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定向增发的“时空”演进

时间
证监会获准的时间间隔,可以近似地以股东大会公告至证监会获准日来替代,我们以这一时间间隔考查证监会对定向增发的审批时间。
数据显示,2006年45家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间隔天数平均情况是:董事会预案至股东大会公告日平均为27天,股东大会公告至获准的平均间隔天数为82天。同时,自6月开始,当月与累计的预案至股东大会公告日平均间隔天数变化不大,但股东大会公告至获准日平均间隔天数却在逐渐增加。
其中,2006年6月获准的7家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公告至获准日平均间隔天数仅有37天,经过逐月增加,至11月,12家公司的间隔天数已达到108天,即耗时三个多月。股东大会公告至获准日平均间隔天数也同样呈增加的趋势,从7月的46天增至12月的82天。
当然,也有个别预案至股东大会公告日耗时长,或者股东大会公告至获准耗时短的非典型上市公司。前者如本钢板材(000761)、长力股份(600507)与中宝股份(600208),预案至股东大会公告日分别为102天、85天与60天;后者如12月份获准的万通先锋(600246)、11月份获准的中宝股份与上海汽车(600104),股东大会公告至获准分别为64天、59天与72天。
对于证监会对定向增发审批耗时增长的趋势,可以用两种原因来解释,一是由于申请定向增发的公司众多,证监会存在工作效率上的压力;二是证监会对定向增发的审批正逐渐变得谨慎。
空间
通过考查全部A股上市公司、2006年度计划定向增发公司与2006年度已实施定向增发三组公司的财务指标,我们发现,三组公司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表2);其中,2005年度与2006年三季度每股收益递增,2005年度资产报酬率递增,2005年末与2006年三季末资产负债率递减,2005年末“货币资金/资产总额”递增,2005年度每股分红送转递增。
可见,目前已被证监会核准并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大多属于优质,具有收益高、分红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与货币资金充裕的特点;而计划定向增发上市公司次之。
对于计划定向增发上市公司的这种优质特点,可以用投资者看好公司基本面的原因来解释;而对于已实施定向增发公司更加优质于计划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很可能反映了证监会审批时的一种标准,即向优质上市公司倾斜,与市场人士所认为的定向增发“门槛较低”相违背。
然而,这种放行标准的逻辑却值得商榷。比如,如果货币资金充裕,是否有必要定向增发,便值得考虑了;资产负债率低时,完全可以进行适当的负债经营,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据介绍,对于大股东以资产认购的,监管部门在审核中关注的一项是,增发后不能摊薄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不过,由于发展与盈利的矛盾性与时期错位,如果增发后虽然摊薄每股收益,但换来的是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这时,投资者很可能更多地看重长远发展,而非短时期的摊薄。其实,在已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中,便有收益被摊薄的具体案例。
由于上市公司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单纯的以某项指标或某几个指标来判定是否应该增发,往往显得简单武断。前段时间,格力电器(000651)定向增发未被批准,便是一种例证。有证券分析人士透露,格力增发方案被否决的主要原因是发审委对该公司的负债率过高表示担心。然而,如果目前负债率高,定向增发反而能够降低这种一直高企的负债率;同时,由于是定向增发,对于现有流通股股东而言,也能够分享降低财务风险之后的公司发展。其实,在格力电器高负债率背后,却是其极少的有息负债,与资金运作的周密安排。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