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银行业选择“增肥”的国际背景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银行竞争日趋惨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管制日渐褪色。国际银行业在此重压之下的生存准则逐渐演化为“大不一定强,强却一定要大”,唯有资本雄厚,资产庞大的大银行才有更强的竞争力。也就是说,国际银行业已经显现出“规模经济”的特征。至于为什么银行业会有“规模经济”?这就必须得深刻探究银行的生命线了,银行的生命线其实就两个字:“信用”。不论是古老的钱庄还是现代的商业银行,从事的都是“杠杆运动”,通过资金借贷,利用存取时差,用自身较小的资本撬动起千百倍于自身的资产和负债,这种简单而又危险的“杠杆运动”的支点就是信用,只要信用不缺失,只要银行信誉卓越,只要没有“挤兑风波”,这种完美的“杠杆运动”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因此,银行“增肥”的过程就是对金融市场显示其信用增强的过程,除了这种主观上的“信用暗示”,银行在“做大”后也相对拥有了抵抗更大金融风险的实力,其信用程度在客观上也有提高。信用支点的这种生命线效用,不仅在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上得到了正面证明,也在俄罗斯2004年7月的金融风波中得到了反面论证。俄罗斯银行业的特点就是中小私人银行众多,然而发生在古塔银行和阿尔法银行的信用危机却迅速蔓延至俄罗斯全国,100多家中小银行陷入挤兑风波,在崩溃的边缘随机游走。虽然俄罗斯当局的果断反应没有让这场风波化为悲剧,但俄罗斯的这场银行闹剧也从反面映射了国际市场中中小银行的风雨飘摇。因此,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和俄罗斯中小银行脆弱的生存危机一起证明了现代银行业规模经济的特性,如此特性下的“增肥”实属必然。
再看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瘦身”的环境背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放开的5年过渡期逐渐逝去,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苦练内功”进入高潮期,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已经是如火如荼,9月21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的正式挂牌以及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都预示着这场惊心动魄的改革已经到达蓄势待发的井喷时刻,上市日期的临近将国有商业银行聚焦在全球投资者挑剔的视线中。如此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瘦身”的确是明智之举,也是无奈之举,只有通过不良资产的剥离,核心资本的扩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才能达到国际银行业的普遍标准以及上市公司的门槛要求。可以说,国有商业银行的“瘦身”也是增强其信用的过程,确切的说,是增强其“商业信用”。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之前,其资产质量虽然低下,其盈利能力虽然微弱,但其信用程度却是较强的,因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属性注定其信用支点是“国家信用”,最强的信用。然而,当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改革之后,随着上市的渐近和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属性逐步由“国家信用”转变为“商业信用”,以前无伤大雅的问题现在已经危及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所以,选择“瘦身”,选择“轻装上阵”,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产权改革优先的制度背景下增强自身信用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