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193
- 帖子
- 357
- 主题
- 135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近日,困扰市场的两份《管理办法》草案(指市场流传的《再融资管理办法(新征求意见稿)》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草案)》)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剧烈震荡,被2月10日中国证监会的辟谣声明终结。当天,沪深股市重拾涨势。 记者也从相关券商处拿到前述《管理办法》,虽然其总体方向和主要修改内容都基于新两法(《证券法》、《公司法》)的主要精神,但市场却将其解读为新老划断后的IPO(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近期即将开闸信号。2月8日更有消息说,近期A股市场将有两家公司IPO,中国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将募集资金800亿元人民币。 “几件事情加在一起肯定加剧市场波动。”某券商高层在回应上述事件时不无担忧。 2月10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近期并未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规则及其配套文件向市场征求意见。此前一天,2月9日,沪指下跌超过20点,遭遇农历新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伪方案”风波 分析人士认为,两份“伪方案”之所以会在市场上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随着股改的进展,IPO和再融资开闸越来越近,任何风吹草动皆有可能被市场放大解读。 “按我们投行圈子里的说法,即将重开新股发行是肯定的,只是新股发行的时间点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一位投行人士这样告诉记者。而另一位券商高管则透露,目前的确有多家公司的IPO方案正在紧张操作中。 记者多方了解后得到的消息表明,此前证监会确实有意修改现有IPO及再融资规则。但“‘会里’并没有下发规则并征求意见。”一位券商高层表示。但他透露,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数家大型券商确实在为证监会制定IPO相关文件。“‘会里’确定总体原则,几家大券商‘背对背’草拟具体方案,上交后再由证监会统筹形成征求意见稿。” 该券商高层表示,目前市场上流传的两份“伪方案”应该是某家券商自己制定的草案,尚处于整个规则制定第一环节。虽然这两份方案与其了解到的证监会对未来新老划断、重开IPO的思路“基本相符”,但具体内容显然“尚不成熟”。 2月10日,记者就“伪方案”事件采访中国证监会新闻处,该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场流传的文件肯定不是证监会发的,具体来源证监会尚不清楚。证监会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有严格规范的程序,并将在文件相对成熟后,适时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至于IPO和再融资问题,我们没有被授权发表意见。” 火上浇油的小道消息 “2月2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将召开2006年首次发行审核会议,该次会议上将审核4家公司股票发行,涉及再融资及首发融资。审核名单如下: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再融资(预计募集资金10亿元);深圳华侨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再融资(预计募集资金5亿元);中国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PO首发融资(预计募集资金300亿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IPO首发融资(预计募集资金500亿元)。”这是记者在2月8日早间收到的一份电子邮件。 这一消息立刻招来业内人士的质疑:“新老划断要等到股改完成大部分后再启动是证监会早已表明的态度,也就是说至少该等到中石化和中国联通这几家大公司股改结束后再启动。如果2月20日发审委真要审核IPO,那也该是中国银行排在第一位。”某券商一位资深分析师表示,对即将IPO存疑的另一个理由是恰逢“两会”召开前夕,证监会应该不会在此时出台重大举措。 但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该消息和“伪方案”“相互呼应”造成股市剧烈震荡。2月7日,沪指高位调整,成交量放大至200亿元。2月8日,沪指盘中一度大幅波动。2月9日,沪指大幅下挫20余点,成交量萎缩至144亿元,此前领涨的能源板块成为当日“灾星”。 “伪方案”的积极信号 虽然“伪方案”有千般不是,但分析人士认为,从这两份“方案”中,隐约可以看见监管层对新老划断后IPO的大致方向。 对于“方案”中涉及的财务指标硬性要求大幅下降这一点,分析人士认为,这将有助于将优质公司留在中国资本市场。“这是方案的可取之处。” “其中,删除现有标准中筹资额不得超过净资产两倍、关联交易不得超过30%等行政色彩较浓的规定,以及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连续计算经营业绩的规定,有助于将大型优质企业留在国内,也为新老划断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位研读了两份“方案”的业内人士对记者如是说。 记者就“方案”中有关存量发行的部分内容咨询万国测评研究部主任王荣奎。王奎荣介绍,存量发行是指公司发行上市后,原有老股东拿出手中所持有的股权卖给二级市场投资者,这样该公司的总股本并不变化,只是老股东的股权比例减少了,并且通过出售股权引进新股东,老股东也在引进新股东的同时实现了减持或者兑现。“如果操作得当,存量发行可以实现国资的保值增值,也可以将优质上市资源留在国内资本市场,这是长期利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