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外资银行转制潮推动10月份FDI劲升

11月15日,《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全面开放后中国银行市场订立了新的游戏规则:中国银行业对外全面放开之后,完成转制的外资法人银行将可以全面从事人民币业务,而没有转制的外国银行分行则只能吸收中国居民个人100万元以上的定期存款。
《条例》规定,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行,应当由其总行无偿拨给不少于1亿元,且拨给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的总和,不得超过总行资本金总额的60%;外国银行分行应由其总行无偿拨给不少于两亿元的营运资金。
在外资银行在华机构改制和扩张的同时,将有大量外汇资金涌入。花旗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师黄益平称,外资银行加快分支机构属地化的进程,可能是推动中国10月份利用外资劲升15.92%的主因。
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面前,中国政府为履行加入WTO承诺而采取的这一措施,有可能使得这一压力更为加剧。因此,中国央行有待于加快收缩金融体系流动性的步伐。中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上周称,不排除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分析人士将央行采取上述举措的时间预期锁定在明年上半年。
今年7月5日以来,央行已3次提升准备金率,累计上调1.5%,从之前的7.5%上调至9%,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已经不堪重负。若明年上半年再度提升准备金率,国内商业银行或者被迫在明年改变贷款比率,或者抛售短期金融资产来应对,当然,这些都将以牺牲业绩为代价。
改变FDI格局
银监会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有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法人银行14家,下设17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外资银行分行191家和支行61家;183家外资银行设有242家代表处。
银监会有关人士对本刊称,“目前已有10多家外资银行有意向从分行转制注册成法人银行。” 中国银监会将在3个月内帮助外资银行转制法人银行,设立新的机构最长时间为6个月或者9个月。
这意味着外商直接投资(FDI)格局将因《条例》的出台发生重大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资部副部长赵晋平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银行投资在FDI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FDI最重要的增长点。
统计显示,2005 年非金融类FDI为603.25亿美元,同比下降0.5%,但加上金融类FDI,全年FDI为725亿元,同比增长19%。2006年5月,FDI为 45.09亿美元,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降幅为7.86%,随后的6月、7月、8月, FDI继续延续着同比下降的情况,直到9月才略有回升,而《条例》出台之前的10月份却同比上升了16%。
赵晋平指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金融类FDI在非金融类FDI增长渐趋回落之时大规模进入,服务类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因此增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经济结构,但由于金融FDI所带来的大量外汇涌入中国,给处于升值预期之中的人民币汇率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外汇涌入国内,央行就必须加大对冲力度,但目前的外汇占款已是基础货币的120%,央行单纯依靠公开市场操作来吸收流动性过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央行2006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称,央行将会采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来紧缩金融体系的流动性。11月18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称,“尽管所有与过热有联系的经济指标都出现了缓解,但央行不排除出台紧缩措施。”
回购利率飙升140个基点
11 月3 日,央行宣布从2006 年11 月15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调整的原因即是为吸收银行体系中因国际收支顺差等产生的流动性过剩。
消息公布之后,回购利率急剧攀升,在短短的10 个交易日内已上升140 个基点,飙升至3.80%的高位,其幅度之大令市场措手不及。国泰君安债券分析师王晓东认为,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率不堪重负,应是回购利率飙升的最根本原因。
虽然央行前两次提升准备金率,但其他存款性银行包括除央行之外的所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已有的准备金率提升及加息政策并未减少贷款运用的比率,债券投资占比也未有明显变化,只是使得超额储备率大幅下降。
截止到2006 年9 月份,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的平均水平已降为2.5%。工、农、中、建四大行的超额储备率甚至降至2%的历史新低,比年初低了近1%,正好相当于前两次上调的准备金率。
由于银行体系资金结算系统效率的提高,目前无法得知商业银行最低超额储备率的极限水平。王晓东认为,但从这一次回购利率的反应来看,2%的超额储备率对四大行已是如履薄冰,稍微有风吹草动就可能会引发整个市场资金面的恐慌。
在今年第三次的准备金率调整已经于11 月15 日实施完毕,然而回购利率依然延续了上升的势头,表明银行系统资金短缺的格局依然在持续。
抛售短期金融工具
但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金融市场分析师陆文磊指出,目前来看,中国外贸顺差还有扩大的趋势,另外明年上半年到期央行票据等短期金融工具较多,金融市场还将面临过多流动性的局面。
陆文磊分析预计,央行已经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清晰地说明了过多收缩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政策主张,央行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再度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由于日常结算的需要,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率需要维持在大约2% 的水平,普通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率需要维持在2%-2.5%之间。因此,商业银行通过降低超额储备率来应对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将会存在困难,而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又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央行在多次采取紧缩政策的情况之下,10月的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依然保持增长态势。
陆文磊认为,商业银行目前持有大量短期金融资产,商业银行可能更多地选择抛售短期金融资产,来应对明年上半年央行可能采取的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但银行人士对本刊指出,长期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终将会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产生影响。中央银行如果长期要求商业银行保持过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在中外银行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对中国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不利。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测算了今年第三次上调准备金率对上市银行业绩影响之后表示,尽管每次上调对银行的负面影响甚微(见表),但它们叠加在一起的负面影响将在明年逐渐显现。一方面,它将抽紧银行的流动性,增加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压力,由此考验各银行资金业务的运作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它也将不同程度地压缩银行的信贷规模,促使银行不断进行结构调整。
更为重要的是,央行频繁使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手段,会使得金融市场利率处于经常性的剧烈波动之中,不利于商业银行金融工具的创新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平稳发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