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或将来临
下一主题:[下载][分享]清华大学MBA课程课件
返回列表 发帖

央企资产处置试点 将来要交给资产经营公司管理

“资产在2亿元的(央企),将来都是要交给资产经营公司管理”,在最近的一次媒体见面中,李荣融说。国资委对资产管理经营公司的一个定位是,配合中央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接受不良资产、剥离资产、辅业、破产资产的处置。
“有好的机会,我们自然不会错过。”10月24日,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汪益兴对记者表示。他对国有资产托管经营业务有着浓厚的兴趣,“拓展非金融业务已经成为我们转型的重要策略之一”。
此前不久,国资委正式推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开投)和中国诚通集团作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的重组。汪益兴的表态,使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数量庞大的央企不良资产处置的兴趣公开化。
“资产在2亿元的(央企),将来都是要交给资产经营公司管理”,在最近的一次媒体见面中,李荣融说。国资委对资产管理经营公司的一个定位是,配合中央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接受不良资产、剥离资产、辅业、破产资产的处置。但怎样设置、谁出资、如何授权、如何管理,却是一直在进行中。
据悉,在国资委系统内部,一方面是选择中央企业作为试点进行尝试,一方面并未停止讨论新建或者引入外部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可能性。这无疑使正在向“大投行”转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国有资产经营具有了某种可能性。
央企首先试点
试点首先在央企内部展开。但究竟谁会是赢家,目前仍是未知数。
在国开投作为第一家试点后,国资委随即又选择了中国诚通集团作为第二家试点,而在国资委内部,亦没有放弃新成立央企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设想。
“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便知道了”,对于国资委的赛马术,国开投下属的资产管理公司一位负责人说道,国开投在2005年初首先对中国包装进出口公司进行了托管。
这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今年3月份率6人工作小组进驻中包之后,托管工作还比较顺利,加之国开投有强大的专业部门的支持,托管工作总体乐观。
但和诚通集团的试点模式比较起来,国开投更具压力,因为在诚通模式中,其接受的不良资产是以“整体划拨”的方式进入的,意味着资产和股权都正式转移;而在国开投的试点模式中,国开投只是进行资产托管,不合并财务报表。
“结果自然只有两种,要么(这次托管中包)成功,事实胜于一切,下一步就可以全盘接手央企不良资产处置的多项业务;要么不成功,托管不成,那只有走政策性破产的道路。”国开投这位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在诚通方面,一手接管35亿央企不良资产,亦是充满了挑战。诚通公司总盘子只有100亿人民币,过去的经验主要是在大物流领域,其子公司新华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组织过一些央企破产资产的重组工作,但总体规模并不大。
“择优者录,用业绩说话,用事实说话,是最好不过的了”,国资委改革局一人士认为,试点是最有效的手段。“也不排除会进行更多试点的可能,但要等到明年才会考虑选拔新的试点。”他表示。
资产管理公司绸缪
虽然还只是隔河相望,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欲望已经穿越了楚汉河界。
“我们对这项业务非常感兴趣,”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另一位高管也向记者表示,“如果能打开局面,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业务。”
从1997年开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被授权全权处理四大行的不良资产,截至今年9月末,据银监会10月24日通报数据,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累计处置不良资产7,366.6亿元人民币,累计回收现金1,550.3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21.04%。
但面对着2006年此项业务的历史性终结,以及新生政策性公司中央汇金公司的诞生,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本身也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他们必须为“后2006”的命运找到合理的出口。
“大投行”是普遍的转型方向。
“资产清算、托管、并购,财务顾问,无论是作为投行,还是政策性托管,我们都可以有很多业务拓展空间的。”信达投行部一副总经理表示。
信达托管清算部一位负责人认为,除了对金融资产的托管之外,在对公司实体的托管清算方面,信达己积累了丰富经验,曾承接了中国建设银行委托的2千多家经济实体的处置工作。
同时,信达公司先后参与了421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1700亿元的债转股业务,占国企债转股总量的42%,行业范围遍及煤炭、化工、石化、冶金、机械等9个基础行业。公司累计向债转股企业派驻董、监事1100余人次。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投行部一位人士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接管四大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进行“债转股”,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其实是许多央企不良资产的股权管理者,“如果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介入央企不良资产和存续资产的托管、管理工作,其实是可以节省许多成本,实现效率最优化的”。
“国资委处理不良资产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也是实现资产效用的最大化,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前述信达人士称。
但有关信息表明,国资委对“债转股”效果似乎并不满意,在2004年11月份到今年2月份,国资委联合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机构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债转股核查,结果发现多种违规现象。此外,审计署、银监会在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中,也查处多项违规现象,这给资产管理公司的品牌蒙上了一层阴影。
国资委明年定局
“有想法、没说法。”一位资产管理公司高管如此描述。他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央企资产的期望,目前的进展并不乐观。
“我们和国资委相关司局就此接触过几次,但目前还没有下文。”信达一位高层告诉记者。
显然,主控权完全掌握在国资委的手上。按照李荣融给10万亿中央国有资产勾勒出的未来蓝图是:优质资产集中在80-10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余剩下来的边角,则由单一的资产管理经营公司来进行打包管理。
学者刘纪鹏认为,如果仅仅是将资产管理公司定位在辅业和不良资产以及非上市业务的处置上,那完全没有必要重新设立,因为那样只会增加管理成本,不如让现有央企或资产管理公司接盘。
国资委某局一副局长告诉记者,如果要让资产管理公司介入的话,那就意味着央企国资处置进入一个高度市场化的阶段———因为政策性的资产直接划拨是不太可能。
据他了解到的情况,就目前来看,国资委的主要考虑还是在内部系统中完成此项任务,主要的策略还是,一方面,通过试点单位的赛马看成绩,挑选绩优者继续,另一方面,通过和各方的协调讨论,尝试建立新的国资管理经营公司的可行性路径。
“总之,按照荣融主任提出的思路,国有资产管理经营公司的方向是既定的,也是势在必行的,”这位副局长表示,“能基本形成定局,最快应在明年。”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或将来临
下一主题:[下载][分享]清华大学MBA课程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