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782
- 帖子
- 221
- 主题
- 170
- 注册时间
- 2011-5-24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来源:《中国企业家》 By王建硕
以上这个标题是个很多人都在问的问题,甚至更退一步问道:中国到底有没有,或者将来会不会有—硅谷那样创业公司集中、并形成巨大产业力的地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人才的角度来看美国硅谷的产生。
从硅到HTTP:人的传承
现在的硅谷,Facebook、Twitter这样的公司正在野蛮成长中,这些团队中,不乏Google这种大公司出来的员工。当Google、 Yahoo!、eBay、PayPal这样的大公司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一个聪明的主意结合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创业公司。想想看 Google现在的那上万的庞大的人才储备吧!下一个问题将是:他们什么时候离开Google!
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往前推,Google初创时候的员工从哪里来的?是Yahoo!,Netscape,SGI这些大公司。这些公司的初始员工则来源于Intel,HP和AMD 等等。
硅谷上演的是一出鸡生蛋,蛋生鸡的故事。一个大公司,就是一个人才的高地。它吸引大量的人加入,或者自己培养了大量的相关技能的人。这些人出去创业,形成了更多伟大的公司,这些公司再进一步吸引或培养人,如此生生不息。
如果没有上世纪70年代单晶硅行业的发展,开始了这个循环,荒凉的北加利福尼亚地区也不会成为现在的互联网中心。硅和HTTP之间,通过人这一环完成了传承。
中国正在积累创一代、创二代
以杭州为例。杭州原来最大的IT公司UT斯达康,也是一样的人才济济。但是在从几千人裁员到1000人的过程中,一家公司小了,一个产业大了。现在杭州有多少公司的人才都或多或少和UT斯达康有些关系呢?现在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就如同早期的斯坦福和惠普,形成了再一次的人才聚集。现在的阿里集团,有着互联网领域难得的人才聚集。在未来的五年中,这些人会逐渐离开,在杭州创业。这些创业公司中,就好似“创二代”,开始形成循环。
在深圳,华为等硬件公司和腾讯等软件公司也已经形成了创业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正在形成。我的乐观估计,这需要五年或者更长时间完成一轮。这个时间是以一个人在一个公司的典型学习时间5年为计算的,因为一个人在一个很大的公司里面呆了5年以后,每增加一年学习到的边际效应递减,可能就开始思考创业了。
北京更加典型。在互联网行业,创业第二代、第三代已经从原来的新浪、搜狐和百度员工中诞生。清华科技园周围,俨然已经有一点小硅谷的气氛了。
美国的硅谷形成经历了半个世纪。想象一下,HP的车库是在 1939年开始,转型半导体行业是在1950年代。Intel在硅谷开始制造芯片的时候是1968年。对比中国的同年同月,我们就能意识到时间上的差距。技术或许可以在几年中赶上,但是一个产业的诞生,科技人才的聚集,大量的技术人员重新创业,再次在更高的层次上聚集??这个循环,不是靠几年时间,而是靠几代人才能完成。
我不同意脱离历史比较中国和美国在这个时间点的差距。任何事情,都要看历史。看到历史以后,我们会对未来更有信心。中国一定会有自己的硅谷,但我们需要时间。
为什么硅谷最牛的人在创业公司?
在国内,大的技术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对于技术人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至少在我毕业的上世纪90年代是这样。一张微软或者IBM的聘书,远好过小作坊里风雨中飘摇的创业公司。
而在硅谷,却不是这样。Google、eBay、PayPal、YouTube、Yahoo!等吸引最多牛人的时刻,是他们创业时期,或者说上市前的时期,而不是之后。PayPal是一个典型的创业公司。当PayPal变大的时候,大家纷纷离开PayPal,创建了YouTube(Steve Chen)、LinkedIn(Reid Hoffman)、Slide.com(Max)、Facebook(Roelof投资)、Geni(David Sacks)、Yelp(Yelp)??
为什么硅谷最牛的人都在创业公司,而国内大公司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依然如旧?我们现在探究这种现象的原因。
惊人的回报
在硅谷做小公司,如果有一天能做大上市,产生的财富是天文数字,这个已经成为共识,不再多说。
最近我发现一个以前没有留意的现象,更值得回味。我请教一位资深人士一个问题:在硅谷公司的并购如何进行的。得到的答案令我非常吃惊。他提到:如果一家大公司看中了一个技术型的小公司,假设这个公司除了几个优秀的人以外并没有什么资产的话,大概的价格将会是按照每个技术人员两百万到三百万美元的价格支付。也就是说,对于一个4-5个人的公司,在一千万美元左右。当然,这并不全是现金,而是以一部分现金,一部分股票来支付。前不久Facebook以5000万美金收购FriendFeed,其实就是看中了Bret Taylor等几个技术人员,当并购发生的时候,整个团队还仅仅10个人。这是一个以买人为主的交易。
如果从一个很牛的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应聘一个职位得到的回报就算再多,也不及被收购,更不要说上市的回报。这个数量级上面的差异,足够诱惑大量的真正有创业家精神的牛人。
衣食无忧后的追求
在和这些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接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另外一个细节,就是他们在创业的时候,大多衣食无忧。作为一个像百姓网一样的创业公司,我们经常需要去寻找最优秀的人,目光自然放到了硅谷。这个时候,一个难题就是:如果一个大学刚毕业的优秀的程序员都需要很高工资的时候,那种已经在Google或者PayPal最牛的部门工作的人需要给多高的工资呢?难道是现在所有人的工资的加和吗?
当仔细去了解和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才发现回答让我放心了。对于硅谷的牛人,他们在前一次的创业或者在创业公司成功的过程,已经轻松地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几百万美金应该不是一个夸张的估计。对于他们下一份工作的工资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就像一个有了些积蓄的人去贫困山区支教,这个校长应该给多少钱的工资呢?如果每个月100块还是120块中间这20块的差异对于这所学校的现金流有重要不同的话,我想很多人会选择 100块,甚至更低,因为对于他们,这个差别不大。但为什么他们还要去呢?就是刚才说到的回报。在大的公司,获得令人羡慕的固定回报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希望用同样的时间获得下一个几百万美金,或者更多,只有到“贫困山区支教”这样的地方才有可能。
股票这个神奇的东西是远期激励。每个人只有在近期(最近2年)衣食无忧,更多的钱仅仅是一个银行的数字的时候,才更容易去追求更远的回报。如果我兜里只有10块钱,就算是一年一百倍回报的投资我也不感兴趣,还是烤红薯比较适合我。
对于回报的部分,现在我们的困境在于,第一,财务服务并不成熟。财务服务是指从“天使投资人”,到“风险投资”,到中小板市场,都还在他们的初创期。这需要时间。从上千的公司中找到最优秀的那些,需要十几年的积累,才能提高他们的准确度,进而提高优秀的创业公司获得的支持。投资的试错,周期是以年来衡量的,所以积累时间需要更长。第二,中国的并购远少于硅谷,现在的门户网站和大公司更倾向于自己做一套与创业公司竞争而不愿进行收购。因为最优秀的人更容易在大公司聚集,大公司在人才上面是占优势的(而不像硅谷,真正好的人都在外面),并且人力成本依然偏低。自己做付出的成本是真实成本乘以成功概率。在中国,就算概率很低,但人员成本在运营中的比例远没有硅谷那么高,所以才使“打”比“买”更加划算。
我一直主张把一切放到历史中去理解两个国度的差异。
经过以上分析,我对中国未来非常乐观。10年前,互联网公司才开始了第一轮的创富神话,再过10年,20年,当神话变成常识的时候,当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同学通过创业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创业公司会吸引更多的人。同时,再过10年,当我们现在的程序员们,系统管理员和网站编辑们已经开始衣食无忧,但求更近一步的时候,创业才第一个成为一个诱人的选择,在不远的前方招手。
中国未来的牛人,一定会和硅谷一样,在创业公司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