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再融资:定向增发主角难演

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目前定向增发一枝独秀,完全压倒了公募增发(向非特定对象公开发行)、可转债和配股等再融资品种。
定向增发一枝独秀
自去年5月新的发行政策实施以来,定向增发作为一种新的再融资方式备受上市公司青睐。相比之下,采取公募增发、可转债和配股等传统再融资方式的公司寥寥可数。
从2006年5月份以来,沪深两市共有82家上市公司得到中国证监会批准,并实施了定向增发方案,募集资金总额超过1000亿元;而同时期只有9家公司实施了公募增发,募集资金总额将近120亿元;实施可转债(包括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公司有14家,募集资金总额245亿元;另外只有三家公司实施了配股方案,募集资金总额只有10亿元。
定向增发受到市场的追捧,其中向大股东或关联方增发的资产整合特性成为亮点,另外引入战略投资者也呈上升趋势。
可转债平均融资额最大
尽管可转债和公募增发遭受冷遇,数目锐减,但就单个公司发行规模而言,可转债平均融资额在各类再融资品种中排名第一,公募增发则略高于定向增发。
从统计数据来看,可转债平均融资额达到17.5亿元,公募增发募集的平均资金额度为13.2亿元,定向增发平均融资额为13.1亿元,而配股的平均融资额最低,不足3.5亿元。
就单个公司而言,融资额度最高的是上海汽车(600104),定向增发募资额为190.61亿元。可转债融资额度最高的是武钢股份(600005),募集资金75亿元。公募增发募集的资金额度最大的公司为浦发银行(600000),募集资金60亿元,而配股募集资金均在4亿元以下。
业内人士分析,定向增发融资额范围最广,但传统的再融资方式也没有过时,在行业分布上也比较均匀,完全可以满足项目融资和财务需求。
公募增发路更宽
在定向增发扎堆时,被监管部门否决的风险也日益突出。自去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15家上市公司在初审时未获通过,其中有两家复审通过。未能通过的风险在2007年以来开始增强,2007年以来未获通过的有9家,仅2007年1月份被否决的就有6家。
从总体数据分析,实施定向增发方案获得通过的公司共计82家,13家公司的方案并没有得到证监会的批准,获批和被否的比例在7∶1左右,意味着每7家公司,将有1家公司未获通过。
而公募增发仅仅只有宝胜股份(600973)的增发方案未予通过。所以就公募增发而言,获批和被否的比例在9∶1,意味着公募增发比定向增发更加“安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