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资料:1990年代以来的三次宏观调控

第一次:始于1993年。1992年我国经济出现了超高速增长,这一年GDP增长率高达14.2%,而1990年仅为3.8%。到1993年,CPI(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了14.7%,1994年进一步上升了24.1%,而外汇储备日益减少。为控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央行大幅度调高了银行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时达12%),并实行保值储蓄。为解决国内通货膨胀所导致的出口企业大面积亏损,也为解决外汇储备日益减少的问题,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对美元的汇率从5.8:1一次性贬值到8.7:1,贬值幅度达50%。在这种强有力的调控措施下,至1997年CPI回落到2.8%,外汇储备从1992年的194亿美元上升至1399亿美元,而经济增长率仍保持8.8%。应该说,这次宏观调控是成功而有效的。   第二次:始于1998年。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不可小视。在周边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的不利条件下,人民币顶住了贬值压力,树立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但当时人民币不贬值的背景恰恰是1994年人民币提前大幅度贬值。对国内经济来说,在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第一次出现了以产品过剩为特征的通货紧缩,CPI连续五年为负数或接近于零。尽管我们仍保持着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但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从1998年开始,中央实施了以扩大内需为主基调的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从调控措施上看,银行法定准备金率从13%一直下调至6%,连续大幅度降低利率,并开始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从效果看,扩大内需的政策收效并不显著,资本市场持续走低,渐渐失去了晴雨表作用和融资功能。   第三次:始于2003年。从2003年开始,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升而引致的土地价格的上升,各地出现了竞相圈地、炒作地价的投机热潮,对重化工业的投资也开始加温。中央及时发现了问题,并开始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和部分生产资料领域投资过热现象的政策调控,但在“非典”的背景下,宏观政策的主基调仍偏向扩张。直至2004年4月,能源、原材料出现了短缺,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升,房地产价格进一步冲高,中央才开始实施较为严厉的紧缩政策。

[转帖]宏观调控是“拐大弯”

观调控是“拐大弯”

有经济学人士说:这次调控,来得快,去得也快;另外有媒体总结是“点刹车”。这就根本误解了管理层的目的。

  我更愿意将其形容成“拐大弯”,成熟的司机在面临大弯的时候,往往是预先打一个小角度的方向,坐在旁边的人甚至于感觉不到司机在转动方向盘,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方向就有了根本的变化。实际上本轮的宏观调控,是对90年代后期以来,经济生活中一系列积累的矛盾予以调整。

  当前经济增长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是消费升级,住房和汽车。(汽车的问题随后谈)90年代后期的房改,集中释放了住房消费。

  

另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是投资。97年之后对应于当时的亚洲金融危机,有一系列的国债项目推出。地方政府形成了主导投资的思维。今天不再投资企业,而是道路市政基础设施之类的。

  这个阶段,有一个领域非常突出,出口。虽然美元持续走软,但是人民币还是继续了同美元的挂钩。政府那么做,显然不是为了获得外汇,而是从就业角度考虑。这肯定是提升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今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出口会同时带动进口。

  “民工荒”其实暴露了中国众多出口企业的运营还处于初级阶段,同时也暴露了初级阶段的局限性。人民币不升值的负面效应逐渐现象,至少,这一阶段,中国正在为不断增加进口的能源原材料支付更多成本。

  必须要承认,政府这一阶段更多主导投资有其合理性,中国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但是政府主导投资终究是缺乏效率。有时候是隐性的,现在全国都在查禁超载车辆,深层次的相关问题则是,过境费不合理。交通部正在计划下调过境费的标准,那么意味着众多道路资产贬值了。住房消费热,地方政府从出让土地中部获得收益,所谓的第二财政支持基础建设的高涨;这个循环已经给银行系统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

  几乎是一夜之间,中国就迎来了轿车消费热,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豪华轿车。为什么?中国的人均GDP不过1000美元。原因是,前一阶段经济增长集中在一些资源密集型的领域,换句话说,少数人可以支配更多社会财富,相应也就获得更多社会新增财富。那么对应地,经济增长变得同就业越来越弱相关。一方面是高速增长,一方面是失业,经济增长同社会发展不一致。

  有一天我回父母家吃饭,中午的时候突然停电了,空调自然也停下来。我爸爸就发牢骚了:怎么连居民用电都保证不了了,以前不是可以保障的吗?我爸爸一句话就说到了事物的关键。房地产的高涨行情带动钢铁、水泥等高耗能的产业,最终使电力供给紧张;失衡的经济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