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项目海外上市前私募
下一主题:发起股东如何对新入股东的承诺问题
返回列表 发帖
by 林霆

创业板过了一岁生日了,一年解禁期的股东可以开始卖股票套现了。于是众多人马,包括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业内人士,政府官员,甚至普通老百姓,纷纷登上各路媒体,开始对这个一岁的娃娃评头论足。总体感觉好像还是负面的居多,大概总结一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创业板没有实现支持创新的初衷,上了一堆传统企业,看不到什么创新技术;

2. 创业板上了一批烂公司,业绩下降,甚至亏损。

3. 创业板的实际门槛过高,限制了真正创业企业的上市,大家怀疑是否能出伟大公司?

4. 很多资本通过各种渠道突击入股,赚了“快钱”和“易钱”,滋生了所谓的“PE腐败”

5. 创业板市场估值有很大泡沫,上市公司大多数超募,有恶意圈钱的嫌疑。

个人觉得,大家对创业板还是有点苛刻了。毕竟是个新生娃娃,尽管酝酿了近10年,但不出来始终没法看到它到底长成啥样儿呀。它的妈妈郑建慧也才是第三次生崽儿,经验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于是生出来长得不那么周正,喂食的奶粉可能也是掺了点东西的,搞得身体状况也不太好。但是要知道,小时候胖不是胖,长大了才见模样。创业板毕竟是中国上亿股民都关心的孩子,郑妈妈也一定知道她责任重大,应该是会尽心尽力的去让它健康成长的,只是还需要点时间。

至于有些人突击入股赚快钱,有些企业上市圈钱,甚至腐败什么的,这些也是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很多人只看到了他们最后拿大钱的那一瞬间,而没看到要去那个南方城市一条叫深南大道的路边一座玻璃幕墙的大楼里敲一下那面黄灿灿的铜锣,要付出多少的艰辛和努力,以及这些艰辛努力背后所需要的胆量、魄力和抗压能力。

一家企业要准备上市,首先要规范,规范就要补税,这可不是小数,有时候一补就是几千万,补完了上市还是不确定的一件事,试问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有这个魄力吗?

补税不说,还要被一帮打着“帮助改善股权结构,有利于证监会过会”美丽幌子的PE忽悠要投资,从此以后赚钱就不是为自己赚了,还要带着这帮PE,更不说有的还被戴上“对赌”“赎回”那些枷锁了。试问是你的话,你会有这个大度吗?

PE完了券商就来了,更狠,想加快优先报材料吗?给点股份吧,这回可几乎是白给!

最后过证监会那道关,就更是剥层皮了,基本上要求老板常驻祖国首都一年,工作就是“沟通”。这种沟通工作要求的素质极高,需要胆量、艺术、技巧、耐心、耐力等等,财力与能力,一个都不能少。

好不容易上了证监会的网站公告了,可千万别以为万事大吉,这个时候各种各样的举报铺天盖地而来,还会收到媒体电话提点小要求,不理睬?第二天就是负面报道传遍神州大地!即使企业过了发审会审核,只要你还没发行上市,还就必须低调,实际上就是装孙子,要不然,过了会而没有发行的也大有前例。

从决定要上市到完成上市,企业最快也基本上要花2年左右时间,那可真是一场需要智慧和体力的恶战啊,这场恶战也并不是一定会赢,上面一直是75%左右的过会率,也就是说再辛苦再花钱你也有四分之一的失败概率。如果是你,你会去赌吗?在这场游戏里赚钱的其他团体和个人也都用极大的勇气去赌博,当你谴责他们圈钱的时候,你想想,如果是你,你会有这个胆量去赌吗?

仔细想想,现在企业上市这个事儿,其实跟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下海经商”一样。一批人去练摊赚了钱,去开皮包公司赚了钱,去倒卖批文赚了钱,去捣腾房地产赚了钱,于是,也出来了“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等等羡慕嫉妒恨的言论。第一批人也是靠胆识和对市场的敏锐赚了钱,也付出了很多辛苦、担忧、和压力。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练摊儿、开皮包公司、倒买倒卖已经不容易赚钱了,现在需要靠技术、产品、商业模式、资本市场才能赚大钱,但资本市场似乎是个新生事物,所以第一批有胆识有魄力敢于承担各种风险的人赚了钱是应该的。再过20年,资本市场也规范了,现在这一套打法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但还会有新的东西出来,还有有第一批赚钱的人。对他们,不要嫉妒,不要指责,甚至应该有点佩服和赞扬,因为他们实际上也是在趟路。

人生和职业的选择充满了赌博的成分,胆略不同,赌注有大有小。豪赌者和小赌客,各有各的幸福生活。祝福他们!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项目海外上市前私募
下一主题:发起股东如何对新入股东的承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