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国企境外投资 风光后面的潜在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自由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步提升,国内企业境外投资的发展非常迅猛,商务部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5月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已达386亿美元。我国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对外投资遍及168个国家和地区。然而,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风险总是与机遇并存。如何应对境外投资风险、提高境外企业效益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日前,针对目前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管薄弱的状况,国资委要求加快建立重大投资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加强境外投资的监督与管理。
  
国企成海外投资主力军
  
当前,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的境外投资格局逐渐形成。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已从建点、开办“窗口”等简单方式,发展到投资办厂、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和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等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方式。中央和地方大型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民营企业逐步成为境外投资的生力军。信息和通讯业、采矿业和制造业成为今年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占对外投资总额的90%以上;对外承包工程77.9%的业务集中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通讯、石油化工和电力行业;外派劳务人员86.7%集中在工业制造、建筑、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等行业,其中,大型和特大型项目增多,技术含量提高。
  
提高核心能力是关键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外面的世界也很惊险。”随着中央企业境外投资活动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各种投资风险明显加大。专家指出,除无法决定投资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的系统风险外,需要注意的经营风险则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的决策失误和无效管理。
  
最近,有关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失手的消息频传。中资企业折戢海外,表面原因看似是或因为战争,或市场波动,或因为受骗等外部因素,但是专家认为,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最大风险其实不在于这些外部原因,而主要在于自身管理不善。很多看似“天灾”,背后总少不了“人祸”的影子。
  
因而,境外投资企业必须要重视自身核心能力的巩固,境外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发挥和增强了投资主体的核心能力,如果只是盲目并购和多元化,往往导致经营失败。目前许多国内企业只关注境外投资的外在效果,如资本的集中、规模的扩大,却很少认真分析核心能力这个本质的东西,特别是一些有资金实力却并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把境外投资等同于攻城略地的扩张,导致收购境外股权时出价过高,也影响了境外投资的实际收益。
  
增强集团公司控制力
  
政府鼓励企业进行境外投资,走出去,但不是盲目地走出去,必须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重点地走出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是放宽一些限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一些监管,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或者以国有身份上市的公众企业,自身建设不容忽视。日前,李荣融表示,集团公司要逐步建立规范的以产权为纽带的境外投资关系,加强境外投资的监督与管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集团公司要学会做股东,以行使股东权利的方式增强集团公司的控制力。
  
国资委强调,对于集团公司控制力的增强主要在于四个方面:一、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集团公司对所属各级子企业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二、加强集团公司对投融资、担保、固定资产支出、大额资金往来、重大物资采购、工资福利政策等重大财务事项的集中管理与控制。三、对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加强现金流量和资金链的管理,严格控制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加强对高风险投资业务的监管,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和风险控制措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