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0
- 帖子
- 263
- 主题
- 88
- 注册时间
- 2005-1-23
- 最后登录
- 2007-5-23
|
2005年新年伊始,就在上海市房价继续飙升之际,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向总行提交了一份报告,总结分析了2004年上海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形势。报告不无忧虑地表示:“上海市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持续攀升,房地产贷款在贷款总量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各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趋同明显。房地产市场风险有可能转变为银行信贷风险。”
报告显示,2004年,上海全市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累计增加1023亿元,同比增长204亿元,占全部贷款新增额的7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增加728亿元,同比增加106亿元。
房地产贷款包括个人住房贷款和企业类贷款两类。《财经》获悉,截至2004年末,上海全市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约为3500亿元,占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约25%,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约30%。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与企业类贷款的比例约为4∶6。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一位官员告诉《财经》,上海市房地产贷款额自1999年以来骤然攀升,年均增幅高达40%以上。
更令业界关注的是,报告称,2004年10月央行的加息措施对上海房地产贷款的紧缩效应并不明显。去年11月、12月两月,个人住房贷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年底提前还款现象并不明显,利率政策的效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财经》获悉,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上述专项调查报告,还将由人民银行总行转交国务院。目前,上海分行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建议,包括信贷和税收建议等,以期促进大热的上海房地产市场“软着陆”。
银行信贷与上海房价间的正反馈关系,本身即是房价不断窜升的重要动因,也令市场备感“高处不胜寒”。货币政策当局的报告的出台,再次为上海房地产的危局敲响了警钟。
可怕的正反馈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有关人士向《财经》表示,近年上海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商业银行贷款在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2004年,上海新房成交额逾1400亿元,而全年新增个人住房贷款728亿元,可见房地产市场的过半需求是靠银行贷款来支撑的。
“现在房价和银行贷款之间是相互推波助澜的关系——房价提高了,银行贷款也增加了。而银行贷款增加,又将推动房价的进一步提高。”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秘书长朱德林向《财经》表示。
朱德林分析,银行信贷资金占上海房地产业整体资金比例高达70%。对房地产市场的供方——开发商而言,企业类贷款构成其最主要的开发资金来源;对于需方——购房者而言,个人住房贷款已成为其最重要的购房资金来源。事实上,个人住房贷款最终也成为开发商的资金来源。
相比之下,上海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正逐年下降。来自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1年这一比例为18.84%,2002年降为17.53%,2003年更降至16.94%。上海房地产项目的自有资金比例非但远低于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的35%的比例,也低于全国20%的平均比例。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报告指出,房地产贷款在各商业银行信贷总量中所占比例过高,房地产贷款的长期性和银行资金来源的短期性矛盾加剧,从而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中长期流动性风险和资产结构的不合理性。
上述人行有关人士质疑称,“商业银行在本轮房地产热中推波助澜的效果,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较多利润。但将来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信贷风险全面暴露,责任又由谁来承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