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华为反吞港湾:一场商业收购的非商业因素

这是一场掺杂着太多感情因素的商业并购。尽管业界熟知任正非向来不按常理出牌,但这次收购港湾还是让许多人难以理解。
也许,这场收购只是为了却一段恩怨是非。
一场看不懂的收购背后
这起收购发生在2003年末似乎更合适,因为那时华为在数据通信领域除了BRAS以外几乎全面落后于港湾产品的开发速度、创新水平。但现在华为已经拥有了全面领先于港湾的华为3COM公司,为什么还要收购2005年研发和新品发布几乎停滞的港湾?
故事还要从6年前说起。
2000年任正非鼓励华为员工内部创业,并发表著名的《华为的冬天》。任正非的想法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电信寒冬,应该把华为的分销、培训、内容开发、终端设备等业务外包给华为创业元老,而华为则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曾与任正非情同父子的技术尖子李一男开始了创业之旅,创办港湾网络,代理华为路由器和数据通信产品。
双方最初的合作非常融洽,港湾成为华为绝对一家独大的企业网产品高级分销商,是任正非华为内部创业树立的典范。但李一男却有更大的雄心抱负,港湾成立—年就迅速推出自己研发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数据通信产品,从华为的代理商变为竞争对手。
对技术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李一男抓住了中国互联网业务高速发展,网民成倍增长为数据通信业务带来的巨大商机,收缩战线把力量集中到数据通信业务上。为了追逐最新,李一男像一个技术偏执狂一样孤注一掷于技术研发。港湾的研发经费占到了销售额的12%~15%,工作人员中有一半以上属于研发人员。从2001年开始的三年中,港湾每年的销售收入都以翻番的速度迅猛增长。与此同时,港湾分别从瑞银华宝背景的华平创投、上海实业旗下龙科创投等数家机构总计获得1.16亿美元资金。
与风光的港湾相比,在这三年中华为却压力重重,长线投资巨大难以套现,短线增长点太少不能提供公司研发和持续发展急需的资金。一直到2004年,港湾几乎每个产品技术的创新对华为都是一个重击。2002年华为对数据通信业务进行整合,重建销售渠道,港湾不再是华为的代理商。2003年与美国3COM合资,华为开始有足够的精力应付港湾,开始在企业网市场重新发力、寸土必争。李一男忽然发现,双方的竞争局面从港湾抢华为的单子演变成华为倒过来与港湾抢单,并且只要是港湾参与竞标的项目华为都势在必得。
此时的港湾在竞争日趋激烈、对手不断挤压、员工离弃之下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2004年合同销售10亿元,增长率为零。华为却走出困境销售大幅增长,海外业务高歌猛进。进入2005年,港湾的竞争环境虽然更加恶劣,李一男则成功说服风险投资人追加投资3700万美元,谋划上市。9月港湾却收到华为发出的律师函,上市无望,两家公司数年来的矛盾公开化。这种对抗直至华为全面收购港湾才告结束。
当然排除感情因素,也有专家分析,华为可能会在未来出售华为3COM以获得资金,而港湾则可用来弥补华为3COM的企业级市场。
任、李之间不能不说的个人纠葛
华为正式宣布并购港湾的第二天,《任正非2006年5月10日杭州会见李一男的讲话》记录出现在华为的电子公告栏并通过互联网迅速流传。任正非似乎想把他与李一男的恩怨传达给员工和社会。
当初李一男选择创业时华为正处在困难阶段,但华为却为他在内部开了欢送会,并且得到了任正非的鼓励:“你们开始创业时,只要不伤害华为,我们是支持和理解的。”李一男似乎带动了华为内部的创业高潮,不少技术骨干和高层纷纷走出华为。虽然这种创业是任正非的初衷,但结果好像变得难以承受,不但中坚力量流失,熟悉华为运作规律的潜在竞争对手却有可能一个个成长起来,成为未来的心腹大患。
李一男的个人成长与任正非的培养息息相关。1992年李一男还是华中理工大学二年级的硕士研究生,他在华为实习的时候任正非就注意到了他的潜质,委任他主持研究开发一个技术项目,并为该项目购买一套价值20万美元的外国设备,这笔钱对当年的华为不是一笔小数目。后来这个项目意外搁浅,20万美元买来的设备也成了废品,但任正非并没责备李一男,他认为年轻人做技术开发难免碰壁,关键要能从中吸取教训。也许正是任正非的大度让李一男毕业走进了华为。随后,李一男在华为创造了一项至今无人能破的提升纪录:两天升任工程师,两周升为高级工程师, 半年以后升任中央数据部副总经理,两年后成为中央研究部总裁以及华为总工程师,四年后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
虽然华为人才济济,肯定不只一个李一男这样的高手,但却再没听说有谁还具有任正非与李一男之间类似师生甚至父子一样的感情。所以,当任正非最喜欢的李一男创办的港湾与华为竞争得如同水火时,我们不难猜得出任正非当时的心境。
事实上,任正非也正视了港湾带给华为的改变。在并购港湾前任曾对李一男说:“这5年来说,没有你们离开公司,我们还发现不了公司这么多严重的问题。感谢你们的存在,华三(华为3COM)成长之快与此有很大关系。”也许,华为反省的是,为什么当初那么多老员工都愿意追随李一男而去,除了创业前景的巨大诱惑之外,还有什么是华为没有的?
港湾创业留给后来者的借鉴
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场创业的终结?李一男在技术上有过人之处,但是对市场和销售的管理以及控制并不理想,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存在一定问题。在评价这次收购事件时,业内人士这样分析。
在港湾的创业过程中,也许并不是所有的骨干都做好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准备,与其在华为混得寂寂无名,不如到港湾做一个新兴公司的元老更有诱惑力,期待上市后在中国迎来硅谷版的一夜暴富,更何况港湾华为系员工受到的礼遇、享受的待遇要比社会招聘的员工高。华为的员工大多是工作时间不长或大学毕业就进入华为,经过严格的内部培训,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很强。而在港湾,除了一些信念坚定的核心员工,其他员工,特别是非华为系的员工则对公司的认同感、奉献精神要差很多。
在业务领域港湾不断扩大全面铺开,在市场运作上,则是电信、企业、行业市场一把抓。但港湾是否有如此强的实力与华为等一线厂商展开全线竞争?2002年,港湾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里获得第一或前三的位置。假如当初专注于一个领域最深最强后再逐渐将触角伸向其他领域,港湾可能不会像今天这样四面迎敌遭受全面打压。
一些小的创新公司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和他们聪明的策略分不开。比如Juniper除了技术领先,更是借助朗讯、爱立信等在传统电信领域最最强有力的分销商提供给最终用户,假如港湾能够早些寻找一个有很强电信背景的公司协助,销售情况也会大不一样。
其实港湾在进入企业市场时也希望借助分销和渠道完成销售。但是连续几年时间都没有建立起来有效的分销架构和队伍。港湾研发强于市场,在市场销售方面,特别是在华为系并不熟悉的企业网市场上问题较多。总是一个好的新产品推出来,但是扔到市场上似乎就没有了动静。
如果说港湾失败有什么外因,最大的外因不是华为的打压,虽然在华为的强压之下,港湾公司日子过得很不舒畅,但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
资本市场对中国产品技术股缺乏兴趣更导致了这场创业梦想的终结。
在内部,港湾的股权分散,尤其是风险投资比例较高,而风险投资都是追求短期获利的。这就为华为最后顺利收购港湾创造了条件——风险投资需要快速变现,而李一男无法掌控局面。
最后记者得到的消息是,李一男已决定不会重返华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