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164
- 帖子
- 448
- 主题
- 221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树欲静而风不止。 近期,渤海证券俨然成为市场“明星”,与之相关的上市公司身价陡增。大股东泰达控股的泰达股份(000652.SZ)、四环药业(000605.SZ)以及青海明胶(000606.SZ)也因此股价暴涨。 针对市场流传的渤海证券与摩根大通商谈合资一事,渤海证券内部人士十分恼火,“这完全是无中生有。” 上述人士说,合资和借壳都是远期战略目标,但目前压根没有着手进行。 市场人士认为,机构入驻泰达股份,主要是出于对泰达控股将旗下资产装入上市公司的预期,“泰达旗下有银行、信托、证券、房地产业务,不管哪一项装入上市公司,股价都得暴涨。” 泰达控股由天津经开区管委会授权行使国资经营管理,总资产970亿元,经营范围涉及金融、基础设施、土地开发、工业、物流、能源供应、交通运输和酒店等行业。拥有泰达集团、泰达建设集团等15家全资子公司,其中泰达集团持有泰达股份36.03%的股权。 “无中生有” 有报道称,摩根大通正与渤海证券进行潜在收购股份的谈判,入股比例约在20%-25%。谈判如果顺利,摩根大通很可能成为仅次于泰达股份的第二大股东。 记者获悉,天津市政府积极推动合资,摩根大通也已跟渤海证券就合资一事谈妥,但因泰达方面和管理层不愿意合资,最后不得不告吹。其结果是,泰达方面要在前一轮重组基础上再出6亿元补充资本金。 渤海证券内部人士说:“公司前几年处于困境时,与许多券商一样,希望能借助外资走出泥潭。” 渤海证券曾与包括日本、韩国、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多家外资券商接触,但都无实际进展。 随着市场好转,泰达集团意识到证券公司价值,愿继续投资,去年底,渤海证券重组终于尘埃落定。 根据重组方案,渤海证券拟将其注册资本金由23.17亿元减至9.27亿元,原股东所持股权均按4折处理,占注册资本比例不变。 然后,由原股东泰达控股、天津市财政投资管理中心及泰达股份分别增资3亿元、4亿元、6亿元,渤海证券注册资本从减值后的9.23亿元增加至22.27亿元。其中,泰达股份占26.94%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重组后,泰达控股及泰达股份直接和间接持有渤海证券股权达54.33%,天津市财政持股20%。 对于传闻中政府方面和泰达以及管理层对合资的分歧,渤海证券这位人士感到很困惑:“金融企业都已市场化,证监会也对法人治理结构抓得很紧,管理层就是执行股东和董事会决议,分歧无从谈起。” 他说,公司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确保拿到规范类券商资格,估计时间约在3月底4月初。 接着就是争取拿到创新类券商资格。“如果没有,权证、融资融券等很多业务,就不能开展,客户肯定会流失。” 证监会规定,规范类券商净资本下限2亿元,创新类券商净资本下限8亿元。 因此,渤海证券需要再次增资扩股,计划将净资本扩充到12亿元。 “目前达不到上市条件” 增资扩股会不会引入外资? 渤海证券人士说,引入外资作为战略投资者肯定是公司远期战略目标,但对这件事,公司目前“什么日程安排都没有”。 渤海证券由天津市政府一手“养大”。 2000年,天津国投、天津信托、天津北方国投、天津滨海信托等4家信托机构所辖证券业务部门和天津证券占全市90%的证券类资产被整合在一起。 “重组时的23亿资本金和新成立公司的23亿资本金是两个概念,加上市场不太好,渤海证券成立后艰难度日。” 天津市政府对渤海证券一直关爱有加,帮助消化不良资产,并推动重组。目前渤海证券净资产11亿元,净资本6亿元。 对于借壳上市,渤海证券人士认为,公司存续时间只有5年,内外环境都不成熟,还不能达到上市要求。 他说:“平心而论,上市公司应在公司治理结构、业务拓展、风险控制方面都相对成熟和完善,能达标的券商很少。” 因股价连续暴涨,证券交易所屡次对相关公司停牌,上述3家上市公司则数次予以澄清。 相关传闻给渤海证券造成相当压力,上述人士“公司工作现在被这些传闻牵着走。” 3月7日,新浪网登出《青海明胶:渤海证券借壳上市的最佳选择》(下称《青》)后,青海明胶被深交所临时停牌,要求刊登相关公告,3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否认后连续涨停。 同日,泰达股份和四环药业分别发布公告,前者称董事会从未讨论过渤海证券借壳上市事宜,后者则表示,泰达控股有意向其注入资产。 3月20日,证监会宣布处罚发布虚假信息的证券分析师蔡国澍。蔡因《青》一文信息严重失实,对公司股价造成影响,涉嫌违法违规,被立案稽查。 二级市场对于朦胧前景的炒作并不能持久。上述人士表示,“一旦消息明确,没准股价就掉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