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私募1期”业绩多优于同公司兄弟产品

随着私募行业的发展,阳光私募公司越来越注重品牌塑造,而“1期”产品往往被认为是私募公司倾力打造的“招牌菜”、“拳头产品”。那么,是不是“私募1期”拥有普遍的领涨现象呢?据基金最新报告显示,“私募1期”的确存在业绩优于同公司兄弟产品的现象。
近三分之二“1期”产品领涨
基金报告显示,有近三分之二的公司的确存在“私募1期”领涨现象。这份研究以22家私募基金公司为分析样本,且这些公司旗下均有5只以上产品成立满1年。
数据显示,1期产品近一年收益与公司平均收益差距最大的公司为新价值,两者差距达到16.94个百分点。另外,尚雅、金中和、泽熙、凯石1期产品和公司平均收益差距差距也在10%以上。而1期产品与公司平均收益差距较小的有瀚信、源乐晟、智德、星石、同威等,其差距均在2个百分点以内。
“1期”招牌菜属限量供应
知名阳光私募公司倾力打造的“招牌菜”显然是限量供应的,很多优秀公司的1期产品几乎都已经封闭申购或者追加申购。
对于购买不到“私募1期”的投资者,朱世杰有如下建议:
首先,投资者应考察基金公司各产品以往业绩的差异,对于差异较小、明确采取复制策略的私募,投资者购买新产品并无大碍。比如淡水泉、和聚、民森、星石、源乐晟旗下就有新产品是采取复制1期策略。
其次,对于有不同策略基金的私募公司,投资者要根据自身风格选择基金,而不是把某段时间某种策略基金的涨势较好作为选择标准。
再次,对于设有多基金经理的私募公司来说,可以关注其他可能成为后起之秀的基金经理的产品,由于其管理规模小、操作灵活,有时业绩甚至反超以往的老产品,例如凯石旗下许友胜管理的国投凯益、睿信旗下王丹枫和李振宁管理的睿信成长1期。
除此之外,还可以关注一些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私募,这些私募公司的首只产品不仅买得到,而且处于高成长期,其中能保持良好业绩的今后很可能发展成为知名私募公司,当然这种投资风格蕴含着一定风险,适合激进的投资者。
最后,对于不同产品业绩差异过大、却没有明确原因的私募公司,投资者在选择其新产品时则需要多加谨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