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房地产:三四线城市地市开始降温
下一主题:汽车整车: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带来汽车企业客户
返回列表 发帖

航空运输: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空铁竞争实证量化分析

    中国高铁建设进度放缓,冲击程度减小但冲击时间延长。“7.23”甬温高铁事故与京沪高铁故障频出使得“降投资、降速度、降密度、保安全”成为未来高铁建设的指导方针。高铁建设的延缓使得其短期对航空市场的冲击幅度减小,但冲击时间延长,“急性剧痛”变成了“慢性微痛”,虽然给航空公司缓冲以逐渐适应和应对,但也可能会中期压抑航空股的估值水平。

  欧洲、日本和台湾空铁竞争启示:3小时是空铁竞争临界点,3小时以上高铁分流率迅速下降,航空运输优势逐渐显现。受高铁影响的航线恢复时间在1年半(台湾经验)至2年时间(日本经验)。

  实证量化分析-量:与欧洲空铁竞争的S曲线类似,中国高铁运行3小时是空铁竞争优势临界点。假设“四纵四横”同时开通,则极限状况下,所有受高铁影响的航线客流量占国内航空客流量的26.32%,预计综合分流比率为23%,即分流量将达到国内航空客流量的6.11%,且“四纵”的分流影响显著大于“四横”。考虑到每条航线上各航空公司市场份额的不同,则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国内旅客的被分流量占国内航空总旅客量的2.01%、2.12%、1.48%、0.28%,占其自身国内旅客运输量的7.73%、7.57%、6.73%、2.15%,海航受到高铁的冲击显著低于三大航。

  实证量化分析-时间:从恢复时间上看,以武广航线为例,受高铁冲击的1年半之后客流量同比增速才回升至行业平均水平,这与日本、台湾的恢复时间相当吻合。

  从高铁影响时间跨度上看,原计划所有高铁在2015年建成,则在2009~2015的7年时间里,平均每年对国内航空市场产生的分流量在1%左右。

  实证量化分析-价:票价是对航空公司盈利最敏感的因素。结合武广高铁和京沪高铁的案例,我们认为在与高铁竞争的航线上,航空公司果断缩减运力,是保证客座率和票价水平、降低运营成本以实现盈利的现实选择。

航空运输: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pdf (526.03 KB)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房地产:三四线城市地市开始降温
下一主题:汽车整车: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带来汽车企业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