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基金慎对“急匆匆的钱”

近期市场行情火热,基金营销热潮也持续高涨。业绩好的老基金持续营销基本上是两三天就停止发行,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规模让基金业人士喜上眉梢。
面对这种局面,基金业一些人士却觉得有些不踏实。看着兴冲冲蜂拥而来的投资者,上投摩根总经理王鸿嫔不禁自问:“这些人真的了解基金吗?”问题可能不是太乐观。
让投资者真正了解基金
急匆匆地买基金,大多冲的是明年资金翻倍而来。日前参加第五届中国基金论坛的一些基金公司高管不约而同地表示,这样的钱,应该谨慎对待。
今年以来,基金的财富效应相当明显。据中国银河证券统计,截至11月30日,有20只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超过100%,其中排名第一的景顺内需增长净值增长率高达136.94%。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高达92.31%,偏股型混合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84.10%。在这种财富效应下,不少投资者对基金理财高度认同。不过,很多投资者买基金的目标却成为基金业无法承受之重。业内人士表示,明年是否还会有今年这样好的收益,基金业人士心中并没底。他们担心届时一旦没有达到这样的收益水平,这些投资者会很失望,进而形成大规模赎回潮。
“现在最重要的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华夏、上投摩根等基金管理公司的一些人士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基金营销几近狂热的状态下,基金业尤其要冷静。在营销中应适当地踩一踩刹车,降低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尤其要劝阻那些不懂基金理财、属于比较盲目的资金冲进基金。这样做也是为了基金业的长远、平稳发展。
“我不愿意客户冲动地买我们的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总经理王鸿嫔道出很多基金业人士的心声。
呼吁增加蓝筹供给
今年9月份以来,新老基金营销为股市带来逾千亿的新增资金。现在,基金管理的资金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这让基金投资人士开始感到有点吃不消。一位基金业投资人士风趣地说,现在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差不多成了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执行者,因为“基民”们已经夺了基金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权。他们的钱源源不断地涌进来,留给基金经理们的操作只有买、买、买。
业内人士介绍,按照相关规定,新基金必须在3-6个月内完成建仓。老基金在完成持续营销后,股票仓位最低甚至有可能被稀释到10%左右,它们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基本仓位的构建。
“大量的资金涌入基金,会使得市场短期内出现泡沫。”一位基金业投资人士忧心忡忡地说。在论坛上,基金业人士建议,接下来应该不断增加像工商银行这样大型优质蓝筹企业的供给,以有效平衡流动性过剩问题。
现在大盘已经冲上2100点,很多股票的估值已不低,基金管理人对于后市的判断也出现了分歧。
“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估计2007年不会是快乐的一年。”广发基金投资总监朱平认为,今年行情好得几乎超过所有人年初的预期,市场已经形成了进股市就能挣钱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所以发行基金都很顺利。“但这个逻辑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呢?”他认为明年应好好考虑这个问题。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王宏远则显得比较乐观:“长期牛市已经确立,任何调整都是牛市的调整。”王宏远认为,基金投资应紧紧抓住目前在全球比较优势背景下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重新估值机会,对优质资产进行战略性布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