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052
- 帖子
- 235
- 主题
- 166
- 注册时间
- 2011-5-25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在等待了整整三年之后,命途多舛的中富证券终于还是被判了“死刑”。 4月4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出通知称,中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因严重违规经营,已被中国证监会撤销经营证券业务许可。作为一家由原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改制而来的券商,中富证券的悲剧再次成为海南证券市场败落的另一注脚。 中富证券的悲剧 筹建于1999年的中富证券前身是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初曾被誉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生力量”。根据中国证监会1999年12月15日关于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改组并筹建中富证券经纪有限公司的批复显示,中富证券由海南信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信孚)、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中国糖业酒类集团、海南合众有限公司、等以及浙江省商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其中海南信孚出资2400万占30%股权位居第一大股东,其余五家股权分别为20%、15%、15%、10%、10%。 2001年11月,中富证券与温州信托签署吸收证券资产入股框架协议,同时增资扩股至5.1亿元。2002年1月,中富证券增资扩股获得证监会批复后迁址上海。在2002年增资后,中融创新和金飞民航并列为第一大股东,此后中融创新和金飞民航分别收购其他几家股东的股权,变成中融创新占54%左右,金飞民航占36%,而温州国投占10%左右。 2003年8月份,唐万新掌控的德隆以德恒证券?一说是昆明商业银行 从原先的大股东中融创新手中接过了中富证券,并使其成为德隆在2003年后期的重要融资工具。唐万新后来在接受公安机关的问讯时直言,收购中富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通过开展约定保底收益的委托理财业务来吸收资金,以解决德隆系面临的挤兑危机。他看中的是中富证券的营业部大部分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这对于德隆日后开展理财活动将非常有利。 中富证券由此成为德隆系的一个融资工具,危机也随之降临。根据中富案件资料,中富证券共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7.91亿元,给中富证券造成4.98亿元损失,还有约1.6亿的保证金窟窿,总额在6亿多元。 经营资格撤销股东早已注销 2004年4月,德隆危机爆发后,首都机场即着手接管中富证券。2004年5月20日,由金飞民航、温州国际信托组成了临时托管组,来自首都机场的郭凯霞担任中富的临时负责人,行使总裁职责。 2004年9月3日,德隆资产整体托管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首都机场派驻的人员重新回到公司,中富证券进入债权登记阶段。 2006年1月,首都机场再次进入中富证券,但其制定的重组方案夭折。但由于业内人士认为,中富证券的资产质量还算不错,是德隆系最好的金融资产。所以在首都机场选择退出时,有十几家券商竞争参与托管中富,最后由上海证券获得托管资格。 2006年7月底,上海证券接管中富。8月,中国委托北京市高朋天达律师事务所成立中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行政清理工作组进驻中富证券,中富证券进入行政清理程序。 2007年4月,中国证监会撤销中富证券经营证券业务许可。 中富证券多舛的命运由此划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 《证券导报》“财经海南”记者在中富证券的网站上看到,除了行政清理工作组2006年8月发布的《中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债务登记公告》外,再无更新的内容。 “这家公司已经注销了。”4月5日,记者来到海南省工商局查询中富证券原大股东海南信孚投资有限公司的相关情况时,却意外被这里的工作人员告知,早在2006年12月,海南信孚就已经注销。记者查询到的资料显示,该公司申请注销的原因是:“经营不善,股东,股东决议解散。”记者同时还查阅了该公司1995年12月成立以来的《年检报告》,发现注册资本为8800万元,这家从事着“房地产开法经营、房地产业务代理和销售;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的投资” 的公司确实“经营不善”,经营状况多为亏损,很少有盈利的时候。 海南证券市场的败落 “想当年海南的证券市场是多红火啊,可如今……”记者发现,或许是这些年经历的变故太多,中富证券的陨落在海南券商间并未引起什么波澜。但也有一些海南证券市场的老人忍不住扼腕叹息。 1988年海南建省后,受益于国家优惠政策下和宽松的发展环境,海南省的证券市场发展十分迅猛,从1991年12月成立的海南省第一家中介机构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开始,到2001年底,海南券商已经发展到高峰阶段的36家。而海南的上市公司也如雨后春笋,从1992年12月23日海南首家上市公司琼能源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开始,发展到最多22家上市公司。 在九十年代,人们争先恐后的购买海南股,“琼民源”“琼化纤”等这样的黑马更是层出不穷,但这样的景况并没有维持下去,受房地产泡沫等因素的影响,海南经济受到较大冲击,海南省大部分上市公司开始走下坡路,直到1999年,海南被中国证监会定性为“高风险地区”。 上市公司如此,与其唇齿相依的券商日子也不好过,自2002年开始,海南原36家证券营业部有的关闭、有的停业、有的合并、有的迁址、有的更名、有的托管、有的重组,截至2006年年底,海南券商营业部的数字是23家。而在这23家券商中,海南本土的券商只有金元证券和万和证券,中亚、华银、赛格等曾被老股民津津乐道的本土券商早已因为各种原因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海南原先本土的券商可就多了,不过专业性质的就海南证券一家,后来也被金元接收了。其他的都是隶属于信托、保险、银行,不是独立的主体。信托类的就有8、9家,银行有4家,保险也有2家。”海南证华非上市公司股权登记服务有限公司符绪勇告诉《证券导报》记者,“港澳证券被中银证券接管,赛格证券被中信证券托管,华银国投下属证券营业部由广发证券托管,汇通的营业部与深圳长城营业部合并成为长城证券……。信托类的证券营业部最多,但都受到信托总公司的拖累,随着信托公司的破产或清算,证券营业部也都并入了其他的证券公司。” 尽管从整体看来,海南省经济目前已经走出低谷,这些年更是从前几年的恢复性增长发展为跨越式的快速增长。但经济的复苏并没有使海南的金融市场得到恢复,海南省的证券市场也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而好转,而是保持一种继续下滑的趋势。那么海南证券市场缘何从当年的红火转为随后的败落?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首先,由于海南经济总量小,工商业底子薄,税源少,企业要想获得财政方面的补贴,难度相当大,而须上缴的各项税费又一直居高不下,企业投资、生存、发展环境不理想等因素致使在近几年海南省上市公司出现了“雁北飞”的现象,已有多家企业离开海南,甚至出现了海南的企业(浙江海越)到内地去上市的现象,而至今仍留在海南的好的上市公司也所剩无几,其中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已经戴上了ST的帽子,整体落后于全国。导致海南证券市场的发展更为困难。 业内人士认为,若想让海南证券市场重现辉煌,政府部门应从推动上市公司的重组,加强监管,建立健全法人治理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同时大力挖掘上市公司后备资源,扶持培养有潜力的中小企业,争取在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等多个方面入手方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