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淡马锡2009年度回顾》公布上年业绩,受金融危机冲击不小
下一主题:并购贷款首单落定 首创股份尝鲜
返回列表 发帖

券商IPO今年二季度或再启动

中信证券攥在手中长达5年之久的券商IPO接力棒,终于要往下传递了。
伴随着光大证券和招商证券顺利过会,这两家公司都准备寻找有利的时间窗口尽快上市,而其它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也开始蠢蠢欲动,打算加快速度跻身证券市场。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2009年将是券商IPO突破年,二季度,招商证券和光大证券有望正式亮相A股市场。
“难产”一词足以概括国内券商在IPO路途中五年跋涉的切身感受。也正因为如此,券商IPO第二单的轰动效应绝不亚于昔日中信证券的辉煌。
2008年6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召开2008年第93次会议,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是五年来证监会首次批准券商直接IPO。根据光大证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申报稿),本次发行股数不超过52,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341,800万股,本次发行股数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5.21%。
稍后的2008年9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召开2008年第132次会议,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亦顺利通过。根据招商证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申报稿),本次拟发行股数为358,546,141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0%,发行后总股本3,585,461,407股。
招商证券和光大证券的IPO获批,极大地点燃了相关券商的IPO信心。
由证券公司历年年报可知,截至2007年底,不少券商连续三年盈利,其中既包括国泰君安、中金公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等创新类券商,也包括长城证券、金元证券、国海证券等规范类券商。有15家券商2007年入账的净利润甚至超过10亿元,财务指标圆满过关。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2008年证券市场大调整,券商IPO方案整体搁浅。一位分析人士指出,2009年证券市场将逐步企稳,预计相关券商将抓紧时机实现IPO理想。
海通证券的证券信托行业高级分析师谢盐亦对本轮券商IPO持肯定态度。他认为,2009年,证券市场会有所反弹,有温和性的上涨。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对IPO的节奏控制将放松,但不会很快开闸,因为这还需要市场层面的配合。预计招商证券和光大证券将在2009年第二季度发行上市,证券公司IPO有希望在这一时间段取得突破。“但是,IPO会否全面放开还要视宏观经济和股市表现而定。宏观经济形势根本扭转了,才能有大规模的IPO。如果证券市场行情不好,监管部门也不会热衷于推动券商上市。”
而监管部门的态度,或许也可以成为本轮券商IPO行动的注脚,并从一定程度上预示着2009年券商IPO的政策冷暖。
2008年5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证券公司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监管意见书有关问题的规定》,要求申请监管意见书的证券公司提交说明材料,其中包括公司财务指标及风险控制指标情况:近三年及最近一月财务情况;近三年经纪、自营、承销、资产管理(定向、集合、专项分别说明)等各项业务收入情况;最近18个月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与中国证监会规定标准的比较情况;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近三年财务报告、净资本计算表、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的审计意见等。
中信证券的一位研究人士说,证券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扩大传统业务优势、开展创新业务、开发创新产品,有效应对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均对证券公司资本金规模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IPO显然会壮大相关券商的资本实力,有助于这些券商进一步做大做强。
来自招商证券和光大证券的信息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招商证券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申报稿)显示,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补充公司的营运资金,以增强公司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光大证券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申报稿)也显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具体包括:增加营业网点、开展直接股权投资和境外业务;扩大投资银行业务和自营业务规模;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和股指期货投资业务等。
上述中信证券研究人士同时强调,出于稳定市场以及证券公司自身情况的考虑,2009年券商IPO的步伐不会太大。除符合监管要求的券商IPO方案之外,市场上一度流传的“特批路线”缺乏可行性。
对于券商走“特批路线”上市,市场一直有不同声音。作为规模庞大但尚未完全达到IPO标准的券商,银河证券便是传说中的主角之一。
对此,谢盐的观点是,银河证券特批上市的难度比较高。目前,A股市场表现欠佳,银河证券的盘子又非常大,如果监管部门特批银河证券IPO,会对证券市场带来消极效应。而且,现在很多大盘股IPO都在拖延,比如中国建设、光大证券等,这些公司都是重量级企业。“救经济、救股市是当前第一要务,其它情况都要靠边站。”
谢盐说,2009年IPO的券商将面临定价困扰。如果定价过高,会影响到投资者的认购积极性;如果定价过低,又会影响券商的积极性,因为券商担心能否融到足够资金。现在的一个不利因素是,券商2008年业绩比较差,全年利润可能下降20%-30%。在此背景下,IPO定价可能不会太高,所筹集到的资金不会太多。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淡马锡2009年度回顾》公布上年业绩,受金融危机冲击不小
下一主题:并购贷款首单落定 首创股份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