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194
- 帖子
- 352
- 主题
- 126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封闭式基金"基改"大戏
与股权分置改革相呼应,封闭式基金也拉开了“基改”大戏。2006年11月14日,基金兴业存续期届满,因此2006年是封闭式基金运作方式转型的元年。“自然到期,平稳转型”是各方积极努力的目标。 鉴于逐步到期的封闭式基金在基金行业总盘子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所持有的股票占市场的比例也很小,因此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这三年里,封闭式基金转型过程平稳顺利推进是可以预期的。 目前封闭式基金不存在提前封转开的可能性,我们所有的分析都基于自然到期平稳过渡的这个前提。封闭式基金存续期届满到期的处置方案已经明朗,要么转开放,要么直接清盘,到期延期的可能性也是零。笔者坚持认为,国内封闭式基金转开放的清盘成本是零,转开放的成本也是零。 市场顾虑将逐步消除 但对于封闭式基金,持有人信心显得不足,市场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大行其道,令许多机构和个人把折价率高达40%以上的封闭式基金绝望地卖掉。 这些不利观点主要有:即便封闭式基金自然到期,监管部门也不会让其转开放;封转开损害基金管理公司利益;封转开会导致股市暴跌,净值也随之暴跌,投资人也没有获利;台湾封转开过程中,持有人损失惨重;封闭式基金持有的都是一些垃圾股票,一旦封转开股票将暴跌;国际惯例表明,封转开的清盘成本在8%-10%左右,所以基金兴业已经没有价值了,等等。 对此笔者认为,在今年的11月前后,一旦基金兴业平稳过渡,整个市场将彻底明白那些以所谓美国和台湾地区封闭式基金转型失败案例为依据的观点离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比较远。并且,把转开放过程中的资产净值规模减少当成是投资人的损失,更是混淆了基金的基本概念。此外,2006年第一季度近500亿的开放式基金净赎回被市场所消化,也说明封闭式基金转型的市场压力基本不复存在。 一些大型机构在封闭式基金上持续做空反而为想进去的投资者提供了筹码。从2005年6月底以来,小盘基金“债券化”的走势让任何点位做空的人都失去了重新捡回筹码的机会。而大盘基金由于市场信心还是不足,所以出现了较具弹性的走势,个别机构的做空打出了一点空间,不过下方的接盘力量异常的强大。值得强调的是,随着第一只基金即将到期,在大盘基金上做波段将越来越危险。 未来八个月封基有20%上涨空间 基金是组合投资,一只股票的得失不代表整个组合的得失。可能在某些个别股票,或许某个特定阶段,基金的股票投资会出现一些暂时的波动和起伏,但进行2~3年的中长期投资时,投资的思路和策略必须与市场的主流价值吻合,不必在细节上纠缠过多,否则就看不到市场的主流脉络。也就是说要抓大放小,着眼于大局和趋势。申购开放式基金或买入封闭式基金,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均是持有基金背后的一组股票组合。投资者申购开放式基金,相当于以净值的价格买入一组股票的组合。投资者买入封闭式基金,相当于以净值打6折或7折的价格买入基金资产。而由于封闭式基金80%的投资上限限制,买入封闭式基金相当于花5折的价钱买入封闭式基金持有的蓝筹股票。投资开放式基金没有折价率这个“防守垫”可以支撑,必须承受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基金操作的非系统性风险。 由于基金兴业的自然到期,理论和实践上必然面临着封闭式基金做为有存续期的准固定收益证券的特点,由此会引发估值和定价的重新思考。尤其是保险公司等长线投资者,越来越多地从5-8年的到期债券的视野来思考封闭式基金的价值,并且叙做相应期限和头寸的资产配置。到期之后不管是清盘还是转开放,按照净值进行交易是不可遏止的,而净值就像是强大的磁铁,吸引着价格不断上涨。不管有多少观点质疑封转开,但自然到期封转开是不可阻挡的。 按照4月10日的最新数据计算,封闭式基金已经上涨了20%,我们已经实现了2005年底的预测。但那是净值驱动的结果,净值今年以来也上涨了20%,因此封闭式基金真正的独立行情还没展开。现在我们准备再次调高未来预测,按照4月10日的基准,笔者认为在今年封闭式基金还会继续上涨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