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李东生的“敦刻尔克”

中国公司远征欧洲为什么未获成功?
本刊特派记者何禹欣 发自香港 本刊记者 王虎 本刊实习研究员 卞采妮 发自北京
10月31日,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公司(Thomson)(巴黎欧洲交易所代码:18453)同时发布公告,宣布将对两者的前合资公司TCL汤姆逊(TTE)之欧洲业务展开重组。
四天之后,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位于北京马甸桥南的TCL大厦接受了《财经》记者专访。这位全球最大彩电企业的缔造者不复两年前刚刚完成收购时的意气风发,但依旧态度从容:“我们付出的代价比我们预期的要大。立足于现在的情况,当前最重要的是保持集团健康经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欧洲业务不能再继续这样的状态。”他强调。
对于李东生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TCL汤姆逊欧洲业务持续恶化的亏损,在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试验与讨论后,答案已经别无选择——只余裁员重组减亏止损一途。面对今年上半年扩大至9600万美元的欧洲区巨额亏损,市场亦对重组方案表示了支持。TCL集团发布重组公告次日,其股价比前日上涨超过 9%,从0.74港元/股涨至0.81港元/股。
TCL即将在欧洲实施的这场重组,将开创中国企业在欧洲大规模裁员的先河;从巴黎到波兰,超过450名员工将因此失业。TCL为此次重组预估的费用,更高达9000万欧元。
重组费用从何而来?TCL能否在公认裁员最困难的欧洲顺利实施裁员计划?在公告发布后,等待着TCL的,将是一系列绝不亚于国际并购整合的新鲜且棘手的难题。能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迈过欧洲这道“坎”,对于TCL的未来至关重要。
“这是李东生的‘敦刻尔克’”。一位业界人士评论。1940年5月,陷入德军重围中的英国远征军从法国敦刻尔克撤退。
时间是最大的敌人
TCL汤姆逊是TCL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TMT,香港交易所代码:1070)与汤姆逊彩电业务合并之后成立的新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主要在欧美市场销售彩电。TCL汤姆逊(欧洲)总部位于法国,拥有在波兰的一家工厂和分处于不同欧洲国家的八间销售公司,产品目标市场为西欧和东欧地区。
TCL集团公告称,TCL汤姆逊(欧洲)将从今年10月底开始重组,主要包括终止OEM(贴牌)业务外的所有电视机的销售和营销活动,对大部分现有员工及六家销售公司进行重组,并“择机变现”现TCL汤姆逊(欧洲)的资产及库存。
TCL董事长李东生告诉《财经》,所谓“择机变现”的资产主要指波兰工厂。除此之外,TCL汤姆逊还将逐步减少向汤姆逊公司所属昂热工厂发出的生产订单,直至2008年减为零。
据李东生身边相关人士证实,TCL目前在欧洲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的六间销售公司都将纳入重组范畴,相关业务由在香港成立的离岸公司接手。
法国劳动部称,TCL汤姆逊(欧洲)重组,将导致布伦和昂热两地办事处分别有150名和50名雇员失业。同时,承接转包生产业务的汤姆逊昂热工厂250名雇员失业亦与此有关。
众所周知,欧洲裁员的补偿标准是世界上最高的。根据法国《劳动法》,在公司基于经济困难或技术变化原因裁员时,对雇员的补偿标准将不得低于工资总收入的20%,在工龄超过10年时,在前一补偿的基础上,还要再加补最后六年工资总收入的2/15。
在欧洲,员工除了得到法定的补偿,往往还会要求增加一些额外补偿,补偿的数额将由资方与工会谈判决定。按照法律,劳方还享有三个月的预通知期;期间资方需继续支付工资。而一旦劳资谈判时间拉长,将直接影响重组进程。
目前,TCL已将相关裁员补偿方案提交给TCL汤姆逊的工会委员会,双方谈判将在11月中展开。TCL汤姆逊(欧洲)发言人拒绝透露来自工会或公司方面对裁员的进一步信息。但李东生对于裁员计划的实施仍显示了信心:“我们的方案比较合理,工会对这一点比较理解。”
据悉,公司提交的重组及裁员方案,需要向所在国的劳动部商业委员会咨询,然后由商业委员会出具一个推荐意见,但该意见不具备法律效力。
在此之前,为了获取支持,李东生在今年8月初专程会见了法国劳动部长波尔卢(Jean Louis Borloo)与工业部长卢斯(Francois Loos)。对于TCL的重组行动,法国劳动保障部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了理解。
法国劳动部新闻发言人表示,8月至10月间,为减轻TCL汤姆逊(欧洲)重组的社会影响,劳动部主持安排了数次会议。问及政府对TCL汤姆逊重组的具体支持,他告诉《财经》记者:“政府将推动方案的执行,以使重组的社会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但不会提供任何资金支持。”
据悉,如果劳资谈判破裂,TCL汤姆逊仍可以继续实施其重组计划,前提是必须申请仲裁,而仲裁程序在欧洲往往旷日持久。
观察家指出,时间是TCL最大的敌人。TCL汤姆逊必须尽快与工会达成协议,否则拖得越久,重组费用越高。
“这个交易太速成了”
事实上,TCL汤姆逊(欧洲)重组已是TCL在欧洲的第二次失利。在2004年并购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前夕,德国传来了两年前TCL投资820 万欧元收购的彩电公司施耐德停产的消息。但TCL在2004年并购热情高涨,一举完成了对法国阿尔卡特移动电话业务和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两项收购。
“这个交易太速成了。”为TCL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担任顾问的波士顿咨询集团(香港)副董事长许燊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他们担心 TCL对欧洲市场以及汤姆逊彩电部门的欧美业务了解并不充分。事实上,早在交易完成前,波士顿咨询集团便发出了“风险大于收益”的预警。
作为TCL的创办人和彼时持股逾5%的个人股东,身为董事长的李东生对此宗交易的巨大风险和挑战并非茫然无知。2004年,他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亦曾承认“现在中国的这种并购是有问题的,中国的产业目前还远没有到非常有经济实力的阶段,中国的并购在很大程度上是‘小马拉大车’。”他说, “这一点,我自己在决策的时候也是挺困扰的”。
然而,时年47岁的李东生并没有在“风险大于收益”的判断面前畏缩。在2004年1月的内部演讲中,他表示,“如果我们不做,今后很难再有以这样的条件来形成全球产业第一的机会”。此外,“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个项目将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这篇题为“决战决胜建立全球化的TCL”的演讲,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探讨“承担实业强国的使命”。发言结尾,李东生直抒胸臆道:“我们是在写中国经济的发展史,在写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历史,在创建中国的世界级企业。”
与决心相比,为并购而做的准备是不够充分的。一位在TCL深圳总部担任中层管理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并购后的TCL人才严重不足,以致以往需要具备三至五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才可外派的规定,很快被缩短为一年。
谁来埋单?
据李东生透露,此次重组的预估成本为9000万欧元,重组涉及的现金需求预计约为4500万欧元——这部分资金,主要将由汤姆逊公司提供的资金和变现公司既有资产解决;TCL多媒体则将为重组后的新公司提供不超过1300万欧元的营运资金。
在此次重组中,汤姆逊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作用令人关注。
2004年7月,TCL集团和汤姆逊将双方所有彩电资产注入TCL汤姆逊,TCL集团与汤姆逊在TCL汤姆逊各持67%和33%的股份。一年后,汤姆逊将其在TCL汤姆逊的股份置换为在TCL多媒体29.3%的股份,TCL汤姆逊则成为TCL多媒体的全资子公司。
《财经》记者获悉,早在今年6月,TCL即与汤姆逊开始讨论欧洲的重组问题。李东生透露,汤姆逊起初对重组方案并不同意,其后双方逐步达成共识,在重组方案修改完善之后,作为股东的汤姆逊同意资助重组计划的实施,同时也提了一些条件——要求解除并购时签订的股票禁售协议。原协议规定,自 2005年8月10日后的三年内,TCL集团与汤姆逊均不得转让所持TCL多媒体之股份。修订后的协议解除了汤姆逊的义务,但TCL集团所持TCL多媒体的38.74%股份仍然受原协议条件约束。
无论是TCL还是汤姆逊,均拒绝透露各自将在总计约9000万欧元的重组成本里具体承担的比例。从现有公开信息来看,重组成本由TCL多媒体和汤姆逊共同承担。具体做法为,TCL多媒体拿出约1亿美元的预提和拨备,汤姆逊承诺提供财务支持。
10月30日,TCL集团宣布将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共募集10.5亿元资金,其中约6.5亿元用于增资TCL多媒体。
禁售协议解除后第三日,11月3日,汤姆逊即向瑞银集团出售了3.90294亿股,将在TCL多媒体的持股比例从29.3%降低到19.3%。减持后首个交易日,TCL多媒体股价从减持前一个交易日跌去了20.5%,从0.78港元挫至0.62港元/股。按欧洲的证券法规,持股20%以下的子公司可不合并财务报表。出售TCL多媒体股份套现正可“一石二鸟”,为汤姆逊对TCL汤姆逊(欧洲)提供财务支持准备现金来源。
解除禁售之外,TCL汤姆逊就现有商标特许和承包昂热工厂协议与汤姆逊重定了协议。
在商标特许方面,原来20年的特许使用期在欧洲地区改为两年,但毋需支付专利权费。原协议仍适用于俄罗斯、乌克兰及哈萨克斯坦地区。由于主业已逐步转移到非消费电子领域的缘故,汤姆逊不希望汤姆逊在欧洲再作为消费电子品牌。
TCL表示,2009年停用汤姆逊品牌后,将考虑在欧洲启用TCL品牌或早先并购的德国施耐德品牌,也可以继续使用并购汤姆逊时获得的其他欧洲本地品牌。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汤姆逊将偿还TCL汤姆逊就申请及管理若干知识产权的若干预付款项。
昂热工厂方面,修订后的协议减少了TCL汤姆逊未来两年必须向昂热工厂发出定单的工时。但按照TCL汤姆逊成立之初与汤姆逊签署的协议,当TCL汤姆逊实际发出定单之工时未达到双方厘定的最低额度时,TCL汤姆逊仍需按合同承包的工时付费。
“最终,是公众股东承担了TCL汤姆逊(欧洲)重组的成本。”大和总研(香港)分析师何伟基认为。
截至本文发稿前,TCL多媒体收盘价为每股0.63港元,约为TCL并购汤姆逊前历史高位3.70港元(2004年1月6日)的六分之一。
“欧洲到底病在哪里”?
“TCL汤姆逊(欧洲)遭遇到欧洲家电市场的重大变化——传统CRT电视在欧洲的份额从80%猛降至如今的20%,这是无人可以预见的。”TCL汤姆逊(欧洲)发言人帕米拉玛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东生在两年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谈及自己对汤姆逊彩电业务不振的主要思考。他认为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低价产品对全球产业的冲击,二则来自于大型零售商日益增强的议价能力。此外,作为老牌欧洲家电商,汤姆逊的管理及采购未能紧随行业的变化。当时李的判断是,只要集中精力扭转汤姆逊主要的亏损市场——美国,即可加大整合成功的胜算。
今年11月初李回顾说,整合伊始,“虽然意识到对欧洲业务也需要做一定的工作,但是鉴于当时资源有限,所以合并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欧洲都在按照原有的模式运作”。
回头再看,急于施展中国企业所长的“成本控制”以令汤姆逊业务扭亏,使得TCL高估了“中国价格”能在国际购并中发挥的效力,也大大低估了TCL汤姆逊整合的复杂性。
曾担任TCL汤姆逊并购及整合顾问的波士顿咨询集团亦指出,虽然成本控制和供应链在欧美市场已变得非常重要,“但不表示这种能力就足够应对竞争”。
放手TCL汤姆逊(欧洲)继续按旧模式运转的做法,招致了严重的后果。李坦承,从去年发生问题后,“相当一段时间,我们都不太理解真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个例子是,当出现亏损时,TCL汤姆逊(欧洲)给出的理由是总部(中国)新品投放延迟。而总部后来发现,TCL汤姆逊(欧洲)所承担的前端销售周转太慢,亦是业绩恶化的原因之一。“互相推诿,但也各有责任,导致总部不能清楚欧洲到底病在什么地方,很难采取有效措施改革。”李说。
“TCL一开始寄望于打汤姆逊品牌,但汤姆逊在欧洲市场号召力并不强。”大和总研(香港)分析师何伟基回忆,十多年前自己求学法国时,汤姆逊品牌已在家电业失去优势,而后一直委顿至今。“汤姆逊系法国老国企出身,竞争力弱——在法国本土都不强,不是前三位的企业。”
李东生本人认为,TCL汤姆逊(欧洲)的问题内外有之。外部环境上,欧美家电市场迅速过渡到“平板”彩电,但TCL对此认识不足,对彩电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上“出现一个很大的失误”。
平板产品在经营模式上与传统CRT电视有很大区别,使整合阶段止于“维持原状”的TCL汤姆逊(欧洲)更加应对不及。企业在CRT经营中所形成的速度和经营的流程方式,根本不能适应平板电视所需。
以流动资产周转期为例,平板电视新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令TCL措手不及。李东生介绍说,一般CRT彩电三个月库存的价格贬损不过3%左右,而由于价格波动太大,平板电视一个月的库存贬损就超过了4%;在销售淡旺季交替时,平板电视的月价格波动可在10%以上!这种新品的更换速度,对研发能力和库存管理能力要求甚高。
因技术准备不足,2005年,TCL汤姆逊(欧洲)的平板产品新品投放一直比市场需求慢一个月;加之营销组织体系和供应链的速度和效率滞后,使公司陷入平板产品销售增长和亏损同步上升的困境。
从内部观之,一再忽视欧洲传来的“红灯”信号以及内部人力资源的不足,TCL的管理半径不足以同时覆盖欧美,致使欧洲的亏损迅速扩大。2005 年欧洲彩电销售下滑16%,并没有引起TCL警惕,还将当年欧洲部分的盈利目标乐观地设定为1000万美元。随后就在今年上半年内,TCL汤姆逊(欧洲) 亏损便上升达9600万美元。
“整个TCL汤姆逊(欧洲)的系统、产品、技术储备和管理体系,都未能跟上迅速向平板彩电过渡的欧洲市场。”李东生坦承道。
“温和”方案
早在一年前的2005年9月,TCL便作出欧洲业务必须重组的决定。当时,TCL汤姆逊(欧洲)的法籍总经理主动提出一个重组计划,其中包括裁员百余人。虽然此方案现在看还太保守,中国总部仍当月便批准;但到今年5月TCL汤姆逊(欧洲)负责人被免职时,“这个方案仍未执行到位”。李东生告诉《财经》。
今年5月,TCL汤姆逊(欧洲)核心团队被撤换。同时,TCL亦开始与汤姆逊进行谈判,希望大小股东能共同担当对TCL汤姆逊(欧洲)的责任与义务。但最初由TCL拿出的重组方案,并未得到汤姆逊的认同。为了增强重组方案的说服力,TCL聘请了麦肯锡作为顾问。
麦肯锡的加入,意义并非在于TCL汤姆逊(欧洲)重组方案做大的修改,而是将TCL提出的方案细节予以量化,“基于这些数字核算,各方股东承担责任心里才有底。”
可供TCL汤姆逊(欧洲)选择的方案有三,即持续经营、协商重组或破产重组。专业顾问公司计算的结果是,上述三种方案需要投入的资金分别为 1.7亿欧元、9000万欧元和4000万欧元。综合看来,持续经营投入最大、风险亦最大;破产方案成本最低;协商重组的风险和投入均位于中间。“这是一个温和方案,既能在欧洲健康持续经营,又未放弃社会责任。”TCL内部有关人士称。
顾问公司的分析显示,“持续经营”将基本维持现有欧洲业务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协商重组”意味着对现有业务模式的重大改变,“破产”则意味着TCL彻底退出欧洲。
由于无需负担裁员成本,“破产”是风险和投入最小的方案。但李东生表示,此举会对企业造成品牌伤害,同时产生较大社会负面影响。欧洲、美国和中国本土作为TCL战略市场的地位并没有改变,“欧洲是不能放弃的”。
不过,李承认,TCL在欧洲的销售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新业务模式将放弃对以往小客户的支持服务,转向集中价值客户业务。销售额会有所下降。”TCL将关掉在欧洲的八间销售公司中的六间,代之以在香港设立离岸公司;与此同时,波兰工厂即将提上日程的重组与昂热工厂订单的缩减,这些都暗示出,欧洲业务未来的萎缩速度和规模不可小视。
在协商重组方案中,如何“先收缩再发展”将是关键。市场人士认为,按照现在的重组安排,如果重组时间拉长及市场持续恶化,TCL停止在欧洲的生产和销售乃至彻底退出欧洲,也不是不可能。
亦有观点认为,放弃破产方案和李个人性格亦有关系,“他不服输”,一位香港资深证券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平板”远忧
尽管承认此次欧洲重组是一个“难得的经验教训”,李东生表示:“我还是认为国际化战略没有走错”。
李的信心,来自北美业务已取得大量减亏的成绩和对平板业务的赢利预期。根据研究机构Synovate报告,2006年5月-7月,TCL汤姆逊旗下RCA品牌在美国市场销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9%。
李东生对《财经》表示,并购完成后,北美业务持续改善,亏损已从2004年的1.2亿美元降至2005年的4500万美元,今年的亏损预计仅在1100万美元左右。
平板业务方面,TCL称自去年加大产品的技术研发投入后,今年9月的国内市场份额比年初增长了一倍,并首次实现了赢利;而TCL汤姆逊三个平板产品在今年欧洲电子展上获设计奖,亦“坚定了我们在欧洲继续保持的信心”。
并购汤姆逊彩电部门的确造就了TCL在传统CRT电视领域的龙头地位。据研究机构iSuppli的数据,今年一季度,TCL汤姆逊的CRT电视销量排名已升至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11.19%。
但在代表未来技术趋势的平板业务上,是否真如TCL预计得那么乐观呢?
按iSuppli今年一季度数据,平板电视占全球彩电销量的比重为17%,市场集中度却明显高于CRT。全球排名前六位的平板制造商占据了平板电视市场近60%的份额——其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大和总研(香港)分析师何伟基认为,从传统CRT电视转向平板电视,对中国家电厂商可能意味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中国价格”优势逐渐丧失。中国家电商并未掌握平板电视的核心技术,生产平板电视所需面板均依赖于从日韩及台湾进口。据他称,“一台价格在5000-7000元左右的平板电视,面板商大概会拿走80%”。
目前,平板电视市场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迹象,上游有进一步整合的趋势。一旦整合完成,下游电视制造商的利润将进一步受到挤压。
“两个问题会决定TCL多媒体公司能否出现转机。”德意志银行分析报告指出,“一是欧洲业务,二是平板市场”。
李东生结束《财经》的专访之后,还要去大中电器参加一个营销活动。匆匆告别前,记者问道:“如果再来一次的话,还会做同样的决定吗?”
“还会。”李颔首,“没有一个世界级的制造企业不是跨国经营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