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比较优势
[打印本页]
作者:
peachfly
时间:
2011-5-21 11:40
标题: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比较优势
PE(F)作为一种特定的金融工具,不仅其投融资功能具有独特的个性,而且具有一般金融工具所没有的经济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低运行成本优势。不同于公开上市,由于PE(F)主要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因而既不需要在证券监管部门登记注册,也不需由公司和有关中介机构申报招股文件。另外,就信息披露来说,不管我国未来法律(或管理办法)将对PE(F)的信息披露如何规定,总体来说,这种规定无疑将远远宽松于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要求。
治理优势。PE(F)拥有“双”治理环节:一是基金运营治理环节,二是基金投资治理环节。第一环节中的有限合伙制是典型的PE(F)组织形态,其LP(有限合伙人)\GP(普通合伙人)的权利义务结构安排,既有利于资本和管理的分工,又有利于资本和管理的合作,也有利于决策责任的恰当落实。第二环节中,关于分散投资、管理型资本以及“相机”型资本权利(优先股权、可转换债)等制度安排,也起到提升投资对象中基金股权和非基金股权治理效应的作用。
分工和细化优势。在合伙制形态中,PE(F)根据不同主体的资源禀赋,安排有货币资本但无管理技能、无专业投资知识、没有精力涉及管理和投资以及不愿意或无力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者担当LP角色,而让拥有专业管理团队、人脉广泛、偏好“高风险/高收益”的经济主体担当GP角色。另外,PE(F)也具有细化投资者的功能。以获得“投资性”还是获得“流动性”来分,PE(F)表现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资产证券化两种。前者是适合于具有货币资本量大、敢于承担风险的富人去玩的游戏;后者则是适合于货币资本有限、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穷人投资的方式。
价值创造功能。证券投资基金是以投资于证券为特征的,一般主要发挥针对证券的流动性功能而非针对实体经济的筹资功能。因而,可能会产生过度流动的问题。表现为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而PE(F)则是投资于实体经济,是货币资本、管理、技术、实物资本在实体经济层面的整合,而实体经济下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正是价值创造的表现形式。
相对有效地降低流动性过剩的功能。这里要强调银行与PE(F)的不同: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加之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市场化,会使得银行模式下存在流动性过剩的可能;PE(F)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而且还具有加速货币资本和实体资本结合的功能,相比较不易产生流动性过剩问题。
投资回报较高。数据显示,2002年9月,摩根士丹利等3家投资公司以5亿元投资蒙牛乳业,在蒙牛乳业上市后获得约26亿港元的回报;2003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中国鼎晖向李宁公司投资1850万美元,2004年李宁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该部分股权价值达2亿美元,投资回报超过10倍。2005年以高盛为首的机构投资无锡尚德,随着其成功上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获得了十几倍的回报;2006年6月,同洲电子在国内A股中小企业板上市,其背后的深圳达晨创投等4家机构获得了超过20倍的投资回报。
随着金融体系的健全,投融资效率得以提升,PE(F)投融资功能的地位相对下降,其“整合企业”、“再造企业”或“优化企业”的功能凸现。近年来,国外90% PE(F)都属于并购基金,致力于对问题企业的重整。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加深,将会有更多的国有企业需要完成股权结构优化、配置优化的任务。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各产业内部也面临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任务。这表明,我国PE(F)将要承担企业重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担。(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第二作者为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