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3267
- 帖子
- 271
- 主题
- 117
- 注册时间
- 2011-7-11
- 最后登录
- 2013-8-19
|
深化证券期货市场改革 促进实体经济科学发展----郭树清主席在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1日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年的中小企业融资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证监会,对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请大家允许我,对接下来还要开幕的基金论坛和国际期货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大家知道,我刚刚从间接融资领域转岗到直接融资战线,对资本市场并没有多少成熟的想法。因此,虽然同时接到了三个会议的邀请, 其实 并没有那么多话要说,所以将有限的几点感想整理成一篇发言,算是与参加三个会议的朋友们一起来讨论交流。我讲三个问题。
一、全面正确地看待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整个经济体制的转轨密切相连,实际上就是后者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由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农村是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在城市则是从对企业松绑和放权让利渐进展开的,其共同之处都是优化资源的配置方式,逐步强化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20多年来,中国资本市场 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市场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一是坚持市场化导向,积极培育和完善证券期货运行机制。中国的证券期货是在城市改革启动后才出现的新生事物,按照邓小平同志“大胆试、大胆闯”的方针,我们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自身的积极性和相互间的制衡约束作用,逐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市场运行规则体系 。特别是最近一些年里,集中力量推进了股权分置改革、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和股票发行体制改革, 成功推出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 。二是坚持法治化导向,切实维护“三公”原则。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产品结构、投资融资、并购重组、资产管理、监管执法等方面的制度规范。一个包括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在内的市场法制体系基本形成。与此同时,我们始终坚持依法监管、依法治市,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坚持公开化导向,着力增强市场透明度。 主动公开 证券期货立法、稽查执法、常规监管、行政许可等信息,建设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持续强化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信息披露责任和义务。四是坚持国际化导向,稳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截至 2011年10月底, 共设立13家合资证券公司、38家合资基金公司,批准119家境外机构QFII资格,涉及投资金额208.9亿美元。41家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获批QDII资格。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企业共168家,累计融资1726.24亿美元。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资本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推广了股份公司制度,确立了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巩固和发展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方面,开辟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新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推动了民营企业的规范运作,上市公司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为形成世界第二的经济规模和全球瞩目的综合国力做出了 重要 贡献。 在完善金融体系方面, 改变了长期以来单纯依靠银行体系的融资格局,培育和发展了新的金融业态,推动金融机构转变经营机制,有力地增强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 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 一大批 代表 未来 发展方向的 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也带动了 产业基金、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民间资本的活跃与发展,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推进社会建设方面, 普及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理念和基础知识,深化了人们对市场的认识,也使 法治、契约、 公开、透 明、正义、诚信等现代社会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毋庸讳言,中国的证券期货市场还十分年轻,存在明显的缺点和不足。 例如, 行业和产品的结构还很不完善,服务国民经济的广度和深度都需要拓展;内在约束机制还不健全,一些市场主体诚实守信、规范守法的意识相当淡漠;市场分层不够清晰,投资者适当性安排比较薄弱,风险分散和承受能力不强;理性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基础尚不厚实,有些时候投机炒作、追涨杀跌、大起大落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监管理念和方式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执法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权威性迫切需要增强。 这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也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 对于资本市场如何落实“十二五”规划,业内和学界已进行过很多探讨,我以为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拓展和完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 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形成的净储蓄的绝对额也名列前茅,但是国内不少产业和地区资金短缺,“三农”和中小企业尤为突出。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有助于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例如,发展股本融资和产业基金可以强化对经济主体的约束机制,也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为 机构和富裕 居民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又如,债券融资也存在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差距很大。截至2010年底,美国企业债券余额相当于银行贷款余额的 207% ,韩国为54.45%,日本为43.29%,而我国企业债券余额仅相当于银行贷款余额的18.32%。
二是切实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这些年,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在社会、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使经济发展建立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建设层次丰富、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能够显著加快我国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通过完善资本市场相关的制度安排,可以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 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导产业在不同地区之间有序转移。当前,我国沿海和内地的产业分工日渐清晰,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和增长速度已明显超过东部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加快这个进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实体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但金融服务业整体上还很薄弱,大力发展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服务业,可以带动会计、法律、咨询、信息等许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这本身就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三是全力促进科技创新。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根本途径。资本市场提供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能够推动各类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加速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我国证券期货产业的发展,已经在引导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向新兴产业聚集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并带动形成了股权投资产业。今后,资本市场参与各方应当把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长期任务,不断深化科技金融合作,丰富科技资源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渠道,使资本市场成为全社会创新和创业更重要的推动力量。
四是动员出更多资源来建设文化强国。我国是文明古国和文化资源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资本市场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支持和促进文化的发展。第一个方面是通过发展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支持文化创意人才和团队,把各种美好的梦想变成现实。第二个方面,通过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上市,鼓励文化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多种渠道,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三个方面,资本市场是以委托代理和商业信用为基础的市场,有效提升各类市场主体的法治意识和诚信水平,使社会各界认可这个市场、信任这个市场,也是对社会诚信建设和文化建设不可估量的贡献。
五是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当前我国金融重要的风险因素仍然是金融结构失衡。2002年至2010年的9年间,我国企业通过交易所市场筹措的资金总额是3.28万亿元,仅为同期银行贷款增加额的8.5%。即使把其他直接融资形式筹措的资金都加到一起,比例仍然严重偏低。间接融资比例过高,意味着银行体系集中承担了大部分的市场风险。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金融不规范、非法集资和金融欺诈活动猖獗都与资本市场不发达有关。因此,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 逐步改善融资结构,运用好资本市场分散风险的功能,可以显著增强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 。
此外,在 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完善我国的养老和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节能减排,拓展对外经济合作空间等方面,资本市场也可大有作为。贯彻落实好“十二五”规划,必须积极拓展资本市场的覆盖面和包容力, 通过资本市场的科学发展来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总之,我们应当把中国的资本市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发动机,产业升级的推进器,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全球合作的粘合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