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变革年代看变革企业 盘点2007重大企业并购重组 [打印本页]

作者: tohichina    时间: 2011-5-21 10:02     标题: 变革年代看变革企业 盘点2007重大企业并购重组

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数百年来中国未有此等景观。历史中的大变革牵扯到战火和饥饿,如今的变革则是经济和民生,或许可以暂且称之为“没有硝烟的战国时代”。
开放前的中国经济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峰岭千重。
走在这场变革前沿的是各行业的并购重组,源动力则是资本。而发生在各个行业内的重组和并购正在向我们展现一个全新经济阶段的到来——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一词并非不可接受,它代表着更加集中、更加具有效率的生产、销售、服务。这是市场更加成熟的表现。
事实上,行业内的并购重组——无论是汽车,还是航空业——早在2001年以来便一直持续着。所不同的,借助更加庞大的资本支持,行业的重组动作已经越来越大手笔。许多动作都让人惊叹不已。
汽车——打造行业航母
汽车业的重组每年都有大新闻。
2002年11月,美国通用汽车、上海汽车(行情,股吧)和柳州五菱汽车三方投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当时中国汽车业最大的重组动作。
时过五年,上汽再现大手笔。2007年7月27日,上海汽车集团与南汽集团所属的跃进集团签署了《上汽集团和跃进集团全面合作意向书》,宣布双方将启动全面合作。双方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有意进行资产重组,并在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贸易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最终目的是实现上汽与南汽的全面融合。
此举标志着中国汽车业进一步优化整合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资源,同时也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军中高端轿车行列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上汽集团为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总资产800多亿元。南汽集团是拥有60年历史的特大型汽车骨干生产企业,拥有资产总额120多亿元。上汽集团的去年销量超过134万辆,今年有可能达到160万辆,加上南汽,两者资产总额将近1000亿元,年销量有可能超过200万辆,成为国内车市无可匹敌的超级“航母”。
根据最新消息,11月13日的上海汽车2007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上海汽车的相关人士表示,上海汽车公司对南汽的审计工作已经结束,目前正在进行相关评估。评估后再确定交易价格,并且需要得到上海、江苏两地国资委及国务院国资委的最终审批,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
水泥——三方角力的金矿
今年7月31日,民营龙头水泥企业海螺水泥拟作为战略投资者,认购祁连山定向增发股份中的5000万-5800万股,并与后者共同整合甘肃、青海、西藏等西北地区的水泥市场。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开南方市场的积累竞争另开北径,充分利用高原原材料储量,资源优势十分突出。
8月18日,中国建材集团联合江西水泥、尖峰集团等五家企业,共同出资35亿元组建南方水泥有限公司。21日,中国建材又将湖南韶峰水泥集团收入囊中。同时,表示将拿出100亿重组南方地区的水泥企业,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新成立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产能达到1亿吨。同时中国建材集团还持有例如福建水泥等水泥业上市公司相当数量的股份。中国建材以志在全国的气势强势介入水泥行业,其集团化和产业化优势十分显著。
8月24日,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集团进入中国水泥市场。高盛集团有意出资6亿元收购浙江第二大水泥企业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5%的股权。国际化、科技化优势十分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中国建材希望全面整合浙江水泥业,并曾与三狮水泥和红狮集团洽谈过入股事宜。而如今高盛集团顶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债券风波”虎口夺食,这样的明争暗斗意味着中国水泥业兼并重组已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钢铁——春秋五霸的雏形
世界钢铁行业正掀起新一轮并购浪潮,在此国际环境下,中国钢铁企业之间也进行很多战略性的并购重组。
今年8月1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与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巨头在昆明签署了战略重组的框架协议。协议称,由昆钢股份向武钢集团定向增资扩股,武钢集团以现金入股,成为昆钢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41%,昆钢集团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7.41%,从而加快两大国有钢铁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如果占据了西南,既可扩大市场占有率,又可兼得铁矿石及出口之利。就像武钢总经理邓崎琳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的一样,“为响应国家对钢铁行业的鼓励整改和支持发展的政策,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国家以大企业为龙头,通过跨地区联合重组和技术改造,培育几个3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钢铁集团,这也是建设钢铁强国的重要措施。昆钢作为武钢中西南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点,武钢与昆钢股份战略重组,标志着我国中西南地区钢铁产业联合重组、结构调整、向优势集团化发展的初步形成”。
翻开中国钢铁地图,东北地区,鞍钢与本钢联合;平津地区,首钢与唐钢合作成立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开始在曹妃甸建设临海钢厂;大西南地区,武钢与鄂钢、柳钢联合;华北地区,唐钢与宣钢、承钢联合;再加上宝山钢铁集团与包钢的战略合作,横跨东西部地区。就此中国钢铁业进入了“春秋时代”。
银行——独具特色的重组
银行业是特殊的行业。目前存在的几大商业银行之间发生重组并购的可能性很小。在此情况下,中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便有了独特的风景。
城市商业银行:南南合作。因为拥有了徽商银行的成功经验,国内的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步伐看来已经加快。并且采取了类似于国际间知名的“南南合作”模式,相对弱小的各个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城市信用社互相联合,更多的是采取省一级的行政区域。
目前国内城商行发展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保持现有模式;二是引进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三是区域内的联合重组,成立规模更大的新银行。目前看来,商业银行更多的是倾向于采取第三个方式。
采用这一联合方式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城商行受到规模和经营区域的限制,无法解决自身诸多问题,有合并重组的必要;另一方面,每个省都需要有自己的商业银行来支持自己省的发展。
今年1月24日,江苏省内的十家城市商业银行被整合在一起,成为当日挂牌的江苏银行的分行。这十家城商行遍布苏南苏北,良莠不齐,分别位于无锡、苏州、南通、常州、淮安、徐州、扬州、镇江、盐城、连云港。
同时据媒体报道,湖南省的6家商业银行准备借鉴徽商银行和江苏银行的模式,酝酿成立省域银行。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战略和业务转型。今年已经发生了多起国内银行参与国外投资的动作。7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宣布,工行已经与诚兴银行的股东签订协议,以46.83亿澳门元(约合人民币43亿元)收购诚兴银行79.9%的股份。此次收购诚兴银行是工行第二笔海外收购。 此前的2006年年底,工行收购了印尼哈林银行90%的股份。
10月25日,工商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准银行”)联合宣布,双方已就股权交易和战略合作事宜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工商银行将支付约366.7亿南非兰特(约54.6亿美元)的对价,收购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10月8日, 民生银行(行情,股吧)披露,近日与联合银行控股公司(美国)签署投资协议,根据双方达成的安排,民生银行将通过三个阶段的投资,最终可能持有联合银行控股公司20%的股权,并有权派驻董事和高管人员。如全部交易最终完成,民生银行将成为联合银行控股公司单一最大股东。
同时,正在积极向商业银行转型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7月23日应巴克莱银行之邀对其进行投资入股并参与收购荷兰银行。根据协议,国开行将以每股7.20英镑的价格,斥资22亿欧元,无条件申购2.01亿股巴克莱新发普通股,此外,国开行还将追加76亿欧元的投资,以助巴克莱完成对荷兰银行的并购。
在业务转型上,各商业银行也是颇下了一番功夫。8月20日,民生银行收购陕国投,被视为向信托业务转型的标志。国开行入股巴克莱银行,开行在债券承销、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风险创投等方面运作实力和水平将会提升到一个新层次。8月8日,光大银行公告称,其财务重组整体方案已经获得有关部门批准,重组方案获批后,中国光大集团金融控股集团将随之成立,这意味中国第一张金融控股牌照落地光大。
有色金属——中铝一家独大
今年10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昆明正式与中国铝业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铝公司通过现金方式参与云铜集团增资扩股。按照协议,云南省省属第一大企业云南铜业(集团)公司与中国铝业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行整体合作。云铜集团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进中铝公司,中铝公司以75亿多元现金参股,拥有“新云铜”49%的股权,云南省国资委拥有“新云铜”51%的股权。中铝公司还将斥资20亿元,在云南发展铜深加工项目,据此,中铝实际注资将接近100亿元。
中铝公司增资扩股云铜集团是中国铝业公司成立以来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最大的并购事件,这标志着中铝公司做强做大铜业板块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打造整合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初现雏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行业整合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步伐进一步加快。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中铝实现销售收入1061亿元,实现利润225亿,资产总额达到1524亿元。云铜集团去年销售额为326.9亿元,利税总额37.5亿元。
而在去年,中铝已经先后收购了抚顺、贵州等地的有色金属公司。今年,还出巨资参股了秘鲁铜业。如今的状况,中铝一家独大已成现实。
航空——重组死结与别开蹊径
如果行业重组是这个时代中国经济的主题,那么目前看来,航空业的重组则是起了一个大早,却赶了一个晚集。早在2003年就完成了三大航空集团重组的中国航空业,如今的脚步却异常迟缓。即使业内关于重组的呼声不断,实质性的进展却始终难以实现。
更引人关心的问题在于,相比于其他行业的重组,民航业的重组意向并没有得到主管单位的认可。在今年10月29日,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就公开表态不赞成三大航空公司的合并。
杨元元表示,无论是国航、南航还是东航,管理大公司的能力还不够。
根据民航总局提供的数据,今年9月份,各航空公司共执行航班138215架次,较8月份减少15175架次,平均航班正常率为82.54%,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0.39个百分点,其中正班航班正常率为82.65%,加班包机正常率为79.73%。从统计看,航空公司原因(包括公司计划、工程机务、运输服务和空勤人员)11420班,占不正常航班总数的47.3%;这一数据显然过高。
在尚不可期的大重组之前,民航公司恐怕需要下力气加强航空运输的治理,苦练内功。
在这一次民航业重组的博弈当中,民航公司迫切需要扩大自身的实力来应对变换不定的环境,它需要争取民航总局的支持。而对民航总局而言,民航公司是它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但民航总局需要民航公司拿出切实的成绩来证明重组后的前途是可靠的。
就目前而言,重组这个绳结还无法打开,民航总局把加强民航业的治理和民航业重组捆绑到一起,成了民航公司无法摆脱的责任,只有真实的做好了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才能叩开重组的大门。
打开绳结的办法除了正常思路的解开以外,还有什么办法?有一个人的办法是用剪刀剪开,这个人,就是陈峰,曾经的海南航空(行情,股吧)董事长。
10月19日原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航重组已得到国家批准,计划今年年内公布重组消息。按照陈峰的构想,未来五年,“大新华”将被打造成世界级航空品牌。目前,机队约有一百三十架飞机,未来五年,每年还将大概增加二十至三十架飞机,航线及飞行班次亦会相应增加。
陈峰此举,迥异于三大航试图合并的重组模式,可以看作是挥剑斩断绳结,此路不通,不如快刀斩乱麻,寻他路去走。这条道路或许可以为三大航的重组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此外,外资也为中国民航业的重组带来新的思路,今年9月2日,东方航空公司与新加坡航空和淡马锡控股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发后,淡马锡和新航持有的H股合计占东航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24%。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因为外资的进入,才使中国民航业的重组显得更加急迫。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