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002
- 帖子
- 222
- 主题
- 129
- 注册时间
- 2011-5-25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近日,刚刚在港上市的中行受到了国寿、平安等保险公司的热烈追捧。有媒体报道说,这些保险公司是通过购汇,即QDII形式对中行进行投资。日前,中国人寿有关人士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澄清,表示,该公司认购中国银行新股利用的是现有外汇资金,并非QDII形式投资。 保险公司认购中行股票并非QDII试点 5月30日,中国银行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公布了在全球发售中各大机构对中行股票的认购额度。其中,中国人寿及其母公司分别认购了3.9421亿股,中国平安也出手不凡,认购了4.73052亿股。按照中行5月24日确定的每股2.95港元的IPO定价,中国人寿和平安此次海外股票投资,共计动用约37亿港元,资金量远远超过此前交行和建行IPO时的规模。两家公司占了企业投资者近22%的配售额度,远高于其他10个认购机构。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人士也向外界透露,公司已获10亿美元外汇境外投资额度,其中1亿美元即用来认购中行股份。香港上市保险公司中保国际总裁吴俞霖也透露,该公司也通过旗下中保资产管理公司认购了中行新股。 据悉,中国人寿目前尚未申请QDII试点资格,原因是保监会关于QDII的具体办法还没有出台。中国人寿近期确有购汇行为,但并非启动QDII试点,而是认购中国银行在香港上市的股份,属于特事特办。中国人寿去年也通过保监会和外汇局特批的方式,以2.5亿美元投资建行在香港发行的股份。 消息人士透露,尚未在海外上市的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也已经竞买到了一定数额的中行股份。据了解,泰康人寿近期完成的换汇,同样也是获得了监管层的特批,并非QDII试点。
QDII实施细则尚未出台保险公司忧心汇兑风险 4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调整六项外汇管理政策,其中规定,保险机构可以用人民币购汇进行投资,可以投资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和投资货币市场工具。这标志着保险公司通过QDII投资从政策上放行。当前,有关保险QDII的关键性文件《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尚未出台,正在由保监会和央行加紧修订中。 尽管放行QDII能缓解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有限的困境,但看似的利好,保险公司的反应却相对谨慎。业内人士坦言,除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三家在境外上市的保险公司外,对国内其他的保险资金来说,实际上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汇率风险。“如果在没有一个完善对冲工具的基础上,大力发展QDII是不太可能的。”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汇率风险较大,如果只能投资固定收益产品和货币市场工具,会影响保险资金的收益水平。“保守估计,投资收益达到6.5%才能规避汇兑损失”,一位大型保险公司投资部门人士表示。 QDII可能涉足海外股票保监会急寻避险工具 央行虽然对保险机构放行了QDII,但却将股票投资排除在外,只“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 保监会有关人士此前表示,正在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QDII政策,对现有境外投资政策做必要调整,待风险可控、时机成熟时发布。至于投资范围,保监会将根据保险资金的特点对央行政策进行细化,以适应保险资金的需要。对此,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制度处人士透露,有关保险资金出海的具体运作管理办法由保监会来制定,保监会完全可以对股票投资放行。 与此同时,保监会也在为保险资金试点QDII寻找避险工具。保监会资金监管处处长曹德云表示,随着保险公司境外投资经验逐渐丰富以及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保监会正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寻找金融衍生品作为避险工具。由于国际上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保监会正在研究如何选择这些产品。 据统计,2005年整个国际保险资金有18%是投资在金融衍生产品方面的。有业内人士表示,“利率的升降绝对影响保险资金收益率,如果有衍生产品作为对冲工具,至少可以规避60%-80%的风险。” 业内人士预测,对QDII的投资领域,可能会是先债券、货币市场,然后再考虑中国在境外上市企业股票。“但是一般的保险公司,特别是在传统险品种资产配置上,还是对股票市场不会投资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