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 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指出,为减少调价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控制调价连锁反应,对此次成品油调价增加的支出,采取以下综合配套措施:(一)对种粮农民、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实行财政补贴。其中,对种粮农民在今年已增加的农资综合直补的基础上,财政每亩再增加5元补贴;(二)对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实行财政补贴,运输价格不提高;(三)从7月份起,城市低保人口每人每月增加补助15元,农村增加10元;(四)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通过增加财政补贴、进一步清理不合理负担解决,价格暂不调整;(五)液化气、天然气、铁路客运价格不作调整。 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明确,此次电价调整,对城乡居民用电和农业、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不作调整,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受地震灾害影响严重的县(市)用电价格也不作调整。 国家发展改革委还指出,目前煤炭价格水平较高,为防止煤、电价格轮番上涨,自即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对全国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在临时价格干预期间,全国煤炭生产企业供发电用煤的出矿价,不得超过2008年6月19日实际结算价格。 评论: 1. 能源价格改革众望所归迈出第一步,显示了政府理顺能源价格的决心,有利于缓解炼油和电力企业的盈利压力,但是能源通胀压力将向中下游行业传导,总需求和经济增速将会加速放缓,高能耗的行业(例如交通运输、有色、钢铁、化工、水泥、造纸、纺织等)盈利将会加速受到挤压;短期通胀上升压力之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将持续,对金融、房地产行业影响负面。政府对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将对煤炭行业不利。 (1) 能源行业:政府上调成品油价和电价目的是为了理顺能源价格关系,尽管此次调价幅度有限(成品油18%,电价5%)并不能一次性使其与国际价格接轨,无法完全弥补炼油和电力企业的成本压力,但是此次调价显示了政府理顺能源价格的决心,能源价格市场化趋势将会改善能源行业的投资价值。具体而言,石油和电力行业的盈利能力将逐步获得改善,长期投资价值显现,而短期的投资机会更多取决于政府调价政策的实施进程;煤炭价格将受到政府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因此,煤炭行业短期走势将比较负面。 (2) 高能耗(能源下游)行业:成品油价和电价上调,静态的看,将带来下游成本上升,这些行业的毛利率水平将受到挤压;动态的看,下游需求将会受到挤压;因此,高能耗行业将面临成本上升和需求放缓等因素的双重挤压。具体而言,成品油消费结构(图3)中,汽油前三大消费行业为交通运输(51.9%)、工业(8.9%)、居民消费(6.5%);柴油前三大消费行业为交通运输(48.6%)、工业(16.6%)、农业(16.6%),因此,受负面影响较大主要是航空、航运、制造业以及汽车消费等行业,而由于政府的补贴措施,使得农林渔行业以及城市公交行业影响有限。电消费结构(表2)中,制造业中的钢铁(10.6%)、化工(8.5%)、有色(6.4%)、建材(5.9%)、纺织(3.6%)、金属制品(2.1%)、造纸(1.6%)耗电占比相对较大,受到负面影响相对明显,对服务性的企业影响相对较小。 (3) 金融地产行业:此次调价将对短期通胀产生较大压力,短期通胀预期将上升,预计未来紧缩性货币政策将持续,信贷规模控制和偏紧的利率政策,将继续对金融、房地产行业影响负面。 总体上说,如果静态地看,由于石油与发电企业的盈利将因为价格的上调而显著改善。这些正面影响将在上市公司的盈利中比较充分地得以体现。而由于对下游行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众多非上市的中小企业的影响,无法在上市公司的盈利中体现。因此,我们相信,无论是A股市场还是香港中资股,这样的政策调整,对总体盈利的贡献是正面的。但是,动态来看,能源价格上调带来的成本压力将使得总需求放缓,影响企业盈利。 2. 能源价格上调,对宏观经济的短期冲击不言而喻。由于通胀压力开始向中下游行业传导,总需求和经济增速将会加速放缓,能源行业之外的行业盈利放缓的趋势将会进一步显现,中期内加速市场探底。 市场对能源价格上调可能更多会从短期的角度去解读,短期市场走势将更多取决于:(1)国际油价对中国政府调价政策的反应;(2)未来政府采取进一步调价的进程;(3)是否有更多联合打击油价的措施出台:本次调价时值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结束之时,中美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 3.此次能源价格上调以及未来可能采取的进一步理顺能源价格的措施,对中国经济构成中长期利好,未来通胀失控及硬着陆风险将大大降低。 中国石油消费占全球新增石油消费的40%,如果要使得中国炼油毛利恢复到国际平均水平,成品油价仍需进一步上调约30%。能源价格的上调有利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长期通胀预期的下降,以短期通胀压力和经济加速放缓为代价,使得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大大降低,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市场稳定有利。另外,能源使用成本的上升将促进替代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技术产业的长期发展。 相关研究报告下载: 相关研究报告下载: [attach]4676[/att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