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并购整合 华尔街巨头暗战2007
下一主题:企业并购中国企业要当主角
返回列表 发帖

对冲基金正“巧妙”进入中国内地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8000只对冲基金,管理着超过1万亿美元的资产。除在香港市场兴风作浪外,它们还正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进入中国内地。有专家指出,中行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回归A股,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阻击对冲基金对A股的冲击。
悄然进入中国
“最近在北京注册的一家投资公司,就是做对冲基金的。”中华创业投资协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在国内有着强大对冲基金背景的不起眼的小投资公司并不算少。
据他估计,目前,以设立投资公司方式进入中国内地股票与商品市场的对冲基金,在国内约有10多家,仅在上海一地就有8家,它们管理的资产达4.06亿美元。
“我们主要与一些中小型公司合作。” 某知名对冲基金经理坦言,对于他们来说“低调”是最重要的,他所在公司的10名员工中有7名在上海工作,即使不是华人大多也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
与此同时,对冲基金也借道QFII、香港H股进入内地。
“对冲基金最喜欢摇摆不定的市场,这样才有为其带来丰厚回报的机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笑言,对冲基金卖空A股的方式,通常是从QFII处借入一定数量被他们看空的股票,将其卖出,等待股价下跌,然后在较低价位重新买进,偿还经纪商并获得差额利润。
但是,由于当前内地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做空机制,因此对冲基金在国内一时还无法施展拳脚。现阶段,它们的主要目标还是香港的中资股。
投资收益不俗
对冲基金“逐利”的本性决定它必须赚取高额利润。
“对冲基金第一是钱多,都在寻找投资机会,它们还准备到中国买机场买地产;第二是收益高,大约在15%以上。”最近刚在中东参加了一个对冲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会议的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根据对冲基金资讯(HFI)近日统计的数字显示,截至今年3月,以各种方式投资中国的对冲基金获得了16.8%的收益。
据左小蕾介绍,目前,在大中华区,对冲基金成了金融界最向往的职业。“他们不但收入高,而且生活简直就如天堂一般,可以在一个小岛上,只要有一台彭博,连通好Internet,在阳光下沙滩上,就可以完成交易。”
国内某大型证券公司投行部的一位负责人感叹,这与忙乱的投资银行生活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既不耽误你的收入,又可以拥有更多的私人空间。
很显然,中国股市的回暖以及监管水平的提升,给对冲基金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中华创业投资协会的这位人士分析认为,由于全球资金面临着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对冲基金辉煌业绩已经成为过去,其在欧美的收益率正在下降。相形之下,国内股市长期向好,投资回报正在上升,仅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就上涨了33.3%,这不能不令对冲基金为之心动。
此外,由于欧美市场为高流动性与高效的市场,因而越来越难赚取高额收益,而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相对较低,近年中国股市不断下跌,部分资质较好的股票投资价值凸现。因此,对冲基金进入中国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带刺的玫瑰
较之以前,素有“坏孩子”之称的对冲基金虽然已大不相同,在很多情况下,它充当一个长期投资者的角色。甚至有专家替对冲基金“正名”说,它是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搅局者”。
“10年前,大型对冲基金都以货币和商品作为投资重点,而现在,债券、股票和股权投资却成了它们的主要投资品种。”夏斌认为,这表明,对冲基金的“破坏性”已有所减弱。
但对冲基金就好比“带刺的玫瑰”,其投资目的以资本增值为主,没有明确的投资路线,其动向让人难以捉摸,仍然会给市场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几年前在亚洲、大洋洲、非洲、欧美到处肆虐的巨额对冲基金给社会和金融系统稳定带来的影响仍历历在目,无法忘怀。”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公开表示,对冲基金经理控制巨大投资,并能在不作任何披露情况下迅速转移这些投资,这将导致对市场信心的严重侵蚀和对市场的严重破坏。
日前,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许仕仁也指出,对冲基金使亚洲金融系统面临自1997年至1998年地区性危机以来的最大风险。他认为,对冲基金的监管仍未完善,交易透明度不足,对金融市场构成相当风险。
的确,对冲基金的破坏性还在不断上演。去年底,TCI在领汇基金上市短短四个交易日内疯狂吸纳,直至其持有比例达17.95%,成为单一最大股东。之后在半个月内,TCI先后购入领汇、新世界发展和百仕达控股的股份,涉及金额达90亿港元左右,而TCI的资产规模仅为30亿美元。但随后,TCI 开始减持手中股份,令这些公司股价大跌。
那么,作为监管者,到底该如何来抑制对冲基金的负面作用呢?
左小蕾表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增加对冲基金的透明度,提供足够的信息给投资者,剩下的就是让市场去判断。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并购整合 华尔街巨头暗战2007
下一主题:企业并购中国企业要当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