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20081216]中国远洋-重大事项点评—第一只靴子落地
下一主题:[20081016]调研快报—显著受益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及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
返回列表 发帖

[20081113]上海证券-宏观研究

寻求中国经济再增长的动力
主要观点:
1.中国经济再增长的动力
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已经走出了单一引擎阶段,正逐渐步入动力多元化阶段,经济增长点趋于增多、分散,新的动力结构正在形成。以下几个方面将构成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动力:
1)政府管理水平提高。政治效率的提高和公共管理水平的改善,对经济持续增长有重大决定作用。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政府治理指数的提高,中国政府治理指数在发展中国家中仅是稍微好一点,导致政府治理指数改善的体制改革收益巨大。政府治理指数仍处较低水平的状况说明,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体制增长空间仍然巨大,改革边际收益还远未到大幅下降的阶段。
2)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区域联动方面。一体化发展使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一体化的发展,显然有助于中国实现产业层次的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改变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二元结构的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市场整体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带来现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收益的逐步体现。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市场范围扩大,将使我国已发生的基建投入效益逐渐得到发挥,经济运行效率逐步提高;也使得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自我加速特征!
3)人口红利至少再存10年。从人口的年龄分布结构上看,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在未来10年仍然会进一步增加,即使在更遥远的未来10-20年内,劳动力供应也不会马上进入一个逆转的拐点。从人口分布的绝对数量上看,我国的人口红利在未来15年中仍是持续增加的,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仍可以维持15-20年。从适龄劳动力人口的分布比重上看,我国的人口红利持续期会有所缩短,但仍能维持10-15年左右的时间。中国只有在未来15-20年间劳动力供养比例突破1:1的标志性分界线后,人口红利才会逐渐消失。未来10年内中国的劳动力抚养人数基本上没发生变化,维持现有人口红利10年是基本可以保证的。
4)二元经济结构转向“好的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和阻碍的二重性。出于比超心理,对无论对领先方还是落后方,经济发展差距对经济发展动力的刺激作用都是存在的。差异性对发展动力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的激发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革新和投资行为。发展不平等对经济的阻碍作用,也主要体现在对投资行为和资源积累的种种限制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等,来源于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步的不平等、禀赋要素差异导致的发展速度差异。因此,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属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等,对经济发展影响更多地具有积极和好的一面。 
5)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所带来的TFP的增长。随着开放的溢出效应慢慢扩散到整个经济体系,外贸依存度会由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转变为逐渐变缓直至降低;随经济进一步发展,一国宏观经济中的外贸依存度转而会下降。从发展历程上看,一国外贸依存度由上升到变平至下降的拐点出现,就代表了该国经济开始和外部经济全面融合,国家经济运行活动已基本和世界经济运行活动交融,开放带来的TFP提高效应已全面溢出到国民经济各领域,而不仅是单一外向型经济体系。在中国开放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以外贸依存度变化表示的经济一体化节点在2006年已显露初步迹象。
2.经济下行导致结构和速度矛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如何在保证速度和就业的同时,优化结构,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中国面临的一对矛盾。金融危机造成的需求紧缩状况不仅造成了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还影响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正常进行,为兼顾就业问题和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大的冲击,我国有被迫放缓结构调整的可能。“节能、减排”进展缓慢说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这种结构调整需求不可避免增加了实现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发展目标的难度。
3.经济周期变动导致宏观调控目标变化
在每一个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无论是在上升还是下降通道中,我们都会迎来一次宏观调控。改革开放年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次经济周期,共进行了6次宏观调控。综合各次宏观调控的历史,我国宏观调控目标经历了一个如下演变过程:治理通货膨胀(前4次)——防治经济过热(第5次)——保持经济平稳(第6次)。随宏观调控目标的变化,经济运行波动范围呈现出了较强的收窄趋势。
4.经济引擎:由房地产转向交通基础设施
与刚性投资需求比较,房地产业的投资规模才达到了需要调控的地步。结合调控历史和刚性投资需求,房地产调控的规模目标定位,可以确定为10000~15000亿。2008年,房地产行业投资将达3万亿左右。按照调控目标对投资规模的定位,2009年和2010年,房地产行业投资下滑规模预计为7500-10000亿。与新增投资相比,以交通基建为主的新增投资,将完全消化房地产投资下降给经济运行带来的下拉影响。由于基建领域对民间资本没有完全开放,以及基建项目前期论证和审批周期较长等原因,投资重点顺利切换需要6-12个月左右的时滞。因此,预计我国宏观经济将在2009年的2季度进入一个低谷,下半年后开始逐渐回暖。2008年末季和2009年4个季度的GDP增速将分别8.3%、7.6%、7.0%、7.8%和8.8%,2009年全年可实现7.8%的增速。
 
5.松货币政策将持续深入
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即使未来不再下降,未来3个月的CPI也将分别下降到4.2%、3.5%和2.5%的水平,并在2009年的4月份达到负值,到时通货紧缩的风险将真正来临。如果按照现有的物价变动趋势,2009年2月,我国CPI也将进入负值时代。物价指数绝对水平的下降,将导致总需求水平进一步下降。通货紧缩的威胁,使得物价走势也成为影响总需求扩张动能的重要因素。为避免物价指数长期在过低状态运行,未来放松货币的必要性极大增加。在2008年剩下时间里再减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各1次的基础上,2009年仍会进一步发生降息和降低准备金率行为,按通常27和50个基点的调整幅度测算,调整次数全年预计分别为3-5次和6-10次。
6.结构优化和民生改善成为财政政策调整基调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是我国在经济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当前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方向,将加速我国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的步伐,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内容的重要方面。促进工业信息化发展所需的更新改造投资,是我国未来以增值税转型改革为代表的税收政策变革的主要目的之一。“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将促使财政政策促进服务业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和事关民生行业将得到财政直接投资和各种财税手段的支持,而优先得到发展。财政政策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改造、民生改善等方面加大投入的目的,是要在促进结构优化和民生改善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

 

[attach]9103[/attach]

上海证券-宏观研究-20081113.rar (108.18 KB)

TOP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20081216]中国远洋-重大事项点评—第一只靴子落地
下一主题:[20081016]调研快报—显著受益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及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