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004
- 帖子
- 240
- 主题
- 177
- 注册时间
- 2011-5-25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12月5日,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13个欧佩克成员国一致同意维持目前原油日产限额不变。 国际油价在本世纪初不过是每桶20美元左右。今年升幅最大,年初至今涨了60%,若按现价计算,当前价位已与1970年代石油危机时的价位相若,引起市场对经济前景产生忧虑。油价高企对经济带来的冲击相当于加税。对于厂商而言,油价急升使成本上涨,如果产品售价不能上调,将意味着一些产品变得无利可图,结果是减少生产。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收入不变,这意味着必须节省其它开支,结果是需求减少。 然而,三十年前石油危机的爆发曾使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大衰退,陷入高失业和高通胀的困境,但六年来急升的国际油价却似乎并未拖慢这些国家乃至全世界经济的增长,原因何在?麻省理工的法籍经济学家布兰察(Olivier Blanchard)不久前发表了一篇研究油价冲击的论文或许能提供一些答案。论文研究比较了1970年代与当前油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发现由于发达国家经济适应力以及央行控制通胀的能力均有所增强,油价波动对其经济的影响已今不如昔。这包括了五个主要因素:其它商品的价格并未跟随油价剧烈波动;各国厂商和消费者对短期油价波动已有一定承受能力;工资刚性减弱;货币政策的有效运用;石油在消费和生产中比例下降。 1970年代,西方工业完全依赖石油,节能技术和替代能源均未出现,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因此石油危机破坏之大可想而知。现时,七大工业国的平均油耗产出比已较七十年代初提高了一倍,因此油价高企带来的冲击也减弱。 三十年前,发达国家都实施了严格措施保障工人收入,加上工会势力强大,油价高企时工资水平仍须相应提高,以确保生活水平不变,但结果却是雇主们减产裁员,反而加剧了油价冲击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现在由于工资刚性减弱,雇主和工人必须共同面对油价高企,无疑使这一杀伤力减弱。但是,要求工人忍受油价上升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条件,那便是央行有能力控制油价高企可能带来的通胀现象。比较两个时期的数据发现,现时的油价剧涨并未使通胀预期急速上升,反映了发达国家消费者对央行控制通胀的信心增强。同时,工人并未因为油价上升而急于要求加薪,工资水平相对稳定给予了央行进行微调的空间,不必如1970年代般地压抑通胀。 诚如布兰察所言,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已大为减弱,但其分析的主要对象始终只是发达国家,经济部门的适应力也仅限于中短期。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仍相当依靠石油,油价走高使炼油工业利润下降,除非调整价格反映成本,否则油品短缺几乎难以避免。国际货币基金(IMF)在油价仍是每桶75美元时曾指出,油价每上升10%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0.1~0.2%,因此如果油价维持在100美元,明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将从4.8%调低至4.2~4.5%。值得一提的是,美元疲弱能部分抵消这种影响。过去一年美元兑欧元和日元分别跌了12.8%和8.8%,若以这两种货币计价,油价涨幅分别是42.5%和4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