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如何看待当前的贷款猛增

2005年“宽货币、紧信贷”的金融格局在进入2006年后转变为“宽货币、松信贷”。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5%,比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1~4月份,人民币贷款累计投放15739亿元,同比多投放7218亿元。
截至4月份,人民币贷款投放规模已达到年初预定规模(2.5万亿)的63%。当前的新增贷款规模比出现经济过热的2003年、2004年的同期还要高。
目前贷款增长集中于企业部门,尤其是满足企业流动资金需要的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而居民的消费贷款出现少增。4月末,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9%,比去年同期高4.6个百分点;居民户部门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比去年同期低5.5个百分点。就贷款期限结构来看,不论是用于满足企业流动资金需要的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还是用于满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需要的中长期贷款,均多增较多。1~4月份,非金融性公司累计新增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7685亿元,同比多增4129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5524亿元,同比多增2579亿元。1~4月份,居民户消费性贷款增加628 亿元,同比少增161亿元。
信贷闸门的放松,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提供了资金条件。与贷款猛增相对应,1~4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到位资金24721亿元,同比增长 31.8%,增幅比上年末提高3.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7.7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的同比增速由2005年年底的19%升至4月末的25.1%,增幅比去年同期高9.6个百分点。
信贷猛增的三个理由
2006年以来信贷出现猛增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多,为信贷过快增长创造了基础。2006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仍保持了较快增长。1~4月,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3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高123.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84.8亿美元,同比增长 5.76%,增幅比去年同期高3.56个百分点。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存在。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尽管个人、企业、商业银行持汇额度和头寸均有所放开,但市场主体多倾向于短期结汇。这就造成央行不断购汇,“双顺差”不断转变为外汇储备,央行同时以外汇占款的形式大量投放人民币资金。1~4月,外汇占款累计增加6378亿元,同比多增293亿元。在外汇占款的持续投放下,银行体系流动性过于宽松,潜藏着巨大的信用扩张能力。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具体表现为金融机构“存差”的快速增长。2006年4月末,金融机构“存差”同比增速达 40%,比去年同期高4个百分点。
二是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的约束作用在弱化,商业银行的盈利动机加强。2005年以来的“紧信贷”主要源于在资本充足率和信贷风险加大的双重约束下,商业银行放贷趋于谨慎。但经过2005年的资产与资本的调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有所提高,资本充足率约束作用有所弱化。与此同时,在债券资产收益率偏低,存款增长较快的压力下,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意愿也在增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贷款和债券是资金主要运用渠道。2005年以来的“宽货币、紧信贷”使大量资金流向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因此债券市场在2005年经历了一轮大幅上涨,债券收益率走低,货币市场利率也一直在低位徘徊。另外,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的第一年,也是地方政府的换届年。地方政府存在较强的固定资产投资冲动。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为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基础能源等方面的投资使商业银行重新寻找到了贷款方向。
作为最大信贷主体的四大国有银行因为股改或上市2005年普遍存在压信贷的现象。但目前建行已完成上市目标,工行和中行也已完成股改,由于资产质量显著提升,资本充足率因素对其放贷的制约已大大弱化;相反,利润考核压力开始明显增加。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过2005年的资产和资本调整,资本充足率也有所提高,而在存贷利差仍是其主要收益来源的情况下,扩张贷款的动机也在增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状况改善,增强了支农实力,而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应的贷款需求也大量增加。政策性银行为扩大业务范围、扩张资产规模的趋势也比较强劲。2006年一季度,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普遍多增,政策性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外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分别增加894亿元、6005亿元、2863亿元、415亿元、1925 亿元和16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327亿元、2752亿元、1738亿元、95亿元、157亿元和66亿元。
三是贷款的过快投放与实体经济需求增长加快也有关。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完成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2004年第一季度到去年年末,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从68.9%平稳下降到64.1%。但2006年第一季度,银行业贷款需求景气指数为65.1%,高于去年四季度,也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这是银行业贷款需求景气指数从2004年第一季度以来的第一次回升。调查还显示, 65.2%的银行反映贷款需求比上季增长,反映下降的比例仅为7.6%;农村商业银行反映贷款需求增长的比重最高(73.7%),其他依次为城市商业银行(71.3%)、股份制银行(70.8%)、国有商业银行(66.5%)、外资银行(51.2%)和政策性银行(50.4%)。目前贷款投放的加快侧面反映出实体经济活跃程度的提高。
央行将调控信贷猛增势头
从央行近日公布的“2006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尽管目前贷款需求增长加快,但贷款利率不升反降。报告显示,一季度,商业银行人民币1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85%,为基准利率的1.05倍,利率水平比上季度降低0.22个百分点。其中,固定利率贷款占比为86.03%,加权平均利率为5.85%,比上季度降低0.23个百分点;浮动利率贷款占比为13.97%,加权平均利率为5.82%,比上季度降低0.2个百分点。贷款需求上升,贷款利率为何却出现下降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抢夺优质客户的过度竞争造成的。一直以来,我国贷款投放存在向“大企业、热点行业、垄断行业”集中的特点。而这些企业和行业普遍盈利较好,自有资金相对充裕,同时又是商业银行激烈争夺的客户对象,因而在贷款议价中处于强势地位。2006年以来,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发行规模快速扩大。而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的发行主体就是融资难度较小的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这就使得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融资与贷款形成竞争关系,也使得大企业在和银行议价的过程中,强势地位进一步加强。另外,2006年以来,银行与地方政府合作的银政“打捆贷款”投放较多。“十一五”的开局年使得银政之间的合作剧增。对于政府项目,银行讨价还价的空间更小,信贷利率也难以抬高。
针对2006年以来的信贷猛增,4月份以来,政府先后推出了多项措施。例如,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文,明确规定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一切对政府的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4月底央行上调贷款基准利率27个基点。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上调贷款利率后,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导致存贷利差有所扩大,对商业银行放贷反而有刺激作用,可能会对加息政策的效果有所削弱。为化解加息的负面作用,在宣布加息后次日,央行联合银监会召开了“窗口指导”会议,要求各银行把握信贷投放进度,强化资本约束。在近日公布的“2006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明确提出,要“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可以预计,如果信贷猛增的势头不减,央行还会出台后续的调控措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