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190
- 帖子
- 352
- 主题
- 155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第一财经日报》:从证监会期货部主任到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你完成了这种角色的转变,并且在这半年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也正式挂牌了,对于这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受? 杨迈军:这种角色的转换为我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天地,我非常高兴。在证监会时,作为一个监管者,工作虽然也涉及到市场的方方面面,但是很多不应该由监管者考虑的问题,我学习和关注的自然比较少。有这样的机会到交易所工作,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学到很多东西。现在,作为处在市场一线的管理者,既要发挥监管的作用,控制好市场风险,又要积极稳妥地发展市场,促进期货功能的发挥。由于从监管岗位过来,在监管方面,我有很多体会,在这方面的意识也比较强,这很有利于我做好现在的工作。 对于金融期货,我认为,金融期货是国家的事业,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金融期货的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你原来在监管的岗位,现在又成为交易所老总,有没有觉得当时认为是必要的监管,现在觉得是对交易所创新的束缚? 杨迈军:应该说没有。正如监管与发展不可分割一样,规范与创新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市场要发展就要不断创新,但创新必须是在规范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盲目的创新,必须以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为根本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把指导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期货市场的和谐发展。当时的一些监管和制度性的约束,是历史形成的,是符合历史条件的,也是为今天的发展打下了坚实规范的基础。在监管的岗位上时,我和期货交易所有充分的沟通,我们也都一致认为具体的监管制度、措施需要根据发展变化的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在证监会期货部,我强调加强监管,到了上期所,我依然强调监管。有效的监管是市场规范发展的重要条件,下一步,证监会将构建“五位一体”的协同监管体系,上期所会全力以赴参与到这个体系当中去。 对市场规律的探索和掌握是永无止境的必修课,从监管层到市场,有利于我个人把握监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从两个角度更全面地看问题。随着我对期货市场更深的理解,反过来我也会从市场出发对今后的监管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交易所的发展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对于一般所说的“商品定价权”,我更倾向于理解为“对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力”。而有了好的市场,能充分反映本国和国际上的商品供求关系,那么市场对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力自然会增加 《第一财经日报》:近年来,全球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并购也愈演愈烈,上期所和国外的期货交易所相比,有什么样的竞争优势,我们的劣势又是什么? 杨迈军:刚才我提到,上期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国民经济服务,既然如此,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而中国作为生产消费大国,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上有强大的需求和市场。这既对中国加快发展商品期货市场提出了迫切要求,又成为了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一大优势。其次,我们具有后发优势,通过借鉴国外成熟期货市场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新兴、转轨市场的特点,将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除了外部环境的优势外,我认为上期所最大的竞争优势还在于从基础建设到产品开发,再到市场服务和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谈到竞争劣势,主要是在市场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如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无法与国际市场有效对接;市场品种少,品种创新的效率还不高等。 《第一财经日报》:我们注意到,在前不久公布的《国际金融中心十一五规划》中,上海市政府提出要在2010年末,将上期所建设成为世界排名前10位的有重要影响力的交易所,成为重要的国际商品定价中心。这也与你刚才所说的中国需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货市场是一致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你是如何看待市政府所提出的目标? 杨迈军:《国际金融中心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上海市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不辜负上海市政府的期望,通过扎扎实实、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出应有的贡献。 期货市场作为广义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为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提供风险管理的工具,为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提供可靠及时的定价参数,从而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实力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期货市场是企业、金融机构和各类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市场,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有利于吸引和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和投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金融服务中介机构进入,从而提高金融中心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只有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各类金融市场充分发展了,才能形成一个相互影响、高度完善的金融体系,才能更好地展现上海各类金融要素市场聚集的协同效应。所以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从客观上也需要上海期货市场迅速壮大和发展。这方面,上海既有优势也有条件,特别是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已经提供了这样的条件和可能。 随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深入,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期货市场的参与面将更加广泛,而这将更有利于将上海期货市场建设成重要的国际商品定价中心。对于一般所说的“商品定价权”,我更倾向于理解为“对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力”。而有了好的市场,能充分反映本国和国际上的商品供求关系,那么市场对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力自然会增加。从这个角度来看,国际化将是上期所追求的目标。当然交易所的国际化要在国家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下统筹考虑。 《第一财经日报》:上期所将用什么样的形式来探索国际化呢? 杨迈军:从国际上看,目前有着全球价格风向标地位的期货交易所无一不是面向全球开放的市场。所以说,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经过五年的过渡期,中国的金融市场已经从2006年12月11日开始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但我国期货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对于期货市场的开放,我们应该本着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配合国家外汇体制改革的进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措施,积极应对期货市场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上期所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这一过程也将是逐步的。比如,可否首先允许国外一些机构成为交易所特别会员,虽然这些机构一开始不能作为像QFII那样参与国内期货交易,但这些特别会员可以将管理经验、市场判断带入国内市场。另外,交易所可能会在某些品种上进行QFII试点,允许国外的一些机构投资者或和某个品种相关的投资者参与到国内市场中。 在进行这些探索的同时,我们还将尝试其他方式的对外开放。如扩大交易所国际合作,探索国际品牌在上期所注册,研究建立国际化的交易平台,逐步提升上海价格、上海标准和上海规则的国际影响力。
商品期货将与金融期货共同协调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成立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007年我国将推出金融期货品种,大家现在对沪深300指数期货都很期待,你怎么看待金融期货对中国期货市场的意义,金融期货推出后对商品期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杨迈军:从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的关系来看,双方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家从资本市场发展的大局出发,组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集中开展金融期货,这是一个重大决策,对中国整个期货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要。 从国际市场的经验来看,商品期货的历史要远远长于金融期货,不过商品期货的充分发展也是在金融期货推出后的最近30年。投资者对期货的了解将会因为对金融期货的关注而增强,国家对金融期货的政策也自然有利于商品期货的发展。另外,大量资金在参与金融期货的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会参与到商品期货市场中,从而增强商品市场投资者参与的广度。从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一些大机构就同时参与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 当然在金融期货推出的初期,也可能会对商品期货产生一些影响,比如一部分参与商品期货的资金有可能转移到金融期货市场。这种情况是否能出现,还需要到时进一步验证,即使出现,应该也仅仅是一种短期效应。从长远来看,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是相互促进的,特别是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品期货的前景十分广阔。 《第一财经日报》:你刚才说到,随着金融期货的推出,更多的投资者在对期货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有可能参与到商品期货市场中来。那么,上期所是否会开发一些产品,满足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呢? 杨迈军:对于这一点,上期所还是相当谨慎的。我们认为,商品期货尤其是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的交易,更多的需要机构投资者或者相关行业的生产、流通企业来参与,这并非大众投资产品。我相信,随着《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修订,期货市场在发展中,将会研究开发集合理财产品,期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还是参与集合理财产品为宜。
加大原油、黄金产品研究力度,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石油和钢材是真正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品种,我们将钢材比作国民经济的“筋骨”,石油比作国民经济的“血液”,上期所要做的就是“强身壮骨”、“活血化淤”,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第一财经日报》:就石油市场而言,目前国内原油价格完全放开但主体较少,成品油价格未完全放开。在这种情况下,推出期货难度是否很大,你怎么看? 杨迈军: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2006年我国消费原油3.3亿吨左右,其中国产1.84亿吨,进口1.45亿吨。但由于没有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在国际石油定价体系中却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在这一方面,我认为,从长期看市场化是基本趋势,国内石油市场也不会例外。另外,目前中国石油需求对外的依存度越来越大,目前已经接近40%,而国际石油市场是市场化的。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将逐步放开成品油批发、零售价格,表明中国石油市场市场化进程在加快,这使得中国开展石油期货的条件逐步成熟。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下,我们正在探索开发石油离岸交易模式。 《第一财经日报》:上期所曾有过交易石油期货的历史,2004年8月又推出了燃料油期货,这对今后推出其他相关产品有什么帮助? 杨迈军: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前身之一——原上海石油交易所在1993年初曾经成功上市了原油、汽油、柴油、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期货,并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后因国家石油流通体制改革,交易所暂停了石油期货交易。 2001年10月,上海期货交易所设立了石油期货上市工作组,加大了石油期货的开发力度。2004年初,国务院领导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上市申请上批示,“先从燃料油期货起步,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上市多品种的石油期货”。 我所于2004年8月25日恢复上市了燃料油期货。两年多来市场运行平稳,交易规模稳步扩大,经济功能逐步发挥,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反映我国燃料油市场供需状况的“中国价格”,初步建立了市场普遍认可的燃料油的“中国标准”,市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可。截至2006年底,共成交燃料油5亿多吨,成交金额1.5万亿元。随着燃料油期货的成功运行,我所以原油和成品油为重点,不断加大对包括液化石油气、沥青等石油产品在内的石油系列产品期货的研究和开发的力度,仅2006年一年就进行了50余次调研、研讨活动。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市场架构设计、规则设计等技术性工作。 石油和钢材是真正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品种,我们将钢材比作国民经济的“筋骨”,石油比作国民经济的“血液”,上期所要做的就是“强身壮骨”、“活血化淤”,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此外,从国际经验看,石油已经成为半金融化的产品,石油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上海期货交易所研究开发相关产品,对于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一财经日报》:今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尚福林主席提出要“积极研究开发石油、黄金等商品期货”。刚才在你谈到的上期所产品开发规划中,也提及了要研究开发黄金、白银。请问上期所对于这类贵金属的开发有何计划? 杨迈军:我所对这两个品种都已经进行了研究开发,尤其是黄金。 黄金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曾长期执行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随着世界各国金本位制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黄金逐渐退出了货币流通领域,但仍保持着储藏手段的职能,仍是大多数国家储备的重要构成。根据目前国内政策及黄金市场运行的情况,推出黄金期货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有利于健全黄金市场体系、有利于完善黄金定价机制、有利于增强风险管理能力、还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等。 黄金属于贵金属,具有作为期货商品的诸多特性,如耐储藏、易运输、品质易标准化、价格波动大等。在国际市场上,黄金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期货品种。随着“国九条”、“十一五”规划的颁布,国内期货市场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根据尚福林主席在今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积极研究开发石油、黄金等商品期货”的讲话精神,我所在前期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的基础上,近期又组织力量进行调研,对黄金期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上海期货交易所在上市黄金期货方面具有以下六方面的优势:一是完善的制度体系。上期所在金属期货品种交易、交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黄金期货的推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是拥有以“新一代交易所系统”为平台的先进的交易系统和技术。三是风险控制有力。近年来商品价格宕荡起伏,我所的四个品种平稳运行,经受了市场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控制风险的经验。四是拥有市场经验丰富的团队。五是市场结构和谐。六是一线监管到位。我所作为交易的组织者,切实贯彻“三公”原则,充分发挥优势,我们对平稳推出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期货品种充满信心。
服务“世界加工中心”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第一财经日报》:据了解,上期所新一代交易系统已经正式上线投入使用,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你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其主要特点? 杨迈军:我们交易所是在2006年11月3日正式上线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交易所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商品、金融等各类期货和期权衍生产品的交易、结算和信息发布业务,这为交易所下一步的品种、制度等创新提供了技术平台的支持。在网络通信技术、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系统是否先进已成为全球交易所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新一代交易所系统”代表了目前国际衍生品领域最先进的水平,具有支持丰富的品种类型、可拓展性及适应性强、性能安全可靠、高效数据处理四大特点。这套系统可持续地达到每秒7000至8000笔报单的处理水平,而目前国际上衍生品交易系统公布的最高性能为交易主机每秒处理5000笔报单。在响应能力方面,在保持交易每秒处理7000至8000笔报单的同时,该系统的报单平均响应时间小于1秒,而目前国际上尚无系统公布持续峰值情况下的同类指标。 “新一代交易所系统”将分三个阶段建设,目前启用的只是以交易、行情等前台系统为核心任务的第一阶段。未来,还将逐步完成以风险监控系统为核心任务的第二阶段和以结算、交割等后台系统为核心任务的第三阶段的建设。 《第一财经日报》:为方便有效地服务“世界加工中心”,上期所在产品开发上有什么具体规划? 杨迈军:产品战略是涉及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要兼顾天时、地利、人和,即首先要顺应各种商品市场化的进程,其次,要充分利用上期所地处长三角,又是国内最大经济中心的地缘优势,最后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我所在工业品期货运作方面的人才优势和风险管理经验。按照“研究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的策略,交易所2006年初已研究并制定了最近3~5年的产品开发规划,提出了值得跟踪、研究、开发的品种项目,即金属系列、能源系列、化工系列以及商品指数、期权等。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放在金属、能源和化工系列方面。在具体品种上,金属系列,要抓紧线材和螺纹钢期货的开发,同时尽快适时推出锌等有色品种,加强研究开发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尽快形成完善的金属系列产品。能源系列方面,除持续加强研究开发原油及成品油外,还要争取尽快推出液化石油气、沥青等品种;化工系列方面的重点是乙二醇等;期权方面的重点是铜期权;商品指数期货方面,要抓住合适时机,研究相关指数,既强化我们综合性期货交易所的地位,又为将来条件成熟时推出相应的商品指数期货产品奠定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