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基金新发再现渠道烦恼 发行时机身不由己

4月,建行,3只基金几乎同时上柜。一家银行同时主代销三只基金。这三只同时同地发行的基金是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基金、建信货币基金、湘财荷银效率优选基金,其中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和湘财荷银效率优选基金同为混合型基金。

像这样“一托三”的情况在最近的市场上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上个月,工银瑞信货币基金、南方多利中短债和国投瑞银核心在工行的发行档期也有一段重叠。银行历来是基金发行的主要渠道,主代销行的作用尤其关键,其在基金发行期内的表现,基本决定了这只基金的募集规模。为了让银行卖基金的时候更“专一”,任何基金公司都不愿与他人分享同一发行档期。但是随着近期10几只基金同时进行新发跑道,渠道争夺战再度硝烟弥漫。
渠道:兵家必争
尽管目前交易所渠道已经开通,近期不少新发的基金也选择了上证基金通等形式,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银行作为销售基金的主渠道地位仍然难以撼动。
尤其是“五大行”,由于网点众多,在渠道销售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历来是基金新发的首选之地。虽然基金公司不希望银行同时“脚踩几条船”,分散对其产品营销的专注,但由于基金发行期一般长达1个多月,发行档期撞车现象也常常发生。上个月,工行、建行、中行都有两只基金同时上柜。
而更多的基金,尤其是品牌业绩相对较弱者,面对“撞车”只能被迫选择等待发行档期,或者转而求其次,投奔其他的中小银行。如最近正在发行的某只基金,是去年底就拿到批文,但为了银行档期拖到了现在。还有一只成立不久的新基金,也是因为银行档期的缘故一直拖到去年底才发,结果建仓时已经遇上大盘飞涨,让基金经理苦不堪言。
去年三只银行号基金陆续出航之后,渠道争夺显得更加惨烈。其远远超出市场同期发行水平的首发规模,显示了近水楼台的先天优势,也再次证明即便在弱市之下,渠道的全力支撑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时机:两难抉择
不得不面对的渠道“血战”,对于更多非银行系基金而言,发行时机的身不由己更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偏股型的基金,因为这涉及到在何时点位建仓的问题。
很简单的道理。今年以来在净值榜上跑得相当快的一些基金,大部分都是在去年下半年发行或成立的。彼时大盘正好在1100点上下徘徊,而随着今年沪指冲上千三,这些基金自然也搭了顺风之船。一些操作良好的基金,甚至始终占据了今年以来回报的前几位,如银华核心优选、上投摩根阿尔法、汇添富精选等等。
虽然低点建仓对于基金业绩大有裨益,但市场往往在低点的时候却并不买账,新发基金要卖上5亿份都有点困难。不像行情大好时,随便新发一只都容易超过10亿份。“我们也很矛盾,在建仓时机和新发规模方面很难有一个平衡。”一位基金高管坦言。“但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即便我们拿到了产品批文,对当前的建仓点位非常看好,但也可能因为银行档期的问题,延误最好的发行时机。”据了解,目前基金公司和托管行需签订好协议,然后将基金产品和托管行协议一起报批,才能拿到证监会的一纸通关文书。
对于基金新发时机身不由己的现象,业内人士也提出了疑问:如果基金发行不能由基金公司自己来做抉择,那么错过了最好的建仓时机谁又来对投资者负责?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