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047
- 帖子
- 227
- 主题
- 165
- 注册时间
- 2011-5-25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7月14日下午4点半,6月金融数据终于在央行网站上挂出来了。 市场认为,6月数据并没有央行措辞中显示的那么乐观,加息或其他紧缩工具,还时刻悬在市场头顶。 加息 7月14日周五下午,各大金融机构的交易员都在互相打听:“今晚到底加不加息?”甚至关于紧缩政策的两套方案都有了具体说法。 下午4点半,6月金融数据终于被挂到了央行网站。“2006年上半年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一些交易员悬着的心已经放下了一半,因为5月数据的公告题目还是“货币供应量增长加快……” “市场一直在等待央行对6月数据的态度,从这段话来看,央行对前几次的紧缩调控的效果还是基本满意的,尽管事实上形势仍不容乐观。”一位交易员称。 此前一天,加息传言已经引起股市的巨幅动荡。 7月13日股市一开盘,沪深股市就毫无理由的开始了暴跌。当天,沪综指和深成指分别下跌4.84%和4.63%,创下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半数A股跌幅超过7%。 “央行已紧急请示国务院,拟定7月15日加息”。传言说。 如果按以往的经验,在重大金融政策出台前,股市都会有提前反应来看(去年7月21日汇改及今年4月28日加息前一天股市都出现莫名其妙的剧烈反应),人们没理由不相信这仅仅是空穴来风。 在这个异常敏感的时候,央行行长周小川的一举一动就显得格外有不同意义。 就在股市大跌的同一天,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国际研讨会上,周小川行长发表演讲,演讲内容本身虽然没有任何敏感因素,但所有记者都被谢绝门外。 尽管周末加息的传言最后并未成为现实,但市场普遍认为,数据比央行措辞中所体现的态度更要严重。 6月新增贷款尽管同比有所回落,但去年6月的贷款增量是在前5个月贷款受到压制后的大反弹,而今年前5个月的贷款基数已经很高了。 大幅顺差而导致的外汇占款是流动性充裕的根源,而上半年贸易顺差增长了55%,6月份更创出了月度顺差的历史新高,达到145亿美元。 升值或加息,这是目前治疗 中国经济过热的两剂药方。到7月21日,汇改已经一周年。近两周以来,升值和扩大波幅的猜测又在不绝于耳,但由于升值所涉及到的政治因素, 汇率的调整可能更多的又仅仅是一次炒作。 所以,央行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备受关注。 第三次“定向” 7月13日中午,8家商业银行都接到央行的传真和电话,成为央行第三次“定向”的目标。它们多少不一地分摊了500亿定向票据。这次,收益率与前两次“定向”持平,仍旧是2.1138%,而当周发行的同期央票收益率为2.6694%。 此次定向票据的分配额度与之前市场所传的6月贷款增量“大户”基本一致,6月份中国银行新增贷款545亿,为当月的“冒尖大户”,因此得到了定向票据的将近一半——210亿。 此外,建设银行100亿,民生银行60亿,华夏银行60亿。广东发展银行30亿,南京商业银行20亿,上海银行15亿,上海农村商业银行5亿。 而前几个月贷款“冒尖”的农行,在6月的新增贷款却是负增长,而工行由于正在准备上市,贷款数据也较温和,因而这次都没有被“定向”。 与前两次定向目标基本都指向四大行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众多中小银行成了主要对象。 “我们并不认为自己6月贷款有什么过速,真的很奇怪,央行只是来通知你一下,没有任何解释。”一家本次被“定向”的地方银行人士对本报说。 从两个半月前开始的新一轮紧缩政策开始,央行已经出手“五招”。 事实上,3月的金融数据拉开了紧缩的大幕。在4月14日公布了一季度强劲放贷数据后,央行在4月28日宣布了27个点贷款加息。 5月15日公布了4月数据后,依然不乐观,央行在随后一天,5月17日在公开市场发行1000亿定向票据。 6月14日,在公布5月金融数据的同一天,央行在公开市场再次发行1000亿定向票据。 随后,6月16日,央行决定从7月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外,央行还分别在4月27日和6月13日召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部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窗口指导”会议。 然而,五招出来以后,4,5月,建行和农行“冒尖”,到了6月,中行又开始置“警示”而不顾,激进放贷。 央行紧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正在经受严重挑战。 在央行6月16日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后不久,一家国有银行的交易员对本报说,“央行肯定还会发定向票据的,我们都准备好了。” 商业银行当然会考虑央行货币政策的严肃性,但前提是自己的盈利任务要完成。建行在完成香港上市后,两次都是定向票据的最大承接者,加上7月13日第三次被“定向”,已经被抽走800亿资金。 从6月新增贷款可以看出,中行刚刚完成香港、上海两地上市,就立刻成了当月新增贷款的最大户, “上市后,利润压力比较大。又有募集来的大把资金,肯定是要逐利的。”知情人士透露。 “很多银行干脆把下半年的都调到上半年了。我们还没有完成全年任务,要抓紧时间了。”一家国有银行人士透露。 资金更多 7月11日,央行按惯例发行一年期央票,其收益率终于结束了从3月14日开始的连续15周的上涨。2.6694%,与一周前持平。 “前一段,大盘如中行IPO将资金暂时冻结,但其实钱还是多,市场认为收益率不太可能再涨了。”一位交易员认为。 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18万亿。而全年的目标是2.5万亿,很多银行都完成了全年的放贷任务,下半年更多的资金将回流债市,市场可能会更加充裕。 尽管央行在7月11日和7月13日例行的央行票据发行量达到了900亿元,创下8周以来的新高。但资金却依然没有任何紧张的迹象。 从7月初开始, 代表资金充裕性的回购利率每天都在下降。 但资金的充裕并没有给资金推动型的债市带来任何放松,市场充满谨慎的气息。 “几乎所有操作都以短期为主,交易仅集中在央票,短期融资券以及三年以下的金融债。”一位交易员称。 国家开发银行在7月6日公布调整了下半年的发债计划。大部分长债都被调换为短债。 很多政策可能要马上出来,所有机构都在等着央行那只鞋子落下来,才能落袋为安。这只鞋子就是,加息。 在中国政府的智囊机构的宏观政策建议中,加息被共同提及。包括国家信息中心、 国家发改委研究院的机构在内,都认为加息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诸多问题。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在眼前,市场都明白,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尽管CPI(居民消费价格水平)还没有明显表示,但经济过热已经在若隐若现。物价上涨,信贷增长过快….;..等真到CPI显示出来的时候,再调控可能就已经太晚了,央行不能无作为,否则到了经济过热失控的时候,后果会很严重。 市场认为,三季度可能是一个集中调控的时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