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艰难的开放:坎坷合资券商
下一主题:市场盛传雷曼兄弟或被完全收购
返回列表 发帖

券商投行业务转战债券承销

市场的急转直下加上监管层对股票发行节奏的收紧,使券商2008年的保荐承销业务明显收缩。
WIND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有62个公司完成IPO首发,共募集资金1255亿元,平均项目融资额约2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行数量增加了13个,但募集资金额却下降51%,平均项目融资额下降62%。
“市场的发行结构已由去年的以大盘股为主转为以中小板股为主,而券商的市场定位和资源的配置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所以市场格局发生短期变动也在情理之中。”一家券商投行部总经理表示。
大盘股承销分水岭
长期以来中金公司因其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一直占据着大盘股发行的制高点,这种优势在2007年发展到顶峰。
据WIND统计,2007年中金公司股票承销额1328.6亿元,占据市场份额的29.72%。中信证券紧随其后,以718.6亿元承销额占据16.08%的市场份额。
今年以来,情况有了些许变化。WIND数据显示,2008年1-7月中金公司承销项目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72.96元,排名跌至第二位。中信证券(600030.SH)则以352.84亿元的承销额跃居第一。
“中金是最典型的专注大盘股的券商,受今年大盘股发行节奏放缓的冲击最为直接。”上述券商高层表示,“比较而言,中信证券的市场覆盖面更为广泛。”
进入2008年以来,仅有中煤能源(601898.SH)等五只大盘股登陆A股市场。中金公司虽以联合主承销商的身份参与了其中的三家,但受困于上市资源的有限难逃业绩的骤减。
而中信证券完成了中国铁建(601186.SH)的首发,还参与了滨江集团(002244.SZ)等三只中小盘股的首发以及太钢不锈(000825.SZ)等六只股票的增发。
“争取大项目当然是我们的重要战略,但对中小项目我们也有充足的储备和资源。在应对市场变化上也更有弹性。”中信证券投行部某人士表示。
同时,专注大项目的银河证券2008年仅拿到中煤能源和步步高(002251.SZ)两单IPO,其137.49亿元的承销募资额已被平安证券157.93亿的募资额超越,让出了第三的位置。
相比于中金和银河证券,在2007年风光无限的合资券商的处境更为尴尬。
2007年度,瑞银证券和高盛高华分别以398亿和159亿的股票和债券总承销额位列业绩第7和第17位。但在2008年的前七个月里,上述两家合资券商没有拿到一单IPO项目,包括其一直擅长的大盘股发行市场。
“而在中小盘股的发行方面,合资券商更不占优势。在对规则的适应、各种关系的处理上,合资券商还需要进一步的本土化。”上述券商高层表示。
中小型项目承销逆势增长
大盘股发行节奏趋缓同时,中小盘股发行稳步上升。2008年上半年,登陆深交所的中小盘股共57只,较去年同期增长35%。
总量增加的同时,新股保荐的市场份额日益向优质保荐机构聚集。国信证券、广发证券和平安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分别完成了9只,8只和7只股票的首发,三家保荐项目合计达到24家,占比高达41.38%。
据中国证监会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共有保荐机构66家,其中有40家保荐机构在今年上半年没有任何IPO保荐项目上市,占比超过60%,而2007年没有IPO项目上市的保荐机构占比约40%。
“中小盘股对市场的影响较小,监管层调放行更为容易。同时上市资源非常广泛,能够保证项目的连续性。这些因素保证了我们的承销收入稳步上涨,波动较小。”一家深圳籍券商投行部负责人表示。
据2008年半年报,平安证券2008年上半年的承销收入较去年同期上涨43.5%,国信证券则上涨21%。
“中小型项目的发行更加市场化,需要长期的项目资源的储备以及经验的积累。而这些积累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从而造成市场份额的聚集。”上述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抢滩债券
与今年上半年股票融资额下降对应的,是债券发行量迅速上升。
WIND数据显示,2008年1-7 月,包括企业债、可转债、可分离债以及公司债在内的企业债券发行额达到17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3倍。同时这种增长似乎在加速进行,今年7月,市场上企业债与公司债的发行量合计已达421亿元,同比增长2.3倍,环比增长1.7倍。
“中期票据暂停发行、宏观紧缩背景下企业资金紧张以及股票融资难度加大是短期内中长期债券发行量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国泰君安金融行业分析师梁静表示。
而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张正在不断缓解因股票发行规模的萎缩对券商承销业务带来的冲击。
统计显示,目前仍有23家公司拟公开发行企业债券、拟发行规模1891亿元。梁静预计,“若这批债券均能得以顺利发行,则将带来超过25亿元的承销收入。”
这部分增长大部分还会进入龙头型券商的腰包。
2008年1-7月,20家券商参与了公司债、可转债及企业债的发行,仅占保荐机构总数的30%。可转债和公司债的发行方面,排名前四的中信、中金、高盛高华和国泰君安共占据市场份额的80.9%,其中中信和中金更是分别占到了37.68%和21.11%,行业的集中度可见一斑。
“企业债券发行热潮才刚刚开始,预期未来5 年企业债券发行额的复合增速将达到30%。届时,其将同股票发行一道成为证券公司(特别是龙头券商)承销业务收入的主要支撑。”梁静表示。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艰难的开放:坎坷合资券商
下一主题:市场盛传雷曼兄弟或被完全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