的同时,默多克也不忘在美国大展拳脚。他先是在亚特兰大买下《圣安东尼奥新闻报》,在超级市场里发行《星报》,然后步步为营地把《纽约邮报》、《纽约》杂志、《乡村之音》、《波士顿先驱报》和《芝加哥太阳报》揽入麾下。尽管如今只剩下《纽约邮报》还属于默多克的资产。
事必躬亲《华尔街日报》
对默多克而言,每次购进一家新媒体都是对现有秩序的一种挑战———这种观念已经深入默多克的内心,变成他职业生涯的主要追求之一。
今年2月,新闻集团在曼哈顿的一家剧院中举办聚会,默多克用他浓重的澳大利亚口音反复告诫他的经理们:“因为我们理解报纸出版业历久不变的价值和对报业进行投资的价值,所以我们一再选择挑战,”他接着说,“我们正在使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财经报纸焕发出新的活力。”默多克大量出席《华尔街日报》的各种内部会议,他还计划在今年秋天推出经过重新设计的日报的网络版,使其拥有更多的互动栏目,使读者可以浏览到更多的免费文章。而与CNBC(美国财经新闻频道)的合作到期以后,《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将更加频繁地出现在福克斯商业频道中。
只要与《华尔街日报》有关,默多克事无巨细都事必躬亲。在一次采访中,他甚至用一种挫败的语气告诉记者:为何新出版的《华尔街日报》从加利福尼亚河滨市的印刷厂运到凤凰城的零售摊,整个过程要花费7个小时。而为了保证和扩大《华尔街日报》的销量,他与《纽约时报》的战争就不得不逐渐白热化。默多克还表示,他正在加紧安排就地印刷《华尔街日报》的措施,这样,不仅报纸到达零售点的时间可以大大提前,而且报纸的截稿时间还能延后。
而默多克对希拉里竞选总统总是表现得很冷淡,这中间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最近他对《新闻周刊》吐露了口风:“希拉里对纽约州来说是个不错的参议员,但那并不意味着她会是一个好总统。”在褒奖了一番希拉里“掌握细节和关键问题”的出色能力后,默多克表示,其实在很多国家大事上他并不同意希拉里的观点。他担心一旦希拉里当上了总统,会把美国变成另一个“英国”,而她不像撒切尔夫人,所以只会使美国成为别人的附庸。
默多克认为,“政府不应该太强大。”尽管希拉里自称是中间派议员,但默多克仍觉得,她太“左”了。随即有人跳出来批驳这些个观点。希拉里的竞选顾问哈罗德.伊克斯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我不知道他(默多克)这么说有什么证据,更不知道他究竟从希拉里女士提出的哪些政策中得出这些结论的。”至于《纽约邮报》为奥巴马摇旗呐喊的姿态,则充分流露出传媒大亨老谋深算的一面:既然还未定局,何不让比赛更精彩一点?“所以,我告诉他们,‘我们一起来比赛吧’。”默多克说。
猛攻《纽约时报》
默多克并不想照搬12年里作为新势力的福克斯新闻和老牌的CNN之间竞争的旧经验,那时他把自己的福克斯新闻定位成为“公正、公平”的媒体,是比左派、有偏见的CNN更好的选择。在和《纽约时报》的日常竞争中,《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更加衬托出《纽约时报》的左倾观点。但此时《华尔街日报》与《纽约时报》的对决不同于彼时默多克与CNN创始人特德.特纳的私人竞争。(最初的争强好胜有时沦为了人身攻击,默多克称特纳有躁狂抑郁症,而特纳则形容默多克是“希特勒再世”)默多克说他和纽约时报公司的主席小亚瑟.苏兹贝格之间尽管不算朋友,但也不存在敌意,而苏兹贝格拒绝就此作评论。
也许确实不算敌人,但这两人很容易借着报纸“打嘴仗”。默多克经年累月地在他的小报上把苏兹贝格当作“折磨对象”。《纽约邮报》定期登载对手报纸的负面消息,美其名曰“苏兹贝格的记录”;还故意把他的头像做成飞镖靶,画上黑眼圈。当去年12月默多克与道琼斯的买卖已成定局以后,连《华尔街日报》也加入了“掐架”,先是指责批评她的人有“铜臭气”,是“空想家”,再对《纽约时报》嘲讽她迟早沦为默多克私人生意和右派政治势力的传声筒的“攻击”如数奉还。
和其他很多媒体机构一样,《纽约时报》认为一直放纵默多克非法利用他手中的媒体力量去实现他自己的私人利益和政治意图的做法很危险,但默多克并不这么认为。“我从没有做过那种事,”他显得极为愤怒,“我愿意跟任何这么说我的人对质。我的报纸甚至从没有对福克斯出品的电影说过什么好话。”
而默多克的质问只能算作不走运的纽约时报公司近来噩耗中的一桩。公司的股票在近几年下跌得很厉害,市场价值只有27亿美元,仅仅够得上新闻集团的一小部分。和许多家族持股的传媒企业一样,苏兹贝格通过家族基金控制着《纽约时报》的大部分特殊表决权股份,而公共投资者则握有大量的二等普通股,但这些股东不具有表决权。公司的股票一下跌,管理层就招来四面八方的责难。在过去的两年中,《纽约时报》成功地防止了一起受摩根士丹利资助的对冲基金对其二级结构的攻击。不久,第二次进攻又悄然而至,这次是一个对冲基金的联盟,它们想彻底搞垮原来的管理层,扶植一个新的不稳定的班子,以期剧烈的变革从内部开始出现。《纽约时报》为了避免“开战”必然造成的两败俱伤和甚至可能失败的境地,在股东的支持下,最终邀请了基金联盟的两名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
由于《纽约时报》接连不断地遭遇麻烦,引出了各界收购的设想。而在默多克和道琼斯之间那笔并不令人看好的生意达成以后,对《纽约时报》的觊觎程度就更加惊人了,而这种区分成两类股票的做法则被视为家族型企业用来抵御外来攻击的最坚固的“堡垒”。但是时报的情况和道琼斯的又存在深刻的不同———后者的正式继承人班克罗夫特关键时发生家族内讧,又是缺席者;而时报则是由骄傲而团结的苏兹贝格家族经营。同时,名字和谷歌一样具有传奇色彩,同时作为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董事,旗下经营着《新闻周刊》的沃伦.巴菲特也有意入股,成为《纽约时报》的救世主。
但是其中最响亮的是关于布隆伯格的谈论。布隆伯格的财富来自于由他创办的金融信息集团彭博资讯(BloombergLP)。在纪念布隆伯格退休的1月告别专栏里,《华尔街日报》的前执行主编保罗.斯特格尔开玩笑地试探布隆伯格,他的彭博资讯是否存在和《纽约时报》进行强强联合的可能性。而在上星期《新闻周刊》的采访中,布隆伯格的一个亲密友人已经证实了市长的心腹知己和身边朋友正在鼓励他接纳这个计划。布隆伯格旗下的机构没有得到授权可以公开讨论此事,因此,整件事仍然处在保密中。布隆伯格发言人称他本人拒绝对此作出评论。根据来源,支持合并者喜欢市长“民事有思想”的观念,他们的论据是布隆伯格是将这家著名的出版公司变成私有产业的最佳人选,只有他可以“保护这块牌子”避免穷凶极恶的股东们的攻击。其中一人认为,“很明显,布隆伯格可以帮助保存这个品牌,他对这个品牌一直极为关心……并且还能付出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
默多克理所当然地把布隆伯格视作《华尔街日报》在住宅区的对手。他注意到,布隆伯格承诺明年年底从纽约市政厅离职后仍然会在国家的公共生活中发挥力量。为此,默多克认为,拥有《纽约时报》将是一股巨大的助力。而与被布隆伯格所持有的《纽约时报》再次交手的前景令默多克看上去非常不安。“我不希望和他硬碰硬。”他告诉《新闻周刊》,原因用他的原话是“出于对布隆伯格极出众的商业能力的敬佩”。
离退休还早
当默多克正在想方设法并购《华尔街日报》的时候,人们在猜测他是不是打算退休了。这只能说他们大错特错了。在得到《华尔街日报》后的第二天早上,默多克告诉他的一个高级助手,“我已经想好下一笔生意了。”每次当别人问起默多克的退休计划时,他通常把问题扔回去,而他的高级主管们显然也不希望他下台。“我的父亲野心勃勃,而且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他的女儿伊丽莎白说,“为什么他不可以一直到临终都保持着那种强烈的热情和兴趣呢,我爱我爸的那种品质。”
实际上在过去几年里,默多克觉得他重新回到了青年时期。在与第一任妻子长达30年的婚姻里,他们生育了三个孩子伊丽莎白、拉赫兰和詹姆斯。他们都已经接近40岁了。他在1998年第三次结婚。39岁的新妻子邓文迪是他旗下的香港星空卫视的职员,比默多克差不多年轻了40岁。他说,她帮他签订了一份新的人生租约。“她某种程度上把我领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默多克提起去年12月在庆祝与道琼斯交易成功的晚宴上偎依在他身旁的娇妻,“她使我变得年轻,把我介绍给她的年轻朋友,很多都是纽约最出色的人物。”默多克现在喜欢在工作之外穿更休闲、时尚的黑色,而他的头发则看上去完全背叛了色彩师的建议。“文迪对鲁珀特而言是一股巨大力量,”默多克的朋友迪勒说,“她同样充满雄心壮志。她想要拥有完整的人生,既为他,也为自己。目睹这个过程让人感到很甜蜜。”
邓文迪的完整人生还包括她和默多克的两个女儿,一个5岁,一个7岁。据报道有关母女三人的继承身份和其他问题被隐藏在近年发生的一次有关继承权的家庭危机的背后。但是这场争执在詹姆斯,唯一一位在公司中任职的默多克的后代的帮助下终于得到解决。去年,家庭信托把价值6亿美元的新闻集团股份和现金在他的所有子女中进行相应的分配,或者每人得到一笔钱。而自从35岁的次子詹姆斯.默多克去年12月被提拔掌管新闻集团欧洲和亚洲分部业务的负责人,似乎就意味着他已经被他父亲视为这个全球媒体帝国的理想继承人了。但别指望默多克会把《华尔街日报》和其他业务提早让出,交给他的孩子们———他这个“赫斯特”正和苏兹贝格扮演的“普利策”斗得乐趣横生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