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190
- 帖子
- 352
- 主题
- 155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临近年底,国资委全面清理央企委托理财,证监会全面清理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新《证券法》要求实行账户实名制,这几件事情让券商倍感压力-- 一位曾经在券商自营部门工作的所谓的“操盘手”,最近开始发愁,大半年没什么事情做,部门要解散了,但新工作不是很好找。他希望能够到基金公司去做投资,基金公司待遇好,形象也好。但是现实的问题是,一些基金公司对来自券商自营部门的人并不是很感兴趣。有基金公司老总就私下表示:券商固有的思路并不一定适合做基金。在他们这里的基金经理,更看中的还是研究能力。 暂时“失业”状态下的券商职员不在少数,撤消自营部门,不做自营,这在年初还算得上是新闻,到现在则已成为普遍现象。临近年底,国资委全面清理央企委托理财和证监会全面清理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两大举动,以及新《证券法》将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要求实行账户实名制,这几件事情的叠加效应对券商来说压力增添不少。 最近的券商可说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有的券商自营老总愁眉不展,因为有关违规自营清理死限,已经再次被定在明年6月前。现在需按照证监会的要求每月就自营业务开展情况,报告当地证监局:重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的进度。“这个整改报告不好写呀!”据他了解,券商所持股票的数量会比从公开信息上得到的多很多。因此,会不会要求严格按照自营业务指引来执行,就是最让人关心的,如果要求严,手里的股票“过了今天无明日”,而如果有通融的余地,则是慢慢跌。 另外一家创新试点券商则很轻松,东方证券负责投资的副总裁王国斌表示,目前对于券商的监督检查已进行了一段时间了,估计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吧。感觉在证监会出具体的有关自营业务指引的文件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对历史遗留问题摸底后的总结。他表示,从1998年起东方证券的自营业务就没有太多的违规,期间东方在投资上的收益是业内比较稳定的,公司成立6年来连续实现盈利,平均年收益率达到13.23%,在同行中一直名列前茅。这几天,他正忙着盯武钢权证创设的事情。 资金退潮 券商投资力量削弱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让一些券商感受紧迫的是,11月11日,证监会转发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的《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指引》,在全面规范券商自营业务的同时,要求存在超比例持仓、持股集中或涉嫌操纵市场、将证券资产托管在其他证券公司等问题的券商,要向公司注册地证监局报告整改计划,在合规的前提下压缩自营规模,并在每月10日前报告整改进展情况。这也就是市场盛传的券商只能卖股票不能买股票的由来。 此外,原先活跃的券商重仓股已经有被市场边缘化的意味。吸纳委托理财的资金再投入市场的券商已经十分明显地感受到资金退潮。在今年8月20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融荣要求中央企业要对委托理财、期权期货及衍生品投资、股票投资等高风险业务进行清理和规范,已经开展的委托理财业务,应全面清理,难以收回的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保全。11月22日,国资委发布《关于做好中央企业2005年度财务决算和2006年财务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央企应加强现金流量和资金链管理,对已开展的委托理财、股票投资等高风险业务,央企应采取措施全面清理;企业在境内只能从事品种与其主业相匹配的期货投资。 出台这样的规定不是没有根据。据国资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央企业清产核资清出各类资产损失3521.2亿元。其中,企业因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对外投资监管不利等造成的各类投资损失,约占15%。2005年6月前后,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在汉唐证券的巨额委托理财事件东窗事发,进一步加大了国资委清理央企委托理财的决心。对于从事股票投资的中央企业,国资委要求设立专门机构和由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化操作,未具备条件的央企从事股票投资都要进行清理。为此,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限制上海市的国有企业入市;深圳市国资委出台的《深圳市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任何形式的委托理财、炒作股票与期货等“高危行业”,都在禁止之列。 收缩战线 解决烂尾问题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研究员表示,此次证监会清理证券公司自营业务,要求证券公司将其自营业务情况向监管部门全面透明公开,给予限期整改的机会并要求每月上报,应该说清理的力度较大。同时,证监会也要求证券公司在合规的前提下压缩自营规模。虽然,从今年开始,已有不少证券公司开始自主压缩自营规模,但是全行业的清理仍将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加之国资委清理央企委托理财,尤其对于规范化程度还不太高的证券公司自营和委托理财的重仓股,还需要提请投资者特别关注。 在采访中,有几家券商自营老总都说,未来券商重仓股的概念要换了。本质上说,坐庄是赚不到钱了。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券商做呢?业内人士解释:一个是很早以前,通过拉抬股价,可能吸引一些散户投资者。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领导个人的因素了。很多公司的庄股不能给公司赚钱,但是却可以给个人带来丰厚的利润,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另外,券商自营并非最大的风险,很多券商的自营和资产管理混在一起做,并且为吸引资金许诺客户保本保底收益,无形中放大了资金黑洞。所以,目前有庄股的券商最大的问题不是亏损公司自有资金,而是面临客户兑付的危机。 从历史形成来看,券商重仓股的形成有种种主客观原因:一是包销配股、增发而被动持股。这在两三年前比较普遍。例如泸州老窖、南宁糖业、南方汇通等配股过程中,都出现过包销配股超过配股总量70%以上的情况。二是主动性投资——传统盈利模式的产物。市场曾经盛行的盈利模式是:利用资金、信息优势,高度控盘股票,拉抬股价,再通过制造概念、题材或不断分红送配除权,来实现盈利——即坐庄模式。于是一度出现了券商超级重仓股中不乏长期持股、高度控盘的庄股,如南方证券的哈药集团、哈飞股份,银河系的东风汽车、昌河股份、宁沪高速,国泰君安的航天机电,海通证券的福建高速、上海电气,国信证券的张江高科,华夏证券的火箭股份、太极集团等等。其中有的重仓股给券商带来一段时间的账面利润丰厚,然而,单一高度控盘和股价的透支炒作,使其大都成为股性呆滞的死股,盈利无法兑现,陷入流动性危机。 对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北方地区一家地方券商表示,目前公司自营投资的主要工作都放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了。有意识将整个自营的盘子压缩,并且这种收缩的策略执行的时间已经有一年多了。取得了一定效果,4个庄股中处理掉3个,最后的这个却是规模最大最难办的。但对于最后这一个如何整改,一时还找不到见效快的药。按照当地证管办的要求,本来是要在年内处理掉,但是问题比较严重,明年6月份能否完成还心里没底。这两年投资收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去弥补往年的窟窿,所以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自营总的收益是亏损的,但是资产减值损失可以冲回一部分。不过,再怎么说,因为以前的这个庄股,每年跌价准备计提还是挺大的。 其实券商在前两年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但正如某券商所表示的,现在可以想得出的手段已经很少了,因为已经明确规定不能操纵市场、靠通过拉市值的办法退出。有的表示,公司当然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损失太大了,打个比方说,以前是手上生了个冻疮,就没有重视,一开始治疗方法比较保守,没想到伤口越来越大。通过开展新的业务来代谢老的问题也不容易,一方面是资金比较紧张,券商的净资本已经缩水不少;另外,整个市场还看不到曙光,再投进去已经有点不敢了。代价最小的治疗机会已经丧失了,现在处境尴尬。 券商重仓股在这两年已经逐渐缩短战线。持股家数减少的趋势非常明显,2003年上市公司半年报中,约有572家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出现券商的身影。而2002年底,这一数字为647家。已公布的2005年三季报中,共有66家券商在308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现身。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因券商在期限到来前可能抛股自救,未来市场某些股票不排除出现突发卖盘。 自营艰难 转身寻求新思路 对于自营业务未来的发展定位,东方证券副总裁王国斌表示,从竞争优势来看,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风险点,业务是不稳定的,但是各公司的风格不一样,国外也有些证券公司擅长自营,也是重要业务点。但从国内来看,自营不做了,并不是不能做,而是各家公司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竞争优势不一定在自营了。他认为,在做自营上,很多人的观念不对,认为投资一定会出风险,但其实是在投资管理流程上出了问题,造成投资组合太过集中等问题,再就是不能规避系统风险。 东北证券证投部有关人士表示,如果重新开展这块业务的话,通过抓制度,用各种各样的制度措施来防范系统风险、防止个人道德风险,券商都不会是以往的做法了。现在不少券商在内控制度上已经严格,过去一般每年的投资规模都要经过董事会,在投资决策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对投资部门在一定规模上予以授权,但有些公司目前投资决策的实际权限已经上升到公司董事会层面,必须要董事会决定才能开展投资业务。而董事会这两年已经非常谨慎,不会轻易批准新项目了。每个新开仓的项目都要求上报审议。 从管理层所推出的指引中可以看到,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自营部门的个人影响将受到较大限制。《指引》第四条规定:“自营业务决策机构原则上应当按照董事会―投资决策机构―自营业务部门的三级体制设立。”第十一条规定:“完善可投资证券品种的投资论证机制,建立证券池制度,自营业务部门只能在确定的自营规模和可承受风险限额内,从证券池内选择证券进行投资。证券自营业务的监管,将进一步日常化。中国证监会《关于转发〈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指引〉,加强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监管的通知》要求:“各证券公司应按要求将全部自营账户明细(含不规范账户)报送公司注册地证监局,由证监局转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备案。”因此,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可以随时了解和检查。此外,持股集中的案例,在证券自营业务中将大为减少。 一家上海的大券商表示,今后公司的定位主要还是做服务商,收取佣金费用,而不是靠自有资金的投资能力来赚钱。中信证券在年初就因这样的思路转变而受到业内人士关注。他们认为,自有资金的使用对于券商的经营影响比较大,而在财务安排上也受到一些限制。总结过去的经验,该公司在去年就定下来主动将自营规模压缩到很小。当然目前并没有放弃,还是要适度做。譬如在创设武钢权证上,自营部门就比较积极。但是从总公司的规划上看,今后集合理财、专户理财、资产证券化项目将是主要发展的方向。 东方证券王国斌表示,未来还是会有很大的变化,主要是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另外,他认为,券商这一业务还是由独立的公司来做比较好,避免整个公司担风险,所以券商应当走金融控股的路线及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