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220
- 帖子
- 382
- 主题
- 153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春节长假刚过,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信达)正在积极筹备成立证券公司的消息就传出。信达的思路是,用4亿元收购其托管的汉唐证券和辽宁证券资产,后二者用这4亿元(仅限于这4亿元)作为破产债务的偿还和人员的安置,从而信达获得一张综合业务券商牌照。辽证和汉唐人员和规模几乎相当,原则上各获得2亿元的破产安置费用。 据悉,这个方案已上报证监会待批,信达转型券商一事在年内就可能会有结果。
两种处理方式 信达托管汉唐和辽证已接近一年半时间,但它对两者的处理方式并不同。 信达对汉唐的托管初定为半年,后又延长至一年。在一年托管期间内,信达出炉了好几套重组汉唐的方案,但均未获通过。一年托管期届满后,证监会宣布对汉唐行政关闭,接管了汉唐资产处置权。此后,信达的清算托管部和证券部的人员频频与证监会沟通,并在去年12月初步确定收购汉唐的基本原则。 而对辽证的托管则是另外一回事了。辽证前身为辽宁省证券公司,是由当时的辽宁省人民银行设立,1998年,公司进行了重组,并入当时各地市人民银行下属的本溪、营口、丹东等证券公司。根据当时规定,辽证重组后,要与当地人民银行彻底脱钩。但实际上,辽证并没有,使得当时在人行管理时遗留下来的不低于10亿元的资金拆借亏空也一起进入了新辽证。这也是辽证至今也没有与人行完全脱离关系的原因。信达托管介入之前,辽证董事长一直由省人行委派。并且央行就已经同意为辽证的40亿元亏空用再贷款一次性埋单。 正是由于辽证与央行有特殊关系,使得信达在重组过程中并没有实质权力。从公开的资料看,信达对辽证的托管只是“托管经营”,并不像对汉唐的是“全面托管”。这就意味着在对待辽证的重组上,央行还是有很重要的话语权的。
博弈 央行是希望辽证以特批方式引进外资控制型股东,并获得全业务券商牌照,摩根大通曾与央行进行过谈判,据悉,央行开出20亿元作为摩根大通获取牌照的对价,但价格分歧过大。此后,央行就考虑让信达直接收购辽证的资产。 同时,证监会在对待外资重组券商方面,早已制定政策,即外资可以通过买门票的方式进入全牌照证券公司,但合资证券公司中的单一外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20%,外资合计持股不能超过25%。而且方案要逐个上报国务院审批。 证监会对资产管理公司重组券商也有“交叉收购”之安排,也就是,由信达收购华融托管的德隆系券商,华融则收购信达托管的证券公司。 最后几方形成重组方案,由信达出资4亿元收购辽证和汉唐的资产,信达不负责其债务的承担,央行还承诺支持信达成为全业务综合性券商,并与证监会协调。据说,关于信达收购辽证一事,央行曾经撇开证监会单独向国务院打了报告,这让证监会对央行的做法颇有抱怨。
信达的价格让步 去年底开始,外界就盛传四大资产管理公司“10年大限”将至,行将关闭。 至去年下半年开始,信达已着手研究转型问题。由于托管经营业务开展得较好,有人提出可以将之为今后主业,但信达放弃了这一想法,因为托管毕竟是有期限的,而且在业务范围上也多有限制,长远考虑,得不偿失。 信达证券部一保荐人说,到去年底,信达已完成国家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处置任务,今年主要是进行前两年以招标方式收购的商业不良资产的处置,可以说信达的政策性任务已基本完成。在这个意义上说,信达应该优先考虑重组托管的券商,或者收购问题券商的资产,做投行业务。 他还否认了如果信达将被关闭的说法:“公司内部从没有关闭或转型的说法,我们说的更多是‘改革’二字。辽证这个包袱央行背了这么多年,管理层肯定不愿意看到信达成为包袱,因此,管理层还是愿意支持资产管理公司转变的。” 通常,收购一个证券营业部大约需要花费400—500万元,而汉唐现在有23个营业部,辽证有20个营业部,两个加起来总共的收购费用不会超过2亿元,但信达现在的出价整整高了一倍,这可以算是信达的最大让步,也表明了券商牌照对信达未来的要义。 “与外资入股券商动辄上10亿相比,信达的买卖还是划算的,就算溢价的2亿元是券商牌照的对价。一个全新的信达证券也许在不久之后将会横空出世,这笔账怎么算信达都是值的。”坊间如此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