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799
- 帖子
- 242
- 主题
- 119
- 注册时间
- 2011-5-24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猴年对我流年不利,对此我感到悲哀。”1月18日,深圳五洲宾馆,面对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众多记者,格林柯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顾雏军一脸委屈,“我们遭了贼偷,又被贼咬,我及格林柯尔很受伤”。
此前4天,香港证券经纪人宋秦状告顾雏军在2001年委托郎咸平捉刀,对他欠下了1000万港元的公关费。而1月11日,因四年前的一项关联交易,格林柯尔科技及以顾雏军为首的6名董事刚遭香港联交所公开谴责。去年,一场“郎顾之争”更是将顾雏军推上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顾雏军之所以在社会和媒体中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他近年来进行的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行动。2001年,由于格林柯尔收购了广东科龙,顾雏军在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开始崭露头角。其后三年中,伴随着媒体的质疑声,格林柯尔又接连将合肥美菱电器、扬州亚星客车和湖北襄轴等三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与此同时,顾雏军的身价也迅速蹿升,连年进入《福布斯》和胡润的富豪榜。
顾雏军的财富快速集聚的秘诀何在? 抢占先机
瞄准中国部分国有企业业绩滑坡,陷入困境,急于转制的契机,乘虚而入,运用资本的杠杆掌控上市公司,是顾雏军的资本迅速膨胀的重要法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材料曾这样介绍顾雏军的成功之道:“格林柯尔看到了国资处置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机会”,并“使机会变成现实”。格林柯尔的一位高管也曾坦承:“现在是重组国企的好时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2001年,兜里装满了白花花银子的顾雏军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内地的国有企业,他的第一个猎物就是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当时,举步维艰的顺德地方政府欲将亏损累累的科龙拱手相让。经过反复斟酌,他们决定将自己的股权出售给民营企业。2001年9月27日,顾雏军与顺德市容桂区政府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格林柯尔成为了科龙的第一大股东。2002年,科龙即扭亏为盈。“当时我们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不但要面对科龙原来的巨大亏损窟窿,还直面媒体的批评,”回首往事,顾不胜感慨。收购亚星,顾雏军同样是乘虚而入。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客车行业少数几个上市公司之一,曾位居国内客车行业龙头老大的宝座。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其业绩却大幅滑坡,在格林柯尔入主前的2003年上半年,亚星股份亏损1693万元,业绩同比下降310%。顾雏军的机会再次降临。2003年初,扬州市政府官员找到顾雏军,说亚星正在改制,希望格林柯尔参与。
此时,格林科尔对科龙的重组和改制已经取得成功,但顾和他的团队对汽车行业并不熟悉。为此,顾雏军他们耗费了近一年时间,对客车行业及亚星公司做了深入调研和分析。“亚星的情况与我们收购前的科龙很相似:人浮于事,采购成本高;但主要材料与科龙相同,都是钢材;而且两个企业三年都换了三任董事长。”格林柯尔的一位高管说。尽管有了收购科龙的成功经验,但格林柯尔进入亚星时仍小心翼翼。正式入主亚星前,顾雏军先动员亚星参加了科龙的联合采购,虽然参加采购的数量很少,但参加共同采购的部分,成本竟降低了25%,这使顾雏军信心大增。“用我们的管理模式、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把亚星做好并不是一件难事。”斯时,顾曾底气十足地对记者说。2003年12月10日,亚星客车悄然易主,被扬州格林柯尔揽入怀中。 以小制大
截至2004年底,除科龙、美菱、亚星、襄轴外,顾雏军还以科龙的名头,进行了其它一系列国有资产重组。
如今,格林柯尔麾下的冰箱产能已跃居国内第一,并拥有了两家汽车类上市公司。但迄今为止,顾雏军投入的真金白银并不多。上菱电器和远东阿里斯顿的冰箱生产线出售给科龙时已闲置多年,两家企业均以低价将它们拱手相让,上菱和远东的冰箱生产线只各卖了1000万元左右。
收购4家上市公司时,除亚星客车外,格林柯尔仅谋求取得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以便用少量资金掌控上市公司:收购科龙,顾雏军只掏出3.48亿元人民币,通过受让顺德市政府20.6%的股权,便成为了总资产超过65亿元的科龙电器的大股东。2003年5月收购美菱,顾雏军同样仅受让了20.03%的国有股,投入资金2.07亿元,就成为了拥有总资产22.5亿元的美菱电器的大股东。重组襄轴的情况如出一辙。格林柯尔收购亚星客车是个例外,它收购亚星集团60.67%的国有股,掏出真金白银4.18亿元。
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顾雏军仅耗费不到11亿元人民币,就将4家中国上市公司揽入怀中,掌控的总资产超过100亿元,其积聚财富的速度确实令人瞠目,这可能也是他遭受郎咸平炮轰的原因之一。 海外拓展 然而,格林柯尔兼并重组的步伐并未停息,前不久,顾雏军又将收购的魔杖伸到了欧洲。2004年11月17日和21日,格林柯尔在境外的子公司GRC Capital先后与世界著名汽车配件生产商汤姆肯斯的子公司盖兹国际在法国的汽车管件工厂和英国的汽车设计公司雷莱德产品发展公司签署了百分之百的股权转让协议,将这两个欧洲著名汽车企业收入了囊中。
“收购国外企业比收购国内企业简单得多,因为人家不会说我侵吞国有资产。”去年11月25日,顾雏军在记者会上说,他显然对郎咸平的抨击耿耿于怀。
但顾雏军收购两家欧洲汽车公司显然不是为了赌气。事实上,从格林柯尔进入亚星的第一天起,顾雏军就认定,格林柯尔旗下必须有一家具有世界水平的汽车设计公司,否则亚星客车将难以迅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收购盖兹国际在法国的工厂后,亚星客车就能方便地获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客车零配件。尤为重要的是,收购两家欧洲汽车企业后,格林柯尔的客车制造产业链就雏形初显。
格林柯尔收购国外两个公司花了多少钱?其资金来自何方?现人们不得而知,但却是国内媒体睁大眼睛关注之事。
尽管饱受质疑,但如今,收购胃口大得惊人的顾雏军并不打算就此收手。
“我们不会在汽车收购上停下脚步。我们还会进一步收购汽车配件公司。”顾雏军的目标是,要让中国的汽车配件企业进入世界主流市场。
在白家电和汽车两条战线上同时出击的顾雏军,能够梦想成真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