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139
- 帖子
- 195
- 主题
- 120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新年伊始,人民银行就发出“流动性”警报,并打响了2007年阻击中国银行体系的“过剩流动性”的第一枪──人民银行将于1月1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以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为33.4万亿元计算,金融体系将减少1670亿元资金。 这是自2006年7月以来,人民银行第四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被喻为“猛药”的货币政策工具。而自1985年以来,央行总共11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但这一“猛药”在中国金融体系汹涌的流动性面前仍显不够,据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预测,2006 年底商业银行系统将增加10000亿元的流动性;而2007年第一季度央行票据的到期总额近12000亿元。“央行可能将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流动性。”招商银行的一位金融分析人士向《证券市场周刊》预测,2007年可能上调2至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至1.5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一位金融分析师则称,“这也是在给商业银行年初的信贷扩张‘打预防针’。”按照惯例,商业银行都在编制2007年的信贷计划,确定全年的信贷投放总体目标。 阻击“万亿流动性” 在半年内连续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不仅在中国金融史上前所未闻,在发达国家也是不可想象。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几乎不用。”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直接作用于基础货币,不利于金融市场平稳发展,而对弱小金融机构进行这样的“一刀切”往往是致命的。 但存款准备率却成了中国央行的手中的“经常性”工具。《证券市场周刊》发现,央行动用存款准备率这一工具的动机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适应当前流动性的动态变化”。 央行公告显示,2006年7月5日和8月15日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维护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而2006年11月15日和本次的主要原因则是“国际收支持续顺差,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 央行的数据显示,2006年前11个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年初从74007亿元,猛增到11月的94547.86亿元,净增20540.86亿元,形成金融市场的巨大流动性,迫使央行采取措施进行吸收,而传统发行央行票据的公开市场操作方式往往缺乏“深度对冲”的效果。 不仅如此,央行还面临自身发行天量央行票据到期的空前压力。据统计,到期的央行票据在2007年1月份为2340亿元(不包括回购的央行票据量,下同)、2月份为6300亿元、3月份为3040亿元。2007年第一季度央行票据到期数量为11680亿元。 “央行还掺杂了自身利益。”一位货币政策资深人士对本刊解释说,目前人民银行发央行票据的利率在2.8%,而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89%,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人民银行将节约大约90个基点的利差成本。 为信贷扩张打“预防针” 央行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未强调信贷扩张的因素,但2007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已具备大幅扩张的基础和动力,而2004年和2006年上半年就是前车之鉴。 2003年末-2004年初,中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率达到18.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达到20.37%,2004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达47.8%;2006年M2增长率高居19.21%,2006年一季度信贷投放就用去全年目标的一半。 中国M1同比增长率已经从2006年初的10.63%不断上升到年底16.8%,而M2始终维持在高位,因此2007年也可能再度出现信贷和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产价格继续飙升)反弹的可能性。 一位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士表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吸取了去年的教训,趁商业银行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打一个预防针”。 预警股市泡沫 央行历来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可谓“鞭长莫及”,但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身也是一个“紧缩的信号”,也是“对中国股市的泡沫进行预警”。 “现在对股市的影响还不明显,等到1 月15日商业银行准备金上收时就会明显。”招商证券一位人士称,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可支配资金,商业银行也自然会减少在货币市场上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资金拆入量,从而影响这些金融机构调剂自身资金头寸水平的能力,进而影响上述金融机构自身股市投资的资金,最终对股市带来影响。 “政策风险一释放,大家又开始狂欢。”申银万国的一位人士却称,存款准备率上调对商业银行的股票价格还是有影响的,但无疑是给中国商业银行的火爆股市行情“下一点毛毛雨”。 对于利润来源主要依靠存差收入的中国商业银行来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削弱其盈利能力。央行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按金融市场5倍的货币乘数来计算,商业银行将减少大约8300亿元的信贷创造能力。目前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在4%左右,这意味着商业银行今年将减收约 330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中国最大商业银行——工商银行(601398;1398.HK)2006年总利润目标(预计为5000亿元)的三分之二。 又掀债市波澜? 《证券市场周刊》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央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外资银行大都会减少自己的人民币债券持有量;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外资银行将会超过每月正常持有人民币债券的数量,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与外资银行人民币债券持有量呈现负相关性(见表)。 如央行2006年11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当月外资银行持有人民币债券数量为348.07亿元,比上月减少12.83亿元;而在12月份外资银行持有人民币债券386.27亿元,比上月增加38.21亿元。 汇丰银行上海分行一位人士称,“我们交易都是基于成本考虑的。”外资银行人民币债券的交易策略是,利率上升,抛出债券;利率下降,买入债券,以从中套利。 央行上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期间,短期利率大幅度波动,回购利率曾暴涨150个基点,创下4.8%的历史高位,这也引起了投机人民币的境外热钱变本加厉地涌入。 市场人士指出,由于目前金融市场资金面充裕,全国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七天期回购定盘利率已大幅度回落到1.4942%,本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不会像2006年11月份那次那样剧烈,但同样可能引起热钱的大量涌入。 “央行即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揭开2007年货币紧缩政策的序幕,暗示着全年债券市场将是波澜起伏的一年。”一位银行人士如是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