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周鸿祎:小公司的微创新之道

  我最近老谈微创新,是希望告诉小公司怎么通过创新往前走。微创新是我多年互联网创业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论,我一直觉得互联网的最大魅力,就是每三五年就会把前面的标杆企业推翻,这才是互联网产业的真正核心。

  今天,互联网大公司抄袭成风,并借助既有的用户和流量,压缩创业公司的生存环境,逼迫创业公司不得不也走抄袭的“捷径”。这样的局面下,小公司如何成功?大公司有钱办研究院,小公司怎么办?大公司抄袭可以依靠体量优势做到后发制人,小公司去抄袭,有什么优势呢?一点优势都没有,你会被淹没的。所以我认为创业公司一定要创新,不创新不能成功;而且你未必要发明一种新的算法、创造一个新的高深技术才叫创新,只需要聚焦于一个点,得到用户认可就可能形成破坏式创新,撬动整个市场。

  打动用户不需要5个优点,一个就够了。不过这得有用户至上的企业文化。过去我们把消费者看成弱势群体,我们做一个东西就教育用户,告诉他们怎么怎么样。这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互联网出现之后,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距离缩短,信息流通顺畅,在今天这个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创新的方向。用户体验的好坏也可以在短时间内直接反馈到企业那里。你必须从用户出发,从外至内、由下至上的了解用户的反馈,是好的反馈就乘胜追击,是坏的反馈就掉转船头。

  用户体验将直接决定企业在产品创新上的策略。你能改善用户体验,你就可能赢得用户认可;谁能应答这些一线的需求,谁就将颠覆行业格局。比如说 twitter,没有twitter之前,我们也写博客,twitter做了什么创新?无非是把字降到140个,有了更便捷的多向度交互式体验,我们可能过去一个星期写不到一篇博客,但是现在一天发好几条推。twitter一定是颠覆即时通信的,它可以私聊,可以作为信息集散地——这不是对IM的模仿,而只是对博客的改进而已。

  由此出发,我也反对小公司走平台策略。为了平台目的而起家的创业公司,我到现在都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的例子。小公司做微创新,不要面面俱到,要攻其一点,公司做大了,自然有创造平台的价值。

  典型的例子是苹果公司,它是持之以恒的创新案例。微创新不是我发明的,是乔布斯发明的,他说过“微小的进步可以改变世界”。你今天看到苹果今天的成功,一定要往前追述才能找到答案。你在网上查查,乔布斯刚回苹果公司的时候,公司情况很糟糕,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他要做PC系统正面跟微软抗衡是不太可能的。他也做了一些尝试,并不成功。他后来做了什么产品?MP3播放器。他做了两个创新,一个是里面放了一个硬盘,可以放更多的歌;他推出 itunes,在上面卖歌。苹果坚持不懈的去做,用户来了,用户认可了。当时他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嘲笑他,但是一个微小的MP3播放器就改变了世界。大家说用iPod能听音乐,能不能看视频呢?他就出了一个看视频的版本,不受欢迎,因为屏幕太小了。那就出大屏幕,这就是iPod Touch,大家都知道它跟iPhone一模一样。过了几年iPod Touch有了1亿用户,那么他加了一个电话模块,也就是iPhone。如果没有以前这些微创新,是不可能有iPhone的。iPhone最大的进步是让人觉得这不像手机,这个触屏是一个很好玩的东西,可以让老人和孩子都用iPhone。

  今天所有厂商都想学苹果的APP Store应用程序商店,这是凭空想出来的吗?也不是的,是从iturns里发展过来的。iturns做了很多年,在上面0.99美元下载一首歌,那为什么不能1.99美元卖软件呢?等iPhone的应用软件商店成功后,iPad简直是呼之欲出——不就是屏幕大一点嘛?所有应用都是共通的。

  如果你只看到iPad的成功,然后说“我也要进军这个市场”,可就不一定会成功了。我讲这个事情,就是希望给创业公司打气。小公司没有钱也可以创新,也能发展起来。再回到苹果的成功之路,iPod这个MP3产品成功的前一步是什么?是用户至上的企业文化。我们要把微创新当成“道”来用,当用户利益跟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你要尊重用户。只有真正理解微创新这种文化,真正从用户出发,以用户利益为重,你才可以在跟其他公司竞争的时候得到用户的支持。

  很多公司做大之后,可能是宿命,它更看重商业利益,因为要维持股价,要维持对外的形象,当用户利益跟商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经常选择牺牲用户利益,保护公司利益。这种情况下,谁最重视用户利益,就成了在竞争中非常有利的武器;谁最体谅用户,谁就能最终得到用户的认可。

  这要求创业者得有开放的合作心态。如果一个人唯我独尊,有点本事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我认为这种人成功的机会很小,微创新也做不出来。因为开放、合作,才能在别人看不见的细节中找到一个点,在别人熟视无睹的市场上发现独特的问题。

  注:本文首发于1月12日,来源于商务周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