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建材行业
下一主题:家用电器行业
返回列表 发帖
 事项:
  媒体报导:湖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管理促进省级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规范发展的试行意见》。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政策补偿机制,支持平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评论:
  该意见的核心是将作为融资用途的SPV平台公司,与实体经营的国资联系在了一起,平台公司未来的偿付能力将能得到本省国有企业的支持 我们的解读有下面几点:
  这说明地方基建融资需求十分迫切,土地资产可注入的已经不多,之前媒体报道,经历一年多的清理仍1.7万亿平台贷款半覆盖和无覆盖,也说明地方政府用土地注入的能力已经不大。
  银监会及各家银行对于平台贷款多项限制的政策对地方建设影响很大,最近工行、建行的领导均在媒体上表示,会逐步解决平台贷款风险,他们的解决方式主要是停止放发新贷款,转化存量贷款。地方政府在此压力下,为降低银行的顾虑和贷款限制,需要把平台贷款包装成一般企业贷款。这是银行与地方政府博弈的结果,地方政府做了较大的利益让步。
  该方案目前还仅仅是试行意见,对于本省国企支持平台贷款的还款,并没有做出强制性的规定,只是在出现偿付困难时,省政府可以批准由本省国企予以支持。而且平台贷款的偿还期较长,这仅是试行意见,考虑到地方政府的换届,这一文件并不足以弥补银行平台贷款在中长期的风险。
  基于上面解读,我们判断未来进一步的发展:
  湖北省的融资平台如果要获得进一步的信贷支持,现在就会把部分国有企业注入平台公司,来改善平台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
  湖北省面临的局面可能是国内多数地方政府都有问题,如果试行较为成功,那么可能会在全国较大范围内进行推广。
  博弈还有一方是中央政府,中央可以支持、默许或者反对。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是统一所有,分级管理,地方国资管并不是国企的出资人,从理论上看,中央有权力叫停这种行为,但我们认为暂时默许的可能性较大。
  更长期的影响:将偿债压力分摊到整个国有经济,平台贷款风险得以降低,但规模存在进一步膨胀的可能性
  我们再来猜测这一政策更长期的影响,这种把平台公司和地方国企捆绑的解决办法是把平台贷款未来可能的损失分摊到整个国有经济。不过,这一政策可能会带来平台贷款进一步的膨胀,因为地方政府行为的短期化,在几年后可能膨胀到地方国资偿债能力的极限。
  再来分析这一政策对银行的影响:显而易见这一安排了会大幅降低获得平台贷款的风险。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余额为9万亿,存在明显风险的有1.7 万亿。
  我们获得的国资经营数据不多,根据天则经济研究所今年3 月发布的报告:2001 年-2008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积获得利润总额为49174.8 亿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为7.68%。
  上面是全部国资的情况,地方国资占比不到一半,享受的垄断利润也会少于中央国资,我们猜测地方国企平均年利润应在3000 亿元以下,最多可以覆盖5 万亿贷款的利息支出,实际会比这个少的多。从这个数据来看,如果平台贷款持续增加,似乎地方国资的注资也不能完全覆盖所有风险。
  湖北模式如果仅仅限于当地,那么对于全部平台贷款质量影响不大。如果能推广到全部较多省级和地级平台,那么在短期会明显降低平台贷款的风险,但如果平台贷款余额持续上升,那么地方国资所补充偿债能力也是有限的。
  维持对银行板块的“推荐”评级,平台贷款的压力和风险将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市场的常量 湖北对于平台贷款的处理模式在短期有利于风险的化解,但在中长期可能会助长平台贷款的进一步膨胀,即使捆绑上地方国资,由于国企盈利能力并不强,不能太高估地方政府的财力。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建材行业
下一主题:家用电器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