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专户理财或将毁灭公募基金
下一主题:QDII再次扩军2家信托公司获准加盟
返回列表 发帖

货币政策的樊纲“色调”

出乎市场预料之外,经济学家樊纲入选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市场此前普遍并没有把非金融领域的樊纲列为本次热门人选,此次央行的考量和挑选格外耐人寻味,显示了新调整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未来金融调控的新视角。
同门师兄评点樊纲
  
樊纲与左大培师出同门,两人1981年底进入社科院“西方经济学”研究生班,受教于经济学家朱绍文门下,开始了长达6年时间的硕博攻读。
  
不过,多年后,两位同门师兄弟在学术上“分道扬镳”,前者是市场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而后者成为“新左派”旗手。
  
“在当时的一批人中,我年长樊纲一岁。他的学术功底很扎实,一直关注宏观经济领域,我们关系较好。虽然十多年来,大家联系少了。”左大培向记者回忆了当时的求学情景。
  
樊攻读博士期间曾到哈佛学习,之后又回到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凭借雄厚的学术功底,1994年樊纲担任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不过,几年后樊纲离开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进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此事成为经济学界一段“公案”。
  
“朱绍文导师曾经拉着我去劝他,但他还是执意离开了。”左大培回忆说。“实际上樊纲离开社科院后,在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所以当选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是没问题的;他的不足之处在金融领域,因为学的不是这个专业。”左大培说。
淘汰“热门”人选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央行行长助理易纲是此次新人选的重要推荐者之一。联想到易纲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较深的渊源关系,此前舆论曾预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和宋国青教授是两个热门人选。
  
另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因在货币金融研究领域中,有着较深的研究功力也成为入选热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家说,与林毅夫等三人近几年来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力比较,樊纲似乎有些“平淡”。
  
林毅夫2005年提出新农村建设,并被采纳写入2006年后两会“十一五规划”纲要中。
  
宋国青长期专注于宏观经济和金融研究领域,并一直旗帜鲜明地推动人民币升值和利率升息;而夏斌在2005年下半年率先提出“紧信贷 宽货币”的金融格局。
  
在2003年经济过热、2005年产能过剩和2006年经济升温的三次经济大讨论中,樊纲在2003年高举“经济过热”大旗,为未来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然而,2003年后,樊纲似乎淡出宏观经济讨论,更为关注中长期经济制度问题,如收入问题。
金融调控的新视角
  
一位与樊纲相交较熟的发改委系统的经济学家评论说:“樊纲的宏观经济观点比较温和,他基本认同适度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能容忍的,与发改委系统的观点类似。从中长期来看,通货紧缩的压力和威胁更胜于通货膨胀。在汇率政策上,与其他多数经济学家一样,他赞同人民币升值。 ”
  
与前任余永定的国际金融学术背景不同的是,樊纲更专注于国内宏观经济及中长期制度领域。此番并不擅长金融调控的樊纲“淘汰”了前述几位热门人选,显示了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独特的选择标准和未来的调控视角。未来的货币政策将显示出更多的樊纲“色彩”。
  
“很明显,未来货币政策将趋向于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调控的结合,短期宏观和中长期结构政策的结合。这将与前两年的货币政策形成鲜明的对比。”
  
未来的货币政策——另一个樊纲“色调”可能来自于短期金融调整与中长期结构调整的结合。
  
“樊纲是中央决策智囊之一,将会为金融调控注入更多的中长期制度和结构调整力度。”前述经济学家说。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专户理财或将毁灭公募基金
下一主题:QDII再次扩军2家信托公司获准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