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038
- 帖子
- 689
- 主题
- 130
- 注册时间
- 2005-5-20
- 最后登录
- 2018-12-4
|
作为国有银行改革的探路者,交通银行的选择将对其他四大国有银行的上市模式产生巨大影响。
对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大局来说,最优解无疑是实现银行上市和股市改革的比翼齐飞。换句话说,也就是以A+H的方式实现以交通银行为先锋的几大国有银行上市。如果这种设想得以实现,那么一方面可以让困难重重的国有银行改革得到A股市场的助力,缓解海外上市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让“贫血”的A股市场获得更多优质的上市公司资源;同时可以为推进金融混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然而,伴随着国内A股骤降至6年来的新低,国有银行们与A股市场正渐行渐远,在香港和上海同步上市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了。显然,这一局面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无论何时,市场都必须得到尊重,因此应该为金融改革转寻次优解。
近日,越来越多的消息显示交通银行将暂时放弃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计划。为此,交通银行还将缩减原定的募股规模,H股上市的方案也将有所调整。
一段时间以来,作为大型国有银行上市排头兵的交通银行一直在A+H的模式和单独上H股的模式之间摇摆。由于近年来A股股价一路走低,逐步接近H股的水平,为A+H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尽管如此,两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依然存在部分差距,如何同时询价和定价的问题十分棘手。
胶着之间,A股市场近期又开始启动解决异常复杂的股权分置问题,由此带来的扩容压力和利益博弈使得低迷的市场更加前景难测。当时,由于推进银行改革刻不容缓,因此暂时搁置A股上市计划无疑是一个理性的抉择。
需要看到的是,作为国有银行改革的探路者,交通银行的选择将对其他四大国有银行的上市模式产生巨大影响。如果交通银行的海外上市和改革征程无法得到A股的助力,那么其他四大国有银行也很难有较大突破。
从顺利实现海外上市的角度而言,交通银行由于有汇丰护航,暂时放弃A股计划后,其所受的影响应该是最小的。但由于其海外上市是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国有银行业的首次正式表态,因此上市的成败将对中国未来的银行改革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大型国有银行中,交通银行规模最小,历史遗留负担也较轻,改革的难度因此相对小得多。在高盛等国际投行的帮助下,交通银行较早就启动了重组上市的步伐。去年成功引入汇丰作为战略投资者之后,交通银行上市的形势可称为是万事俱备了。
相对而言,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上市进展要曲折得多。吸引合格战略投资者的加盟就是两行首先要迈过去的门槛。迄今为止,国际投行们颇费心思地想成为两行海外上市的承销商,但却在拿出数十亿美元充当战略投资者的问题上显得扭扭捏捏,一直未能有明确表态。随着多个金融大案的曝光,局势显得更加叵测。
在此形势下,国有银行们海外上市时若能获得A股市场的助力将是双赢的。首先,如果A股市场能顺利提供更多的资金,那么国有银行海外募资的压力将减少许多。此前,建设银行就引入了长江电力等国内公司作为其战略投资者,为未来A股上市埋下了伏笔。
其次,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国有银行实现A股上市后,关联度极高的银行业和股市之间就可以更好地推进共同监管,为逐步实现金融混业经营创造更好的条件。
就A股市场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而言,在错过了诸多的大型国企上市之后,国有银行上市已是其不能再错过的一次机遇。按照股市的基本运作原理,决定市场行情的根本因素在于上市公司的质量。
长期以来,国内最优质的大型公司都把香港市场作为主要的募资地,这种状况使得本来就“贫血”的A股市场失去了解困的根本推动力,其结果是更多的国内优质公司放弃A股市场。同时,由于市盈率差距和国内股权分置等结构性矛盾,海外上市的红筹股们即便后来又回国发行A股,却往往又有着圈钱的嫌疑。A股市场由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虽然如此,从眼前局势来看,A股市场很难在短期内为国有银行上市和改革贡献足够的力量,国有银行的上市浪潮也很难成为A股市场振兴的转折点。在金融改革的艰难历程中,二者如同失散的亲人,需要各自谋求独立生存之路。不能忘记的是,“团聚”才是问题的最优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